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您服不服,小米YU7或將再次顛覆國內車市新能源SUV細分市場,可能汽車業界各大佬也正在納悶兒:為什么是雷先生?首次殺入汽車產業,而且還是僅憑一款車就贏得了市場矚目關注,其實汽車產業全面轉型電動化、智能化的階段,差不多跟“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那個時代一樣,時勢造英雄啊!
通常成功商人都具備“膽大心細”這個優勢,膽大就是敢想敢干,心細就是要符合時代潮流,同時還能恰到好處的規避當時環境各種規則和限制,這樣才能干成一件事,或者打造一款優秀的產品,并且賺取更多利潤,讓自家團隊先茁壯成長起來,之后再談更高追求。
如果在市場競爭中活都活不下去,談理想、談情懷、談遵守規則等等又有什么意義呢?而遭遇非議,這是大多數成功商人的必經之路啊,登頂之后,一路上的風霜雨雪,坎坷崎嶇和流言蜚語又算得了什么呢?
【小米YU7價值點評】
小米YU7的流量價值可能會首先贏得用戶青睞和選擇,網紅時代下流量就等于金錢,相信汽車/數碼媒體從業人員已經有很多下訂了,第一時間拿到新車就意味著潑天的流量和富貴,再憑借他們的傳播,影響更多“外向型性格”消費者沖動選擇,所以根據小米SU7(參數丨圖片)的市場表現,毫無疑問,小米YU7必然也會熱銷,而且很有可能還要超越小米SU7,甚至現在我們就可以說,制約小米YU7交付量的不是到底有多少消費者買單,而是小米汽車的產能有限。
其次如果小米YU7又一次震蕩國內新能源汽車細分市場,相信各車企都會審視自家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玩兒法了,沒準兒會促進國內車市新一輪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消費者喜歡什么,車企就應該造什么?這么說您認同么?
【小米YU7配置點評】
站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筆者認為小米YU7的這種配置設定剛好符合現代汽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大多數熱銷的新能源汽車設定版本數量都比較少,基礎版本+選裝內容,消費者選擇起來不會產生選擇困難,同時還有利于他們根據自家用車需求選裝合適的功能配置,而不是從多款配置中挑選一款,失去了“DIY”訂車的樂趣。
超長續航后驅版搭載了96.3kWh的弗迪磷酸鐵鋰電池,CLTC續航里程835km,后驅電機最大功率235kW,最大扭矩528N·m,零百加速5.88秒;
超長續航四驅Pro版同樣搭載了96.3kWh的弗迪磷酸鐵鋰電池,但因為前驅電驅系統的加入,CLTC續航里程降到了770km,后驅電機輸出功率同樣是235kW,前驅電機最大功率130kW,電驅系統總功率365kW,總扭矩690N·m,零百加速4.27秒;
超長續航高性能四驅Max版則搭載了101.7kWh的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CLTC續航里程為760km,前驅電機最大功率220kW,后驅電機最大功率288kW,電驅系統總功率508kW,總扭矩866N·m,零百加速3.23秒;
小米YU7這種配置設定,首先消費者不會顧慮“續航焦慮”這事兒,預算不夠的上后驅,預算足夠高的上頂配,又講究點性能,也考慮性價比的就選中配四驅,其他配置如果需要,通過選裝搞定就行。
現在好多合資品牌推出的新能源汽車仍然沿用燃油車產品配置設定的思路,消費者進店一眼懵,又徒增銷售顧問背配置差異的工作量,講著講著可能消費者就會認為銷售顧問在套路他,這可能就是合資新能源汽車難熱賣的原因之一。
【小米YU7定價分析】
從車長和軸距尺寸來說,小米SU7和小米YU7相當接近,從動力電池容量、800V高壓平臺和更大輸出的后驅電機,結合同級別SUV要比轎車更貴的行業慣例來看,小米YU7大概率不會21.59萬元起售了。
筆者梳理了小米YU7超長續航后驅版和小米SU7后驅超長續航Pro版兩者相關參數,發現兩者相關數據很接近,如下圖所示:
筆者使用某車垂網站對比工具簡單過了一下這兩款車的功能配置,小米YU7還多了可變懸掛、隱藏式門把手、第二排靠背角度調節、后排6.68英寸液晶屏、后排多媒體控制、四門多層隔音玻璃、三區空調、輔助駕駛芯片算力由SU7的508TOPS提高到了700TOPS、車載智能芯片更新為高通驍龍8 Gen3,結合動力電池容量、800V平臺和更強大的后驅電機,又是一輛SUV等因素,小米YU7后驅版定價極有可能超過25萬,參考小米SU7的定價數字習慣,如果能定價25.59萬元,或25.99萬元就真的是為米粉發福利了,但按照行業慣例,加上功能配置差異,定價高2萬也不為過,比如26.59萬元或26.99萬元。
關于小米YU7超長續航四驅Pro版的定價,筆者使用了相同方法對比了定價29.99萬元的小米SU7四驅超長續航Max版,兩者差異如下:
小米SU7電驅系統輸出更強,零百加速數據更好,動力電池容量更大,功能配置多了彈射模式、電動擾流板、電調方向盤、電動吸合門、HUD抬頭顯示、25揚聲器音響等;
功能配置方面,小米YU7空懸更換為雙腔,多了隱藏式門把手、第二排座椅靠背角度調節、后排6.68英寸液晶屏、后排多媒體控制、四門多層隔音玻璃、后排獨立空調/三區空調、更高算力的輔助駕駛芯片、高通驍龍8 Gen3智艙芯片等;
考慮到兩者配置各有差異,筆者認為小米YU7超長續航四驅Pro版可能同樣定價29.99萬元,或者定價30.99萬元;
如果該版本定價超過31萬元,其實就性價比表現來說就不如小米SU7了,但小米YU7定價應該會和小米SU7拉開差距,否則就有可能影響到小米SU7的銷量。
最后就是超長續航高性能四驅Max版,該版本比超長續航四驅Pro版多了更強的動力輸出、更大的動力電池容量、彈射模式、光感天幕、電調記憶方向盤、電動吸合門、80W手機無線充電、Nappa真皮座椅、零重力座椅、第二排電調座椅、前排座椅腿托、前排座椅按摩、后排座椅電動放倒、25揚聲器音響、自動防眩目外后視鏡等等,參考小米SU7后驅超長續航Pro版和四驅超長續航Max版5.4萬的差價,該版本定價有可能會超過35萬,筆者認為34.99(35.59)萬元、35.99(36.59)萬元、36.99(37.59)萬元這幾組價格有可能會命中。
不過基于小米SU7的熱度,還有眾多忠實擁躉的抬愛,其實小米YU7定價方面膽子可以再大一點,后驅版29.59萬元,四驅Pro版33.99(34.99)萬元,高性能四驅Max版38.99(39.99)萬元都行,因為持有這個預算的消費者根本不差那兩三萬,但提高新車型利潤率為小米SU7降價,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奠定更好的現金流基礎,或者擴大生產線,提升交付量都有好處,將來上量以后,推陳出新增配維持原價也好,或者直接降價也好,種種理由都說得過去。
其實關于車輛作為代步工具的屬性來說,站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的確沒什么好說的的了,一眼滿眼豪華電子配置,通風加熱按摩零重力座椅可能會打動大多數持有該預算的消費者,電驅車加速方面已經完勝燃油車了,至于動態調教,藉由小米SU7的歷練,相信小米YU7的綜合表現應該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點您根本沒什么好質疑的。
就小米YU7的顏值,結合車輛功能配置來說,定價卡25-35萬元左右應該能熱賣,如果定價卡28-38萬,再加持雷總個人魅力,其市場表現應該也會相當不錯,關于小米YU7定價,您認為定多少錢算合適呢?
注:文內配圖源于網絡,侵刪!即興成文未及審校,若有錯誤疏漏敬請諒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