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倫敦5月22日電 (徐量)近日,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倫敦出席2025年世界教育論壇,與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教育部長及高級官員分享香港在教育領域的政策經驗與實踐成果,并接受了人民網專訪。
此次論壇以“構建包容性教育體系,推動公平與可持續社會經濟增長”為主題,聚焦教育在促進全球社會公平中的關鍵作用。論壇期間,蔡若蓮圍繞通過教育體系提升教育公平與質量發表演講,深入介紹香港在推動優質與平等教育方面的政策舉措與成效,獲得與會代表高度關注。
論壇期間,蔡若蓮與英國教育大臣布麗奇特·菲利普森及多位英國教育高層官員會面,就深化港英教育合作進行深入交流。她還與倫敦大學及多所英國大學代表會面,就推進兩地大學合作展開交流。此外,蔡若蓮同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布亞新幾內亞、斯里蘭卡及日本文部科學省官員會晤,探討在亞太地區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推進教育合作。
蔡若蓮(右二)出席倫敦出席2025世界教育論壇,并與英國教育大臣布麗奇特·菲利普森等教育界代表會面。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供圖
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蔡若蓮詳細介紹了香港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獨特優勢。她表示,香港雖然地理面積不大,但高等教育實力雄厚。目前,全港共有5所大學進入全球百強行列,在教學質量、課程設置、科研能力方面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她指出,香港高校高度國際化,約7成教職員工來自海外,每4名大學生中就有1位是國際學生,營造出多元文化交融的學習環境。此外,香港的科研水平亦得到國際權威機構認可,根據香港研究資助局的評估,超過80%的研究項目被國際專家評為“出眾”或“相當重要”。蔡若蓮表示,香港融合中西文化,實行中英文雙語教學,是全球少數兼具語言優勢與國際視野的城市,這些獨特條件為香港奠定發展為國際高等教育樞紐的堅實基礎。
此外,關于如何進一步提升香港教育國際化水平,蔡若蓮稱,教育局正采取多項措施,包括逐步提高非本地學生比例、加快宿舍建設以提升留學生生活體驗、在北部都會區預留土地以擴展大學教學及科研空間等,并推動香港高校與海外頂尖大學開展聯合辦學和跨學科研究合作。
蔡若蓮還補充道,特區政府不斷加大對獎學金計劃的投入,吸引更多優秀海外學生來港就讀。除一般獎學金外,香港還專門設立了“一帶一路獎學金”,每年提供150個名額,鼓勵相關國家的優秀學生來港學習。同時,教育局與本地高校組團赴海外參加教育展覽及會議,積極推廣“留學香港”品牌。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高校也正積極布局區域合作。蔡若蓮介紹,目前已有4所本地公立大學在大灣區設有分校,推行“一校兩園”模式,推動優質課程及教學資源在區域內流動。學生可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間交流學習,體驗不同文化與教育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