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宮博物院文創融合館展廳中,殘障人士江越坐在展位前制作一只絨花蝴蝶,她右手緊握著銅絲,缺失手掌的左手熟練地將絲線纏繞其上。她面前擺放著兩款以絨花制作技藝創作的文創產品——春桃發簪和蝴蝶戲菊發簪。當觀眾圍攏在展位前,用贊美的目光看著她的作品并與她交談時,這位年輕的創作者難掩喜悅地介紹:“春桃發簪和蝴蝶戲菊發簪通過了故宮文創的甄選,今天將在這里首發,后期會在故宮文創的平臺向公眾出售?!?/p>
近日,故宮文創融合館內人頭攢動。2025年四川殘疾人文創成果展主題活動“國寶遇見國寶”在此開幕。成果展匯聚了四川省15個市州52名殘障人士手工藝者創作的100余件文創產品,展示他們在傳承傳統技藝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 江越在制作絨花蝴蝶劉海紅 攝
步入展廳,仿佛走進一個充滿創意與溫情的藝術世界。視障人士在家人的陪同下用手觸摸展品的盲文解說詞,聽障人士在大屏前看專門為他們制作的手語解說視頻。“就連故宮建筑的構建正吻和脊獸也被等比例縮小放置在展廳,供視障人士觸摸,并配以盲文解說詞,幫助他們了解故宮的建筑文化。”四川成都青白江區殘聯理事長劉越介紹。
5月16日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全國自強模范”表彰的任曉紅是系列文創繡品《千里江山圖》的創作者,繡品以故宮院藏北宋王希孟的絹本設色畫《千里江山圖》為靈感,通過精湛的蜀繡技藝,將青綠山水的靈動與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13歲時因右腳后跟發病疼痛留下終身殘疾的任曉紅學習、鉆研蜀繡技藝,專注蜀繡16年,靠著這門手藝逐漸有了名氣,并承辦四川省殘疾人非遺蜀繡技能培訓班,開展培訓20余期?!皩ο裎乙粯酉轮袆硬槐愕呐詠碚f,蜀繡既解決了生計,又讓我融入了社會,感覺自己很有底氣?!比螘约t說。
“終于來到心心念念的北京,不禁回憶起8年前的自己?!?7歲的聽障人士劉羅琳在朋友圈寫下這句話。為了追求藝術夢,她8年前只身來到北京工作,后因母親生病無奈回鄉?!盎厝ズ笪乙贿呎疹櫮赣H一邊學習竹編,在竹編領域收獲了一些成績,也有了穩定的收入?!比缃?,作為四川省崇州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和助殘工藝美術大師,劉羅琳創辦了華琳幫護文化藝術工作室,舉辦竹編技藝培訓,共計培養竹編技藝人才400余名,其中殘疾人320人。
以故宮院藏康熙款五彩十二月花神瓷杯為創作靈感設計的春桃發簪和蝴蝶戲菊發簪成為展廳中的“明星”。春桃發簪以粉嫩的桃花為造型,花瓣細膩柔軟,蝴蝶戲菊發簪則以蝴蝶和菊花為元素,蝴蝶展翅欲飛,菊花姿態萬千,兩款發簪盡顯古典雅致之美。江越所在的成都青融創文化創意產業基地負責人林衛東說:“將絨花與故宮文物藏品元素相結合,不僅是對傳統技藝的傳承,更是對文化遺產的創新表達?!?/p>
▲ 春桃發簪和蝴蝶戲菊發簪劉海紅 攝
“這兩件產品將于‘生生不息’故宮文創走進聯合國主題展中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進行展出,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傳統技藝,同時也為殘疾人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惫蕦m博物院文創事業部主任吳迪說,故宮今年派專家為四川的200余名殘疾人進行了文創培訓,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故宮院藏文物中的文化內涵,并與殘障人士一起確立文創產品開發主題,開展文創共創。
故宮文創融合館于2024年12月開館,是故宮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共同籌辦用于殘疾人文創事業發展的專業化服務平臺,秉持“文創向善”理念和建設“活力故宮”要求,致力于打造無障礙文化體驗空間?!啊畤鴮氂鲆妵鴮殹俏覀冮_展的第5個殘疾人文創成果展主題活動,后續將持續以省為單位舉辦系列活動,充分展現各地殘障人士自強不息、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眳堑险f。
2025年5月24日《中國文化報》
第2版刊發特別報道
《殘疾人文創閃耀故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