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116周年之際,毛新宇一家四口來到了毛主席紀念堂。
毛新宇抱著1歲的女兒毛甜懿,妻子劉濱抱著6歲的毛東東。
照片顯得格外溫馨,但也有不好的聲音傳出:毛甜懿屬于超生。
當記者就這個問題采訪毛新宇時,一旁的劉濱霸氣的拿過話筒,一句話讓那些質疑聲統統散去。
1
劉濱是江蘇鎮江人,雖是家中獨女,但是卻生就一副獨立干練的性格。在小的時候,她就有一個軍旅之夢。
1995年,18歲的劉濱在高中畢業后,終于實現了夢想,成功入伍參軍。
不過,劉濱的軍旅生涯,從一開始就充滿了艱辛。按照分配,她進入了青藏高原格爾木地區的兵站服役。
格爾木的自然環境艱苦,平均海拔達到了三千米以上。這里的風景固然波瀾壯闊,但是自然條件卻是真的艱苦。
不要說時刻襲來的高原反應,就是平日里吃些新鮮的飯菜,都是很困難的。在這里,劉濱一干就是兩年,她的身體和內心,得到了全方位的鍛煉。
逐漸地,劉濱開始將自己的主攻方向,鎖定在醫療上。1997年,她考入了解放軍軍醫學院護理系學習。
在校期間,她的成績優異,責任心強,是人人都信服的班干部。畢業之后,她進入了一家部隊的醫院工作。這個時候可能沒人會想到,她會成為毛主席的孫媳婦。
毛主席的唯一嫡孫毛新宇,其成長之路和感情生活,都算不上順遂。這中間既透露著一代偉人的殷切期望,也有著年輕人成長中,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毛主席一生曾有過子女近十人,但是能夠活到成年的,僅有二子二女。而隨著朝鮮戰爭的打響,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還未來得及留下后代,便犧牲在了異國他鄉。
傳宗接代的任務,只能由身體一向不好的次子毛岸青來承繼。而偏偏毛岸青生性靦腆,在感情上毫不主動。
好不容易,他才在東北的領導介紹下,和邵華結婚。他們婚后又過了多年,毛新宇才出生。
對于自己這個唯一的嫡孫,毛主席自然是喜愛的。但是,繁重的國家事務,以及急速衰老的身體,讓他很難分出神來,享受孫兒繞膝的天倫之樂。
同樣的,毛新宇雖然有著主席的血脈,但成長經歷和普通孩子并無二致。小的時候,他也會因為貪玩而逃學。
不過,在父母的規勸和教育之下,毛新宇走上正途,成了一個文史、政治方面的專家。
這讓毛新宇成熟了起來,對感情和家庭生活都有了更透徹的理解。
但是,對于邵華來說,毛新宇這一年已經三十歲了,仍然沒有自己的孩子。
不過,邵華的擔憂很快就不復存在了,因為劉濱,已經出現在了毛新宇的生命中。
不久,毛新宇就在別人的介紹下,認識了劉濱。這個堅強清麗的女軍醫,一下子獲得了他的好感。而毛新宇不俗的談吐,淵博的學識,也同樣讓劉濱頗為心動。
為了征得母親的同意,毛新宇很快就帶著劉濱回了家。看著這個眼神中頗有幾分剛毅的女孩子,邵華似乎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她幾乎立刻就確定,這是一個既努力又有責任心的女子,一定可以傳承毛家的家風。
得到母親的首肯后,毛新宇開始頻繁與劉濱約會。兩人對那些普通情侶喜歡出沒的娛樂場所并不感興趣,反而經常在博物館、圖書館、紅色景點攜手而行。
久而久之,兩人的磨合越來越好。毛家的家風和歷史傳承,讓劉濱體會到了許多不曾感受過的東西。
她努力融入到了這種氛圍之中,用心去體會毛新宇的一切。這種傾心相待的感受,是毛新宇此前從來沒有過的。
2003年,毛新宇的學業大成,即將拿下了博士學位。借著這股喜氣,他正式向劉濱求婚。
很快,他們就舉行了婚禮。和初婚不同,這次毛、劉二人的婚禮,是在北京的一處大院里低調舉行的,來賓都是關系親近的親朋好友。
邵華作為婆婆,親自主持了婚禮,讓新的生活有了一個熱烈的開端。
好事成雙,在2003年的12月26日,劉濱生下了一個兒子。為了紀念自己的曾祖父,這個孩子取名為毛東東。
毛東東的出生日期與毛主席正好是同一天,可見這二人的緣分不小。
不過,這個孩子的出生,也讓劉濱生出了一個煩惱:她并不想做一個家庭主婦,她有自己的追求,渴望去更高的學府深造。
可是有了孩子,大量的精力都被占用了,這讓劉濱感到,理想的實現似乎遙遙無期。
不過,婆婆邵華此時卻起到了關鍵作用。這位堅強的女性,非常鼓勵兒媳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她主動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讓劉濱可以心無旁騖地備考。
終于,在毛東東3歲時,劉濱考取了南開大學周恩來管理學院的研究生,開始攻讀碩士學位。她最終以非常不錯的成績完成了學業,并且被吸收進了解放軍總參謀部,擔任助理工作。
劉濱的工作能力很強,責任心也很強,但是卻淡泊名利。她在工作期間,曾經獲得過一次三等功。
不過在級別上,她卻始終停留在正營級別上。即使在她入伍18年后,情況仍然如此。之所以升遷如此之慢,是因為她從來不向組織提出任何個人待遇要求。
甚至有時上級要提拔她,她也會將機會讓給其他同志。從這一點上,我們能看出劉濱的高風亮節。
在課余時間里,劉濱還培養出了自己的一個新技能,那就是攝影。而在這個愛好上,她與邵華高度重合。
邵華年輕時便開始學習攝影,曾經給毛主席拍過照,也曾經收錄了很多革命老區的影像。
她曾經重走長征路,拍攝了很多獲獎作品。在她的指導下,劉濱的攝影技術也有了很大提高。后來,她還成為了中國女攝影家協會的副主席。
2007年和2008年,對于毛新宇和劉濱來說,是人生的起伏之年。因為在這兩年,他們身邊親人的變化太大了。
2007年3月23日,毛新宇的父親、毛主席次子毛岸青,在北京301醫院去世,享年84歲。
在毛主席的四個兒子中,毛岸龍4歲夭折、毛岸紅幼年失蹤、毛岸英則犧牲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
唯一成家立業、并子孫滿堂的人,只有次子毛岸青。
盡管還有李敏和李訥兩位主席的女兒在世,她們也各有自己的孩子,但從父系的血脈上來說,卻只有毛岸青、毛新宇這一脈單傳。
也因此,毛岸青對兒孫的教導十分嚴格。他的離開,讓毛新宇和毛東東,失去了一位指導人生的楷模。
而到了2008年6月24日,毛新宇的母親邵華少將,也因為乳腺癌擴散而去世,終年69歲。
邵華對于兒子兒媳來說,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是她在人生關鍵時刻的教導,讓毛新宇走上了正確的道路,讓劉濱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對于毛東東來說,慈祥的奶奶,更是自己最為依賴的高山。她的離開,是毛新宇一家、以及黨和國家的巨大損失。
為了紀念邵華,劉濱在攝影協會發起義賣活動,籌集了300多萬元的善款,捐給了汶川災區。
而她自己,也拿出了10萬元錢。而這些,是他們的全部積蓄。在接受采訪時,毛新宇說道:
“我們夫妻兩個人每個月的工資,加起來差不多有八千元,我們所做的這些,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就在邵華去世后的兩個月后,毛家又添了一位新成員:毛新宇、劉濱的女兒毛甜懿。
這個小女孩的誕生,沖淡了兩位老人去世的悲情,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新的希望。
同時也給毛家帶來了一些輿論,面對這些不實的謠言,劉濱表示能夠理解:
“作為毛主席的后代,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全國人民的矚目。但我和毛新宇兩人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并沒有違反政策。”
而劉濱也用自己全部的愛和才智,教導著一雙兒女。
孩子們也沒有辜負家長的教導,毛東東成了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而毛甜懿則是在音樂的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
經過了多年的蕩滌,劉濱已真正成為了毛家人,毛家的家風,已經融入她的靈魂。
毛新宇如今是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的副部長,但主要的工作,仍然是研究毛主席的思想和智慧;至于劉濱,則一直在總參謀部默默無聞地工作。
毛主席對子女的教導極其嚴格,他希望子女學有所成,但是卻不希望他們太過張揚。他不允許子女在學校中暴露自己的身份,唯恐教師們會因此給孩子們特殊照顧。
所以,當人們如今提起毛主席的子女,往往只會想起毛岸英,其他的人知名度都不高。
據李敏回憶,毛主席給他們最重要的教導,就是六個字:夾著尾巴做人!正是這六個字,讓毛主席的孩子們學會了獨立自主,學會了面對困難。
正如毛主席對李敏所說:
“人民給了你待遇,你就要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這種讓下一代自強自立的教育方式,是毛主席最大的智慧之一。
如今,毛新宇和劉濱夫婦,仍然健康而低調地生活著。除了偶爾參加一些紀念活動之外,夫妻二人將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到了兒女的身上。
相信在他們的培養下,毛家的下一代必然會茁壯成長,在延續偉人血脈的同時,為黨和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資料:
史哲:毛澤東后人現狀:主席要我們夾著尾巴做人
張玉玨:嫁到偉人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