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這個被稱作人生大考的獨木橋,承載著寒門學子跨越階層的終極夢想,凝結著父母半生的榮辱與期待,然而卻常常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狀態。
有個高三女孩的媽媽在網上分享了照片,滿地都是散落的廉價珠寶,媽媽還顫抖著流淚。
在媽媽眼里,快高考了,女兒就該一心學習,可她卻整天沉迷收集那些五彩斑斕的小物件,叫她也不應。但對女孩來說,這些在家長看來幼稚無用的珠寶盒,是她在高壓學習下唯一的心理慰藉。
試卷堆得像山一樣,高考倒計時越來越近,壓得她喘不過氣,這個珠寶盒就成了她逃避壓力的精神綠洲,每顆珠子都寄托著她對美好自由的向往。
在高考至上的觀念里,只要和學習無關的行為,都被當成浪費時間。
想想現在的孩子多讓人心疼啊!每天睜眼就是「倒計時XX天」的紅字,卷子堆得能擋住窗戶光,喘口氣都怕浪費時間。
好不容易找到個能讓自己喘氣的法子,攢點幾塊錢的塑料珠子,在臺燈底下擺弄擺弄,就像咱們成年人熬夜追劇解壓似的。
結果家長上來就扣帽子說玩物喪志,這不等于把人家最后的精神氧氣管給拔了嗎?
而家長看到女兒和自己期待的優秀學生差距越來越大,焦慮、失望、無力感一股腦涌上來,最后激烈爭吵,珠寶盒也被摔碎了。自己吃過學歷的苦,總怕孩子走錯一步就掉隊,焦慮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她摔碎的哪是珠子啊,根本是自己心里那完美孩子的幻想。
高三的學生處在青春期和成年期交界,心理特別矛盾。
一方面渴望獨立,想自己決定生活,可又離不開家長的經濟支持和情感依靠;另一方面,知道高考重要,可又抗拒高壓學習生活。
就像這個女孩沉迷珠寶盒,其實是一種心理防御。現實學業壓力排解不了,她就構建一個有美感、能掌控的小世界來緩解焦慮。可家長的指責否定,就像最后那根稻草,女孩絕望地摔碎珠寶盒,這既是對親子關系失望,也是在吶喊自己的價值不被認可。
高考壓力下,家長也焦慮,得從這幾個方面調整心態。
成績重要,但不是衡量孩子人生的唯一標準。每個孩子都得有自己的精神出口,像繪畫、運動,哪怕發呆,這些看似沒用的事,其實是心靈的減壓閥。讓孩子有興趣愛好,不是縱容浪費時間,而是幫他們保持心理彈性。
媽媽喊女兒沒回應,這說明親子溝通出問題了。高三孩子壓力大,不愛主動說心里話,家長別老用你要努力這種說教的話,換成媽媽看到你辛苦這樣的共情表達來打開話匣子,讓孩子有被理解的安全感。
家長的情緒會影響孩子心態,媽媽要是把考不上好大學人生就失敗這種焦慮傳給女兒,只會讓矛盾更嚴重。家長可以運動、社交釋放壓力,用平和心態營造穩定的家庭氛圍,孩子才能更從容面對挑戰。
高考重要,但不是人生終點。孩子的心理健康、情緒管理和抗挫折能力,才是伴隨一生的核心競爭力。一個能自我調節的孩子,比只會學習的機器更能適應未來。
社會把高考當成分數競賽,家庭把孩子價值和考上名校綁在一起,教育就偏離了培養完整的人這個初心。孩子不光需要知識,也需要情感寄托,需要拼搏動力,也需要休息。
家長要學會接納他們的焦慮、迷茫、叛逆,別當成錯誤去糾正。他們需要的不是監工,是戰友。
與其把廉價珠寶當洪水猛獸,不如坐下來聽聽孩子為啥著迷。有時候那些小玩意兒就跟咱們中年人盤串兒、養多肉一個道理——都是給生活透氣的窗口。高考再重要,總不能把孩子逼成做題機器吧?畢竟等他們三四十歲的時候,誰會記得某次模擬考分數?但被父母摔碎的珠寶盒,可能真就成了心里永遠拔不掉的一根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