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言科技
5月23日,浙江臺州臨海,吉利控股集團與北京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舉行公益戰略合作啟動儀式,并進行了直播。直播中,李書福與吉利控股高級副總裁楊學良等帶韓紅參觀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是由吉利控股集團1997年創辦的第一所民辦浙江經濟管理專修學院發展而來,現由臨海市人民政府和吉利控股集團聯合辦學,是全日制民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
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董事長助理、臺州工匠學院院長呂義聰介紹,學校旁邊還有個工廠,其在工廠里是技術質量總工,也在學校里兼工匠學院的院長,這就是吉利辦學的特色。
“每周來給學生、給老師授課賦能,產教融合、校企一體,因為學校的主要負責人和核心骨干都是在企業和學校雙面任職,這樣可以做到既能夠請進來,把吉利集體的60多個工匠大師、專家定期給老師學生授課,同時也把學生、老師能夠送出去,我們的老師能夠接觸到最新的技術、最新的管理、產品理念,這個是吉利辦學的優勢。”
李書福緊接著提到,吉利與那么多全世界優秀的汽車公司進行投資、收購、合作,學了很多的好技術,請了很多全世界的優秀人才到吉利來,培養吉利的人才,就通過這樣混合的人才的培養,現在全中國幾乎所有的新造車勢力都是到吉利挖人的。
“所以他們造車的人才寶庫在這,都是從吉利挖過去的,沒有吉利培養那么多人才,他們是造不出車的。”
一旁的楊學良補充:“所以我們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黃埔軍校。"
韓紅隨后發表觀點:“實際上我覺得您不光是做的吉利,其實是您給中國汽車、中國制造提供了一片沃土,這片沃土成長起來的人才現在是分布在全中國各個我們自主品牌的車企。您做了杰出貢獻啊。”
楊學良介紹,這個學校的學生畢業后就業率95%以上,他們在當地制造業里,剛畢業的薪酬就能達到6千到1萬。
如何評價李書福的那段話?幾乎所有造車新勢力都到吉利挖人,沒有吉利培養人才,他們是造不出車的?
有網友評價,應該想想怎么能留住人;還有網友評價此前在吉利任職的胡崢楠加入吉利前還在別的公司干過;還有網友稱吉利也挖過其它車企的人。
不管如何,吉利的這種校企結合培養人才模式是值得鼓勵的。
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汽車制造、技術研發、智能化等領域都需要人才,但新造車企業普遍成立時間短,缺乏自主培養體系,需依賴傳統車企或跨界挖人。據工信部《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預測,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領域專業人才缺口將達103萬。
這些缺口加劇了人才爭奪,確實不少新勢力從吉利挖過人。人才流動也可能伴隨技術泄露風險。例如,吉利曾起訴威馬汽車竊取商業秘密并勝訴,獲賠6.4億元,反映出行業對人才合規流動的迫切需求。
當然隨著行業發展成熟,部分新勢力都已建立獨立研發團隊,并非完全依賴挖人。
行業未來需建立 “開源式”人才培養聯盟(如車企-高校聯合實驗室)、完善競業協議與知識產權保護,從“挖人內戰”轉向“育人大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