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兩天舉辦的“小米15周年戰略新品發布會”上,小米YU7正式發布。
這是小米第二款車型,也是第一款SUV。
不過最關鍵的價格并未公布,懸念還得等到7月。
雷軍表示:在這個價位,這么好看的SUV 是非常非常罕見的!并解釋了小米YU7中文讀音,也即“小米御7”,“御”,寓意“陸地戰車,御風而行”。
YU7采用了轎跑SUV的樣式,雷軍稱其絕對不是SU7的簡單拉高,而是經過了重新設計。
其定位于中大型SUV,整車尺寸遵循了532的標準,長寬高為4999*1996*1600mm,軸距3000mm。
擁有1:3 頭身比,3x 輪軸比,2.1x 輪高比,1.25x 寬高比,配合275mm后寬胎,車身自帶寬體,極具運動肌肉感。
同時還擁有鏤空水滴大燈,造型更凌厲,同級唯一嵌入貫穿式風道,光環尾燈,簡潔立體,更具辨識度;電動內翻門把手,靠近自動內翻,關門自動閉合。
同級唯一的10組貫穿式風道,19個風口,40+處風阻優化,風阻系數低至0.245!
有意思的是,就在發布會開始十幾分鐘,法拉利中國發了一張圖:《法拉利先生的專屬Purosangue》。并且也選擇了綠色。
這是巧合還是另有深意,讓人回味無窮。
小米YU7三個版本公布
和此前猜測的一樣,小米YU7提供三個版本,分別為:小米YU7(超長續航后驅)、小米YU7 Pro(超長續航四驅)、小米YU7 Max(超長續航高性能四驅),三款車型均支持800V碳化硅高壓平臺。
其中,小米YU7(超長續航后驅)搭載96.3kWh磷酸鐵鋰電池,CLTC續航里程835km,中大型純電SUV續航第一。
0-100km/h加速5.88秒,最高時速240km/h,連續阻尼可變減振器。
小米YU7 Pro(超長續航四驅)同樣搭載96.3kWh磷酸鐵鋰電池,CLTC續航里程770km,四驅純電SUV續航第一。
0-100km/h加速4.27秒,最高時速240km/h,連續阻尼可變減振器、閉式雙腔空氣彈簧。
小米YU7 Max(超長續航高性能四驅)則搭載101.7kWh三元鋰電池,CLTC續航里程760km,最大充電倍率5.2C,15分鐘最快補能620km。
0-100km/h加速3.23秒,最高時速253km/h,Brembo四活塞固定卡鉗,連續阻尼可變減振器、閉式雙腔空氣彈簧。
輔助駕駛方面,小米YU7全新升級四合一域控制模塊,搭載第三代驍龍8移動平臺,采用4nm工藝制程;全新一代英偉達Thor車載計算平臺,最高算力達700TOPS,帶來更好的輔助駕駛體驗。
全系標配激光雷達,最遠有效點云距離可達200m;全系標配4D毫米波雷達,提升雨霧天氣穿透識別能力。
應用攝像頭ALD 鍍膜技術,有效減少眩光、鬼影。適應各種復雜環境,實現更智能、更安全的輔助駕駛。
小米YU7配備全景顯示天際屏
雷軍介紹,小米YU7行業首發天際屏全景顯示系統,不同于傳統的HUD顯示,而是采用了全景曲面投影技術。
前擋風玻璃下方,有三塊Mini LED屏幕,將信息直接反射到前風擋下黑區,提供1.1m超寬全景顯示,具備108PPD超視網膜級高清顯示,1200nits可視峰值亮度,全局903分區控光,內嵌超黑顯示涂層,融合畸變矯正算法,反射率SCE<1%,透光率≤0.01%,實現零重影、畸變率<1%。
并且,天際屏能同時滿足主駕的駕駛信息和副駕娛樂顯示需求;天際屏左右兩側還可顯示轉向時的盲區影像,不用再低頭看中控屏,整體更為實用、高效。
而車主開啟輔助駕駛后,儀表自動切換為SR界面,讓用戶更好地理解車輛輔助駕駛系統的行駛意圖。
此外,小米汽車為天際顯示屏提供了5類信息卡片,車主可根據自己需求自由組合。
主駕也有雙零重力座椅
為保證豪華,小米YU7新車內部高頻接觸內飾面100%軟包覆,全車均為Nappa真皮座椅,兼具包裹性和支撐性。
舒適性部分,YU7前排還提供雙零重力座椅,支持一鍵躺倒,后排為135°豪華電動座椅,角度隨意調節。
空間部分更是YU7的優勢所在,全車擁有1970L超大儲物空間,可滿足多個場景的出行需求。
最值得一提的是,YU7提供141升前備箱,機蓋支持多種開啟方式,包括車內語音、車外按鍵和手機感應等,而這個機蓋面積達到3.11平方米,為量產車最大鋁合金泵式機蓋。
鎧甲籠式車身+全車四門防撞梁
小米YU7這車在安全防護上可是下了大功夫,用上了鎧甲籠式車身和全車四門防撞梁。
車身用的是2200MPa的小米超強鋼,這種材料的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都比1500MPa的熱成型鋼高出一大截,抗拉強度高了40%,屈服強度高了24%。
這意味著車身更結實,更能抵御碰撞帶來的沖擊。
而且,這車的防撞梁也升級了,前門和后門的防撞梁承載能力和吸能性能都比1500MPa的提升了,前門提升了52.4%的承載能力和40.2%的吸能性能,后門則是提升了37.6%的承載能力和25.4%的吸能性能。
此外,小米YU7還用上了“內嵌式防滾架”,這個防滾架用的是同樣的2200MPa小米超強鋼,通過熱氣脹工藝內嵌到A柱和B柱里,這樣A柱和B柱的承載能力分別提升了35%和70.5%。
這種設計不僅提高了車身的結構填充率,達到了71%,還讓車身在翻滾時更穩固,保護乘客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YU7還通過了50項+被動安全性能開發測試驗證,覆蓋 C-NCAP、C-IASI 所有碰撞標準。
光看配置就比特斯拉貴6、7萬
之前小米SU7對比了Model 3,這次YU7也沒有意外的對比了Model Y。
發布會上,雷軍介紹,之所以要用小米YU7對比特斯拉Model Y,這是因為反正在小米SU7出來之前,Model 3打遍天下沒敵手,更不要談Model Y是全球銷冠了。正好Model Y和小米YU7都是三個型號,可以每個版本都對比一下。
具體來看,特斯拉Model Y后驅標準版,零百加速5.9秒,而小米YU7為5.88秒,兩家動力差不多。但小米YU7用了96.3度電的電池包,標準版就有835公里續航,Model Y標準版只有62.5度電、590公里的續航。
兩車差了34度電以及340多公里的續航,并且,YU7還標配了天際屏、激光雷達、連續阻尼可變減震器、800V高壓架構等,僅這些配置至少能夠貴出六七萬元。
而小米YU7 Pro版對比Model Y長續航全輪驅動版,兩車動力依然差不多,但Model Y僅78度電,小米YU7 Pro為96度電,多出將近20度電,續航多50公里。同時,小米YU7還配備空簧,配置更強。
至于兩車的性能版,特斯拉Model y的性能版仍為78度電,小米YU7 Max為101度電,Model Y性能版只有615公里續航,小米YU7 Max來到了760公里。
雷軍表示,從動力,續航、豪華配置來看,小米YU7 Max版非常領先,對特斯拉Model Y具備壓倒性優勢。
50萬+機械工程師都在看↓↓↓
關注上方公眾號,回復關鍵詞,免費領取海量資料!!
1. 回復【動圖】領取10000+個機械動圖及視頻包
2. 回復【CAD】領取800GAutoCAD全套視頻教程
3. 回復【UG】領取800G的UGNX全套視頻教程
4. 回復【SW】領取800G的Solidworks全套教程
5. 回復【機械設計】領取800G(非標)機械設計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