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于2025年5月23日凌晨再次經歷了5.7級地震(印尼官方定為6.0級),震源深達84公里,震中就在明古魯省海域。地震雖未引發海嘯,但已導致明古魯市140棟房屋不同程度受損,其中八棟完全倒塌,至少六處公共設施受損。更重要的是,目前未有人員傷亡報告,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事態的緊迫感。然而,這次地震引發的破壞以及背后反映的隱憂,絕非簡單一場自然災害那么簡單,而是一次對印尼防災體系及民眾生存狀況的嚴肅警示。
印尼,作為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的“重災區”,地震幾乎成了家常便飯。事實上,印尼的地殼活動頻繁,每年發生數千次大小地震。但頻繁發生的災害并沒有換來完善的防災能力和居住安全保障。明古魯市此次破損的140棟房屋,背后反映的是許多低收入群體居住環境的脆弱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后。令人痛心的是,八棟房屋倒塌且無法修復,這意味著數十戶家庭的生活將陷入困境。更別說那些輕微受損的房屋,其居民日后的生活質量同樣難以保障。災害過后,民眾重新踏入破損的家園,這種痛苦和無奈,是每個外界看客無法感同身受的現實。
震源雖位于海底深處,地震未引發海嘯,但此次災害依舊暴露出印尼防災的多重弊端。第一,建筑抗震標準的落后和執行不到位,導致結構脆弱的房屋成為“重災區”;第二,公共設施的損壞直接影響到災后恢復和民眾正常生活,顯示地方政府基礎建設及維護存在漏洞;第三,災前的預警和居民疏散機制仍顯不足,雖然本次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若是更強烈地震或伴隨海嘯,后果不堪設想。無論是震級5.7還是6.0,在這樣一個地震高發區,人民的生命安全不應成為“運氣”問題,而應是科學規劃和強有力治理的成果。
這也引發一個不得不正視的現實:頻繁的自然災害,已經成為環太平洋國家發展的“硬傷”。印尼雖富有地理優勢,是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資源豐富,但反復的地震、火山爆發、海嘯等自然災害,拖慢了其經濟和社會發展腳步。災后重建資源有限,貧困地區的民眾很難從根本上擺脫脆弱的居住環境。加之國家防災體系的薄弱,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往往遠超表面數字。
相比之下,處于同一環太平洋帶的國家如日本,在防災抗震方面的制度建設和技術應用堪稱世界典范。日本通過嚴格的建筑規范、高效的災害預警系統和全民防災教育,極大降低了地震對社會的破壞力。印尼也曾嘗試引進類似經驗,但成效有限。這背后不僅是資金和技術的限制,更是執行力和管理體制的問題。頻繁發生的地震警示我們,建立現代化、防御力強的災害應對體系絕非可有可無的“加分項”,而是保證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的底線。
事實上,不僅僅是印度尼西亞,整個東南亞乃至環太平洋的許多國家,都面臨著類似的挑戰?;A設施薄弱、人口密集且多集中在沿海脆弱地帶,防災意識不足且資金短缺,使得一次次的自然災害成為無法承受的沉重負擔。每一次地震不僅是自然的震動,更是社會治理能力的“試金石”。如果不能從每次災害中總結教訓,提升應急管理和基礎建設水平,那么災害帶來的損失只會一再疊加,埋下更深的隱患。
此次蘇門答臘地震雖未造成人員死亡,但這并不意味著危險已過。相反,它恰恰提醒我們,防災減災刻不容緩。居民的安全感從哪里來?不是靠幸運,而是靠科學的建筑規范和嚴密的防災預案;不是靠事后救援,而是靠災前教育和疏散演練。印尼政府應加快推動房屋抗震改造和基礎設施升級,將防災工作納入國家發展的核心議程。同時,國際社會也應加大對地震高風險國家的技術和資金支持,協助其建立更完善的災害預警和響應體系。
更應看到,災害的背后是人與自然關系的深刻映照。地球活動無情,人類必須學會在災害面前保持敬畏,同時展現出應有的韌性和智慧。印尼,作為自然災害的多發區,擁有豐富的文化和社會活力,也具備轉變自身命運的潛力。關鍵在于能否真正正視“地震常態化”的現實,不再將災害視為偶發事件,而是日常管理和治理中必須抓牢的“硬骨頭”。
從另一個角度講,這次地震也再次提醒我們,任何國家的安全和發展都離不開科學的治理和持續的投入。世界地震帶上的國家們,應當形成更多合作與交流,分享防震減災的經驗與技術,形成合力,共同減少災害帶來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印尼的地震經驗,不能成為孤立的教訓,而應成為環太平洋區域加強災害防范的集體動力。
地震的余波未盡,明古魯的居民已開始面對重建的艱辛。我們期待印尼政府及社會各界拿出足夠的決心和行動,推動災后修復不僅僅是修房,更是一次社會治理和公共安全體系的升級。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讓災難不再成為“災難”,而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源泉。
這一次地震,提醒著每一個生活在地震帶上的人:危險無處不在,防患于未然才是唯一的正解。印尼明古魯的教訓,應成為所有環太平洋國家,乃至全世界面對自然災害時的深刻警示。無論是政府、科研機構還是普通民眾,都必須深刻認識到,安全不是靠僥幸,而是靠科學、制度與執行力筑起的堅實堡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