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備戰(zhàn)世預賽第三階段最后兩輪的關鍵戰(zhàn),目前國足已經到達訓練基地,緊鑼密鼓進行全面的備戰(zhàn)。
關于球隊技戰(zhàn)術、用人方面,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我們姑且不論。
本文我們討論一個存在已久、諸多爭議的話題:長時間的集訓!特指聯賽期間的集結訓練。
一、長時間集訓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足協及其教練組,一般設定的國足集訓時間,至少在20天左右,有時會長達一個月。
這種長時間的集訓,目的是什么?按照足協初步的思路設定,主要有三點:
首先,緩解聯賽所帶來的身體疲勞;
其次,隊友之間相互熟悉,無論是踢球習慣還是各種語言交流等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給足主教練安排戰(zhàn)術的時間,也讓球員進一步熟悉主教練的戰(zhàn)術思路。
二、傳統的訓練思維,最終的結果是什么?
為了國足的成績,長時間的集訓似乎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最終給我們帶來的是什么?
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結果:國足的成績始終停滯不前。這僅僅是從各項賽事最直接的感受,比如說亞洲杯小組出局、世預賽沖擊未果等等。
當時,如果縱向去比較,比我們強的球隊,像日韓、澳大利亞、沙特,這些球隊不僅強勢,而且越來越強。日本隊和韓國隊,甚至有了叫板歐洲豪強的資本。
而當初比我們弱的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現在已經追上甚至反超了我們國足。
所以說,那么多年以來,國足停滯不前是一種“夸獎”的表達。確切的說,是嚴重退步了!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自己停滯不前,對手的腳步卻在始終前進啊。
當然,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長時間的集訓,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具體的解釋,會在下面進行詳細的論述。
三、長時間的集訓,并不可取!
為什么這樣說?
首先,能夠緩解球員疲勞的身體狀態(tài)。這個思想僅剩“理論化”,實則根本不是這樣!
我們就以本賽季為例,迄今為止我們只有中超這一條戰(zhàn)線,足協杯基本忽略不計,畢竟僅僅踢了一輪,對手還都是低級別聯賽的球隊,可以說沒有任何的挑戰(zhàn)。
僅僅一條戰(zhàn)線,這算密集嗎?如果說職業(yè)球員,連一條戰(zhàn)線都叫苦不迭,那么還踢什么比賽呢?我們的賽程適中、比賽強度很一般,何來身體疲勞的說法呢?
其次,熟悉隊友的踢球特點。這更是無稽之談!
能夠入選國足的球員,理論上是中國足球最優(yōu)秀的隊員。他們來自聯賽的各大豪門,也是各支球隊的佼佼者。
大家想想,中超前五的球隊,基本上涵蓋了大部分的國腳。這些球員所在的球隊,平時就是聯賽的主要競爭對手,俱樂部的主教練,幾乎都將他們的戰(zhàn)術、球員特點研究得非常透徹!以便在強強對話中,占據優(yōu)勢。
所以說,去了國家隊,還需要彼此熟悉嗎?
最后一點,“畸形”的強調技戰(zhàn)術的演練。這一點肯定是沒有問題的,畢竟各個對手有不同的球員,以及不同的戰(zhàn)術風格。教練組需要時間去給球員們灌輸思想,并且利用制定出的策略,讓大家熟悉運用。
可是,我們想想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尤其是主教練伊萬科維奇上任以后,國足在技戰(zhàn)術方面,有什么亮眼、值得讓你回味的時刻嗎?恐怕只有那套令人吐槽的“菱形中場”吧。
如果說,球隊強調做好自己,所以一直在堅持單后腰的菱形站位。那么,是不是也要準備第二套、第三套攻防戰(zhàn)術呢?畢竟,比賽瞬息萬變,需要多套戰(zhàn)術作為支撐和應變。可是,除了菱形站位,其他的戰(zhàn)術還有什么?
如果說,以不變應萬變,攻防兩端強調靈活。那么我們更是一籌莫展,那么怕面對長時間的少一人的沙特,依然被動挨打。面對我們曾經看不起的印尼,主場也被對手拿到了高達76%的控球率!
所以說,國足長時間的集訓,到底集訓了什么呢?
四、其他勁旅,是怎么做的呢?
有質疑和不滿,除了拿出合理的解釋之外,還要有對比。
首先,歐洲足壇中,我們以英格蘭、西班牙和意大利三大勁旅為例。
英超聯賽最后一輪,要到本月25日才會結束,而英格蘭要在下月8日客場迎戰(zhàn)安道爾。中間滿打滿算也就是10天多一點的備戰(zhàn)時間。
西甲聯賽最后一輪,要到26日才會結束。而西班牙要在下月6日,出戰(zhàn)非常重要的一場歐國聯A聯賽半決賽,面對法國隊!中間也就是10天左右的備戰(zhàn)時間。
意甲聯賽最后一輪,也是26日結束。而意大利的歐洲杯預選賽,下一場要在下個月6日遠赴挪威。中間同樣是10天左右的備戰(zhàn)時間。
要知道,歐洲的各大主流聯賽,他們可是名副其實的多線作戰(zhàn)。他們的身體疲勞度,可想而知。尤其是賽季剛剛結束,大家的心態(tài)和疲勞值,已經拉滿。可是相對應的國家隊,只給了10天的備戰(zhàn)時間。
熟悉歐洲足球的球迷應該都知道,10天左右的備戰(zhàn)時間,已經是最長的了。如果不是趕上了各大聯賽收官結束,倘若是在賽季中期,那么留給國家隊的集訓時間,實則只有7天左右。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亞洲足壇,各支典型的代表,他們又是什么情況?
K聯賽,他們第17輪的結束時間是下個月的1日!要知道,韓國隊6日就要遠赴客場挑戰(zhàn)伊拉克了。留給國家隊集訓的時間,只有5天。
J聯賽,基本上和K聯賽一樣,聯賽第19輪結束,也是到了下月1日!更夸張的是,日本隊5日就要客場挑戰(zhàn)澳大利亞!留給國家隊磨合的時間,只有4天。
再看看國足下一輪的對手印度尼西亞!
印尼超級聯賽和歐洲一樣,實行的是跨年制。他們最后一輪結束的時間,是24日!并且聯賽結束之后,印尼足協允許他們根據自身的需要,休整三到五日,再去國家隊報到。
無論是歐洲的主流聯賽,還是亞洲的強隊,他們的聯賽會為國家隊讓路。但是并不會做出夸張的、犧牲聯賽,去成全國家隊。
再看看我們的中國足球,足協為了成績,不惜一切代價的犧牲聯賽。從本月17日就暫停,一直到國足第一場比賽開始(下月5日戰(zhàn)印尼),中間足足有近20天的備戰(zhàn)時間!如果算上下一輪聯賽開始,為了一個世預賽,足協竟然暫停聯賽接近一個月!
這樣的規(guī)定,放在當下的足壇,可以說世所罕見。
五、寫在最后
為什么國家隊的成績很差,原因有很多,僅憑長時間的集訓,是不可能改變的。
就像是一名平時從來不上課的學生,僅憑考試之前突擊培訓一個禮拜,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嗎?
為什么其他的球隊,從來不搞長時間的集訓?
那是因為他們遵循足球規(guī)律、球員的身體機能。解釋一下:比如說,球員們習慣了一周一賽,那么國家隊的賽事盡量做到無縫銜接,爭取和他們的聯賽形成“一周一賽”的周期。當然,也可以稍微的長點,延長到10天。這樣做的目的是身體機能和競技狀態(tài)都不會受到影響,而多出來的兩三天就是戰(zhàn)術的磨合隊友之間的交流!
這才是合理的安排!
我們國足長時間的集訓,到底在圖什么?大家想想,我們不是多線作戰(zhàn),不存在疲勞一說。球員們培養(yǎng)出的競技狀態(tài),因為長時間的集訓,導致機能下降!甚至出現紊亂。即便是找?guī)讏鰺嵘碣惾ゾS持,那么也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大家想想熱身賽能和正式比賽相提并論嗎?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國足和其他球隊比賽,對手總是率先進入狀態(tài),而我們總是顯得很被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手維持著聯賽中的競技感覺!而我們,因為長時間的集訓,不知道自身的興奮點在哪里,只是單純地靠著意志層面在維持。等到我們的球員找到真正的競技感覺時,比賽往往已經過去了20多分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