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賀龍站在彭德懷的辦公室門口,深吸了一口氣,然后推門而入。
屋內,彭德懷正埋頭批閱文件,見到老戰友進來,放下筆,抬頭笑道:“老賀,什么風把你吹來了?”
賀龍沒有寒暄,開門見山:“彭總,我想跟你要一個人。”
話音落下,氣氛微微一滯。
彭德懷挑了挑眉,似乎已經猜到是誰。
他放下手中的筆,緩緩地靠在椅背上,眼神復雜地看著賀龍,沉默片刻后緩緩說道:“你要炳炎?”
賀龍點頭。
彭德懷嘆了口氣,這個名字對他來說,既熟悉又難舍。
賀炳炎,這個在戰場上拼殺出來的獨臂將軍,是他麾下不可多得的猛將。
可賀龍的理由,他也明白,畢竟賀炳炎跟著賀龍從小打到大,感情深厚。
回溯到戰爭年代,賀炳炎的名字早已在戰場上響徹云霄。16歲的他,背著一把大刀,嚷嚷著要參軍,賀龍起初嫌他年紀太小,怕他扛不住,但這小子倔得很,直接拔刀在賀龍面前亮了兩下,意思是:我能打,放我上場!
賀龍一看,眼里滿是欣賞,這個少年讓他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
于是,他破例讓賀炳炎加入部隊,安排在警衛班。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個年輕的戰士很快就證明了自己。
有一次,紅軍與敵軍激戰,戰斗結束后,部隊集合清點人數,卻獨獨少了賀炳炎。
正當大家以為他可能遭遇不測時,他卻帶著幾十個俘虜,晃悠悠地走了回來。
大家驚訝地問他怎么回事,他只是憨憨一笑,說:“半路上看到這幫敵人東躲西藏的,嚇唬了一下,他們就乖乖投降了。”
戰友們哄堂大笑,可彭德懷卻看得更深——這小子,不只是勇,更有膽識和智慧。
然而,戰爭不會因為誰的英勇就網開一面。1935年,長征途中,賀炳炎在戰斗中被彈片擊中,右臂骨頭被炸得粉碎。
戰場上,醫療條件極差,軍醫判斷,若不立即截肢,命都保不住。
可賀龍怎么也下不了這個決心,他看著昏迷的賀炳炎,眼里滿是掙扎。
直到賀炳炎疼醒,聽說要截肢后,咬著牙說:“只要還能拿刀,我就還是個兵,鋸吧。”
軍醫用鹽水消毒,找來一把鋸子,幾個戰士按住他,賀炳炎咬著毛巾,硬生生撐過了這場沒有麻醉的手術。
等手術結束,那塊毛巾已經被他咬得稀爛,而賀龍則默默地用手帕包起那幾塊碎骨,揣在懷里,像是收起一段未竟的戰斗。
從那以后,賀炳炎成了“獨臂將軍”,但他依舊沖鋒在前,戰場上,他的刀法依舊凌厲,敵人見到他,仍然聞風喪膽。
新中國成立后,賀炳炎的身體狀況卻每況愈下,戰爭年代的傷病開始折磨他。
賀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他找到彭德懷,希望把賀炳炎調到西南軍區,讓他能有個相對安穩的環境修養身體。
彭德懷當然不舍,但他也知道,賀炳炎跟著自己,依舊是日夜操勞,身體不可能好轉。
于是,他最終點了頭,說:“老賀,我把人交給你,但你得答應我,照顧好他。”
賀龍鄭重地點頭,過了幾天,賀炳炎接到了調令,被任命為四川軍區司令員。1955年,他被授予上將軍銜,成為新中國第一批開國將帥之一。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并非時政社會類新聞
有人說,賀炳炎是中國軍史上少有的獨臂上將,他用一只手,扛起了整個戰場的榮光。
而賀龍與彭德懷的這次交談,也成就了一段將帥之間的深厚情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