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整個行業“注水”成為常態時,敢喊“審計”的才是真硬漢!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近日公開叫板汽車行業亂象,直言:“我們可以自掏腰包為整個汽車行業進行一次全面的審計!首先從長城開始,看看誰有問題,審計費用由長城承擔。”
這番言論瞬間引爆輿論。在新能源車市瘋狂內卷、數據造假屢見不鮮的當下,魏建軍的“審計宣言”無異于向行業投下一枚深水炸彈——長城到底憑什么這么剛?
翻開其2024年財報,答案一目了然。
財報拆解:長城的“清流”底氣從何而來?
在“虧損成常態”的新能源時代,長城竟還在悶聲賺錢!
2025年3月28日,長城汽車發布2024年報顯示,2024年長城汽車全年總營業收入2021.95億元,同比增長16.73%;凈利潤126.92億元,同比增長80.73%,創歷史新高;扣非歸母凈利潤97.35億元,同比增長101.4%。
2024年長城汽車單車利潤達1.03萬元,同比提升了近0.5萬元;單車收入16.38萬元,同比提升2.30萬元。
這是財報上的數字。我們回想下去年整個車圈的氛圍,大降價是主旋律!你今天降1萬,我明天恨不得降2萬,但是理性的長城汽車多次倡導反對行業過度內卷和無序競爭。哪怕在哈弗H6銷量下滑的時候,也沒有大幅降價。而比亞迪把混動轎車價格打至8萬以下,長城還是沒有參與這種自殘式的降價。
數據最直觀,比亞迪2024年上半年單車凈利潤僅8500元,廣汽更是只有1800元。
魏建軍認為,長城汽車的產業鏈既廣又深,“我們的垂直成本比誰的都低,我曾經說過,如果中國車企中長城賺不了錢,那么誰也賺不到。”
事實上,在過去長城汽車的“造血”能力不斷增強,它并非走傳統的 “以價換量”的路子,而是清醒認識到,企業必須追尋合理的經營利潤,再轉化為品質提升、研發投入。我們可以看到,2024年上半年國內主流車企中,長城雖然營收未進入前三,在總營收比吉利少了58.7億的前提下,他的研發投入卻比第三名吉利多了18.3億。
錢都花在了刀刃上。也難怪長城能在這么長的時間,穿越一個個周期,推動汽車產業真正可持續的科技平權,也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024年長城現金流儲備突破277億,同比增長56.49%,展現出強大的造血能力,資產負債率63.64%尚在行業警戒線內——這意味著,長城不僅沒被“燒錢大戰”拖垮,反而保持著極強的抗風險能力。
當別人在PPT里造車,長城在財報里給自己攢足了子彈。
對比某些新勢力“賣一輛虧一輛”的財務困境,長城的盈利模式堪稱“傳統車企轉型教科書”——不盲目跟風補貼,不搞“虧本換市場”,而是靠哈弗、坦克、魏派等品牌矩陣實現穩定造血。
車圈數字游戲 誰在“出老千”?
不能回避的是,目前行業確實存在造假的車企賺快錢,踏實的車企背黑鍋的現象。
但某些車企的“銷量神話”,經得起審計的放大鏡嗎?
魏建軍劍指的“行業亂象”,在近幾年其實愈發猖獗!比如:
銷量游戲。有車企將“批發量”混淆為“上險量”,將“經銷商壓貨”包裝成“火爆銷售”,甚至有的通過關聯租賃公司刷單。大家對銷量數字如此上頭,也是有原因的。比如A車企虛報銷量,然后得到資本市場追捧,繼而融資更容易,再繼續燒錢搶市場;而B車企老實報數據,看起來不夠漂亮顯得增長乏力,從而股價低迷,導致融資困難,像逃不脫的莫比烏斯環。
財務洗澡。借“研發投入”之名掩蓋虧損,實際技術轉化率低得可憐;虧損變“戰略性投入”研發費用資本化;
虛假宣傳。最普遍的是續航虛標,還有自動駕駛畫餅等,導致用戶維權事件頻發。
反觀長城研發投入研發投入連續3年超百億,2024年研發費用絕對額增加12.3億元,研發費用率5.17%,累計專利授權量突破1.7萬件,專利數量連續多年自主品牌第一;用戶投訴率行業最低(根據車質網數據),尤其坦克300、哈弗H6等車型口碑堅挺。
數據可以美化,但現金流不會演戲;銷量可以注水,但用戶口碑騙不了人。
魏建軍的“審計宣言”:營銷噱頭還是行業革命?
魏建軍這招“審計挑戰”,本質上是一場陽謀!其實我認為,他敢放話“第一個審長城”,絕非一時沖動,而是算準了三步棋!
第一步棋,立人設。在信任危機蔓延的汽車圈,長城旗幟鮮明,主動擁抱透明化,搶占了道德制高點!新能源時代,用戶最痛恨什么?——虛假宣傳、續航縮水、自動駕駛畫餅。長城主動要求第一家接受審計,等于向市場宣告:“我的數據經得起扒皮”,直接收割“靠譜車企”的信任紅利。
第二步棋,逼宮對手。魏建軍這一嗓子,喊破了中國汽車行業的“皇帝新衣”!公開點名行業潛規則,讓一些被內涵到的“數據玩家”或有所收斂,甚至有點騎虎難下。
第三步棋,倒逼監管。或許魏建軍此舉還能借輿論壓力推動行業審計標準化,長遠利好合規企業。若有朝一日,行業審計風暴真的落地,有關部門可能會出臺更嚴苛的數據披露規則,“數據騙子”現形,資金和資源就會流向真實力企業集中。走偏的車企將回歸技術打磨的正道,而非營銷內卷。
此外,甚至會加速行業洗牌,讓“裸泳者”退場。2023-2024年,已有不少新勢力暴雷,威馬、愛馳、極越、哪吒......但仍有一些車企靠財務技巧續命。全面審計=行業大考,不及格或會直接淘汰,避免更多“騙補”、“騙投資”的鬧劇。
當潮水退去,誰在裸泳終將一目了然。而長城,顯然已經穿好了泳褲。
寫在后面:魏建軍的“審計宣言”,絕非一時口嗨。與其說是挑釁,不如說是一封給中國汽車行業的戰書:“劣幣驅逐良幣”的時代該結束了!中國汽車業要想真正超越特斯拉、豐田,必須先擠掉泡沫、告別忽悠,讓競爭回歸“產品力”,而非“吹牛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