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日,黃楊鈿甜因佩戴疑似價值230萬的奢飾品牌耳環一事,引發的輿論仍然在持續發酵。
官媒怒斥原單位讓黃楊爸爸一家自行回應收入情況的做法,極為草率。
緊接著,人民日報也發文表示真要違了法,離職照樣查,直指黃楊一家的事件。
隨后東方衛視就此事犀利地提出了 3 個問題,使得黃楊一家至今都未能作出回應。
就在最近,新華社也針對相關事件的調查結果給出了初步回復。
這下黃楊爸爸的謊言徹底被揭穿,后悔也晚了。
一、官媒點評
5月11日,黃楊鈿甜在18歲生日時佩戴了一對疑似價值 230 萬的天價耳環,這一行為瞬間點燃輿論,引發眾人激烈爭議。
面對質疑,她一句“耳環是媽媽的”,不僅未能平息風波,反而讓網友順著線索深挖,發現黃楊媽媽的奢侈品數量眾多,價格更是從幾十萬到數百萬不等。
緊接著,網友進一步扒出黃楊爸爸曾是雅安市公務員,在職期間曾負責災后重建的招投標工作,這一發現讓輿論迅速轉向對其家庭財富來源合法性的懷疑。
隨著眾人對黃楊爸爸在職期間是否有違法收取錢財的質疑聲越來越大,5 月 16 日下午 18:30 分,黃楊爸爸親自出面發文澄清。
他聲稱黃楊鈿甜佩戴的耳飾并非正品,并強調自己在職期間絕無貪污行為,甚至主動表態愿意接受調查。
此外,黃爸還詳細交代了自己的工作履歷:
2010 年,他參加四川省公務員考試,隨后成功進入雅安城管局工作。
2015年,他辭去公職,調入了雅安市投資局。
但在職期間,他主要投身于招商引資、對接服務以及網絡建設等工作,既未負責招標審核、資金收支等敏感工作,也未曾參與雅安市的災區重建項目。
而且他從未入職四川慈善總會,網傳的相關內容是與他同名同姓的人員。
隨后在5月17日,雅安市相關的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卻表示:“他個人及家庭的收入情況確實和經合外事局無關,更多的信息需要黃楊鈿甜他們自己來回答。”
這一回應令一眾網友大失所望,為什么要讓他們自行解答?
自行解答給出的回復會有人相信嗎?
在輿論持續發酵之際,官媒北京青年報也發文質疑,直言相關部門的結論過于草率。
5 月 20 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真要違了法,離職照樣查》的文章。
文中雖未直接提及 “黃楊鈿甜”,但“逃逸式辭職”“近期關心的話題”等表述,更是直指黃楊一家。
人民日報的文中也說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已經離職或者死亡的公職人員在履職期間有違法行為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象新聞隨后報道了黃爸的履歷情況,發現在一個有關災后重建景區的項目中,留下的聯系人姓名和電話號碼與黃爸的信息完全一致。
最令人費解的是,在姓名和電話號碼被曝光后,楊偉名下的公司連夜更換了公司法人,并且他本人也退出了該公司的股東行列。
面對這一系列錯綜復雜的情況,東方衛視更是犀利地提出了3個直擊要害的問題,使得黃楊一家至今都未作出回應。
二、東方衛視的犀利3問
首先,黃楊爸爸雖然已經辭職,但他在經商期間是否與原單位存在有利益關系?
他是否用之前的公務員任職期間的影響力人脈等為自己的公司謀取了非法利益?
要知道,根據黃楊爸爸自己所說,他在2015年放棄了公務員的身份,辭職經商。
但是據網上扒出的消息來看,楊偉名下有一個公司是從2014年就成立了。
除此之外,還有網友發現黃楊媽媽在深圳開的移民公司也是在他任職公務員期間成立的。
成立之初是黃楊鈿甜的舅舅擔任公司法人,隨后黃楊鈿甜的舅舅可能因為非法幫助別人辦理假證而去坐牢了,公司的法人也在2016年更換成了黃楊媽媽。
隨后在2017年,黃楊爸爸從雅安市投資局離職后,公司法人卻又換成了黃楊爸爸。
那么這家公司成立之初到底是誰的呢?
是否可以猜測就是黃楊爸爸的,只不過當初因為自己公職在身,不能開辦企業,所以才放在了自己大舅子名下?
其次,黃楊鈿甜佩戴的耳環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黃楊爸爸說該耳環是假的,只是仿品。
但有珠寶圈的網友卻表示該珠寶有“火彩”。
在黃楊鈿甜的照片中比較暗淡的光線環境下還如此閃耀,不可能是假的。
除此之外,網友還指出,該珠寶并不單賣,整套價格高達兩千萬!
隨后便有網友還從黃楊鈿甜的其他照片中,發現了似乎和這副耳環配套的其他首飾。
正如東方衛視主持人所說,如果這副耳環是假的,那么黃楊一家能否拿出之前的購買憑證,讓大眾看看這副耳環買的時候究竟是多少錢?
畢竟只要拿出證據,也可以還他們一家一個清白。
不能是僅僅只有簡單蒼白的一句:“耳環是假的”。
那么如果這副耳環是真的,購買耳環的230萬的錢又是從哪來的?
當初又是誰提供的購買耳環的資金?
這筆資金又是否是合法收入?
第三個問題,和黃楊爸爸同名同姓的楊偉又到底是誰?
為什么會在被網友扒出姓名和電話號碼均與黃楊爸爸一致后,立馬卸任了他名下的相關公司的法人代表?
而且,同名同姓的確可能存在,但連手機號碼都相同也是巧合嗎?
這一切的一切,難道都只是巧合嗎?
在東方衛視親自下場對黃揚一家提出三個問題后,迄今為止,他們一家并沒有任何回復。
但就在22日,針對此事的調查結果,新華社給出了初步回復。
三、新華社的通報
5 月 22 日下午 17:44 分,新華社官方賬號發布通報。
針對網上反映的天價耳環一事,雅安市的聯合工作組已經對黃楊爸爸任職期間的相關事務進行了核查。
核查結果顯示,黃楊爸爸楊偉在2011年通過公務員考試后,被錄用為城市管理的工作人員。
在2011年到2014年期間負責的主要是城市管理等工作,的確未曾參與任何災后重建的相關工作。
隨后在2014年9月被借調到了雅安市投資促進局后,也未曾涉及任何災后重建項目資金等相關工作。
在雅安市招商引資項目中,楊偉作為主要負責人的項目也只有一個景區的開發招商項目,但該項目最終也并未招引到投資商。
也就是說,楊偉在公務員在職期間的確未曾涉及任何有關災后重建項目,也未曾涉及任何災后資金審批等管理工作。
那么有關黃楊爸爸楊偉在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收取錢款一事也多半為假。
但也并不是說黃楊爸爸沒有任何問題。核實結果顯示,黃楊爸爸在職期間存在違法經商辦理企業,以及故意隱瞞生育二孩等問題。
針對此問題,新華社也表示,相關部門也已經立案調查,將依法嚴肅處理。
如今,立案調查僅僅是揭開真相的第一步,這一事件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法治社會對違規行為的零容忍態度。
結尾
針對黃揚一家的相關事件,我們也可以看出,無論是在職官員還是離職人員,只要觸碰法律紅線、違背職業操守,終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沉重代價。
也給大眾敲響警鐘,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規,我國絕不存在任何法外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