2025年的中期選舉,馬科斯大敗,這在菲律賓20年執政當局從未有過,馬科斯總統權力被大幅削弱,為了挽回頹勢,馬科斯做出了反常舉動,釋放了兩大積極信號。與此同時,由中方帶頭,中國與東盟10國完成全面談判,展現了強大的地區和全球影響力。那么,馬科斯釋放了哪兩大積極信號,是否意味著菲律賓對外政策轉向?11國一攬子談判,取得哪些重大成果,又意味著什么?
5月22日,馬科斯決定進行內閣政府成員改組,之前,他剛釋放了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信號。外界認為,馬科斯可能要通過一次大換血,來爭取更多與莎拉陣營最后一搏的籌碼。然而,根據內閣新成員來看,情況又并非那么簡單。
馬科斯的“禮貌性辭職”剛宣布,僅僅22日一天,菲律賓提交辭職的部長級官員就達52名之多,從多方分析來看,馬科斯想換掉的重點是5個內閣成員,分別是農業部長勞雷爾、勞工部長拉格斯馬、衛生部長赫博薩、總統特別助理安東·拉格達梅奧、總統秘書盧卡斯·貝爾薩明。
這些內閣除了不稱職外,還有馬科斯的心腹,比如卡斯·貝爾薩明,在馬科斯總統選舉中貢獻了很大力量。值得注意的是,經濟貿易方面的內閣成員好似沒有要動的意思。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外交部長馬納羅剛一辭職,馬科斯便飛速任命了原外交部副部長拉扎羅接替其職位。
拉扎羅早年擔任過市長和省長,現在還有一個雙重職位,就是東盟事務高管。早在2023年,拉扎羅就在處理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并且還參與了中菲南海問題磋商,仁愛礁問題磋商等等,可謂對與中國打交道是輕車熟路。從馬科斯人事任命的角度上來看,是否意味著菲律賓的對華政治開始轉向,從積極對抗轉向積極磋商?值得接下來繼續關注。
就在5月21日,中國商務部證實,中國-東盟自由貿易3.0版談判落地,它堪稱“亞洲版WTO升級版”,意味著東盟10國與中國達成了區域一體化升級目標,東盟國家包括菲律賓,向區域經濟一體化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美國關稅全球亂舞,擾亂國際供應鏈的大背景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3.0版大大提升了商品通關流通效率,可將區域供應鏈的穩定性提升30%以上。其中包括網絡安全云計算服務、電子支付系統共享,光伏組件、電動汽車標準互認,礦產聯合儲備,芯片封測共建IDM模式,人民幣跨境支付覆蓋等等,可以說是碩果滿滿,中國-東盟聯抵御美國封鎖的能力大大提高。
此次貿易談判的全面完成,作為東盟一員的菲律賓,并沒有阻撓談判進展,再結合菲律賓內部的人事調整,充分說明菲律賓意識到,對抗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出路,南海爭端遲早要回到談判桌上來,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3.0版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文件的簽署,也會讓中菲經貿合作更加緊密,這無疑給整個東南亞和平穩定與經濟繁榮帶來福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