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通訊員 徐子鈺 賴麗敏)5月23日,隨著一聲令下,一場海上防臺實戰演練隨即拉開帷幕。在指揮船“海巡0941”的統一調度下,廣東深圳、汕尾、惠州、揭陽四地海事、應急、消防等部門啟動“空天地海”立體響應,無人機群騰空搜尋實時回傳現場畫面,救助直升機快速轉移被困人員,救生飛翼精準救援落水人員,消防船快速撲滅火情,溢油防污船隊高效處置油污泄露。
海上防臺實戰演練現場。汕尾海事局供圖
這場90分鐘高強度實戰在廣東深汕特別合作區小漠港水域震撼上演,內容覆蓋人員撤離、搜尋救助、船舶滅火、溢油處置等全鏈條的“硬核”防臺應急演練,全面檢驗跨區域聯防機制,提升一體化協同應急作戰效能。
海上防臺實戰演練現場。汕尾海事局供圖
由汕尾海事局與深汕特別合作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2025年深汕特別合作區海上防臺綜合應急演練,集結了深圳、汕尾、惠州、揭陽四地13個部門及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等建設單位,投入船舶24艘、直升機1架、無人機6架、參演人員超150人,全面檢驗大灣區東翼海域應對極端天氣的實戰能力。
作為深圳第“10+1”區,深汕特別合作區依托69公里海岸線,正加速打造海洋產業新城。隨著小漠國際物流港成為華南地區重要的新能源汽車出運通道,預計2025年該港口新能源汽車出運將突破10萬輛,形成輻射東南亞、中東、南美的汽車產業出海樞紐。
海上防臺實戰演練現場。汕尾海事局供圖
同時,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小漠國際物流港二期項目建設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速推進,日均活動的水上施工船舶數量較2024年增長400%。海域內商船、漁船、工程船交匯密度持續攀升,疊加年均3至4個臺風過境影響,構建現代化海上應急體系迫在眉睫。
廣東汕尾海事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此次演練以無動力施工船避風遇險為核心場景,模擬防臺避險引發人員被困、船舶碰撞起火、人員落水、燃油泄漏等多重險情。
深圳、汕尾、惠州、揭陽四地演練隊伍集結。汕尾海事局供圖
此次演練實現四地跨部門統一指揮,應急處置首試“多險并發”預案,構建“撤離避風-立體救援-污染處置”全鏈條處置流程,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惡劣天氣應急處置實踐樣本,標志著區域應急救援能力進入協同發展新階段,將有效服務新能源汽車出運、海上風電建設、海洋牧場、臨港工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安全發展。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