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5年5月23日,西方國家繼續關注沉沒在港口內的,朝鮮海軍5000噸驅逐艦的情況。截至23日,沉沒事故第3天,西方衛星圖像顯示,朝鮮海軍崔賢級2號艦的艦艏,還卡在船臺。目前,這艘朝鮮海軍5000噸驅逐艦已經開始拉起鋼索,艦體周邊放置了不少救援浮筏,朝鮮海軍這是打算靠自己扶正了,不打算等到中國專業的吊車船、打撈船,進行專業的扶正,打撈,排水工作。
西方偵察衛星拍攝到,最新的朝鮮海軍5000噸驅逐艦扶正情況
朝鮮海軍打算靠自己,而不是等著中國打撈船,吊車船抵達救援
泡3天了,各種管線里可能都滲入海水了,還有各個分段不平衡的應力,如果這艘驅逐艦提前上了電子設備,那就慘了,就算扶正撈起來也只能趴窩當訓練器材用。要是全進水里翻或者直接岸上翻怕是還行,這一半下去船身怕是會變形。機艙進水,電氣設備完蛋。泡水里不打撈,主輔機也沒救了。不過這艘朝鮮海軍崔賢級2號驅逐艦,才建造半年,很可能僅僅是制造了一個船殼子,并沒有按照電纜,動力,導彈系統,雷達系統,電子系統等,所以可以再觀察看看,到底怎么樣。
起重機在旁邊看起來弱小又無助,就宣傳那個環境,如果沒有大型設備,幾乎只能干瞪眼。現在情況,除非朝鮮打算把泊位圍起來,水抽干,然后靠陸上機械扶正。這么大的船扶正是個超高難度的技術活而且對設備要求也高。朝鮮要不還是請中國來幫幫忙吧,畢竟朝鮮海軍自己要經驗沒經驗,要設備沒設備的,怎么硬著頭皮上,別再把船給掰折了,還不如等著中國吊車船,打撈船過去,幾下子就完事了。
英國媒體公開的,西方衛星拍攝的朝鮮海軍驅逐艦情況
看朝鮮官方通告,這艘5000噸驅逐艦,整體結構沒損傷,側傾覆進水了,部分艦體沉沒,應該不是技術問題,朝鮮這個造船廠之前下水過更大的船型,真是粗心造成的。潮汐作用把船來回拉扯,恐怕朝鮮海軍這艘5000噸驅逐艦一些地方都變形了。但根據朝鮮調查組自己的說法,船沒破洞,修復只要十多天。目前朝鮮官方公布的是,2-3天扶正這艘5000噸驅逐艦,15天內完成修復。可別之前下水失敗沒傷筋動骨,扶正的時候給搞報廢了。
朝鮮海軍驅逐艦早前的圖片,感覺就是一艘空殼
朝鮮海軍為沉船鋪滿了藍色塑料布
朝鮮海軍5000噸驅逐艦,崔賢級二號艦身上的藍色物品是什么東西?做什么用的?這就是朝鮮自制的,“反西方衛星偵察設備”:藍色塑料布,說白了物理打碼,“當代最好的保密手段”,防止西方國家衛星胡亂拍攝。其實某種程度上講,藍色的防水布也有遮擋崔賢級驅逐艦,水下細節的用途,反正就是防止泄密。
朝鮮海軍首艘崔賢艦的下水儀式
可不可以在中前部水下安裝浮筏,充氣把艦首抬起來一點,然后從后部拖到水里,再放氣讓艦只自行漂浮?不然時間久了也會損壞結構。橡膠氣囊癟氣狀態放下去,再打氣,如果船體沒有無法修復的破損,按說可以能扶正,抽水,氣囊充氣,拉索,分步驟緊密配合,就能扶正,扶正了之后,就算下水完工,慢慢修復。難度不在技術,難度在滿足打撈,扶正5000噸驅逐艦的專業設備。看朝鮮海軍,裝防側翻的鋼索拉上了,不過只有2條,而陸上起重船也來了,但是這個吊車,噸位不夠,吊機太小了,并且鋼索數量也不夠,中國有專業的打撈船,別說驅逐艦,扶正貨輪、客輪都沒有。而這兩條索具,應該是用來先固定一下船體防止受潮汐影響再發生位移。這船廠條件太差,大點的海工船還不一定進得來。進來也不方便作業。
朝鮮海軍最應該考慮的是空潛快戰術
朝鮮軍工為啥這么著急?朝鮮軍隊的核武器,遠程打擊力量,朝鮮空軍中距攔截能力等,都有了,和周邊兩個大國,中國,俄羅斯關系良好,安全環境大為改善,為啥還這么著急發展5000噸驅逐艦呢?朝鮮海軍就應該優先發展空潛快,特別是無人設備,無人艇,無人機,無人潛航器,還有反艦彈道導彈,反艦超音速導彈等,而不是追求大型水面艦艇,畢竟在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韓國海軍,韓國空軍的威脅下,朝鮮海軍大型水面艦艇,很難在戰時存活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