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昆山以一場史無前例的城市中央商務區推介合作發布會,向世界宣告其“城市之心”的誕生。在蘇州地鐵11號線與滬寧鐵路雙沿線,青陽港中央商務區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00億元投資、250萬平方米開發規模的藍圖徐徐展開。
這場被稱為“昆山城建史上最大手筆”的規劃,不僅意味著中國“最強縣級市”將擁有180米地標總部、立體交通網絡和1000畝濱水公園,更預示著這座工業巨人正在進行一場關乎未來的宏大布局。
回望1984年,昆山人在青陽港畔的東新街自費開辟3.75平方公里工業小區時,或許未曾想到,這條“昆山之路”會在40年后回歸原點。2025年的數據顯示,昆山以6.4%的GDP增速開局。但正如市委書記陳麗艷所言:“昆山像穿著不合身衣服的成長少年”,當城市規模達到Ⅱ級大城市、規上工業總產值來到1.24萬億元(2024年)時,城市功能品質、公共服務供給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就顯得不相匹配了,加快“產城融合”迫在眉睫。
青陽港中央商務區的橫空出世,正是要破解“產強城弱”的世紀難題,在“昆山之路”的起錨地,重構一座現代化大城市的基因密碼。
“首縣”之憾:產業狂飆下的城建滯后
昆山的城市發展史是一部典型的“先產后城”的演進史。1978年,昆山還只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縣城,工業產值僅為周邊縣市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被戲稱為蘇州“小六子”。
面對這一窘境,昆山人做出了一個在當時看來“石破天驚”的決定:自費開發工業小區。1984年,昆山在老城區東面自費創辦了工業新區,這里后來成為了我國第一個縣域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這一時期的城市建設幾乎完全服務于產業發展,城市功能單一,基礎設施簡陋,但正是這種“先產后城”的發展模式,為昆山積累了寶貴的第一桶金。
上世紀90年代,昆山抓住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趨勢,通過“拆筆記本電腦”招商的方式,堅持“缺什么、招什么”的精準招商策略,形成了電子信息產業的初步集聚。這一時期,昆山城市建設開始有了初步規劃,但整體仍顯零散,城市功能與產業規模嚴重不匹配。
2000年后,隨著臺資企業大規模涌入,昆山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昆山出口加工區成功獲批率先封關運作后,昆山以超前的戰略眼光布局光電產業園。此后,昆山分別于2014年、2019年、2022年跨越3000億元、4000億元、5000億臺階,成為中國縣域經濟的天花板,并連續20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市)首位,在綠色發展、科技創新、新型城鎮化等方面創造了縣域發展的多個“第一”。
然而,快速工業化帶來的城市問題也逐漸顯現:公共服務設施不足、人居環境欠佳、城市特色缺失,“產強城弱”的矛盾日益突出。許多到過昆山的人對這座縣級“大城市”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它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商圈、街區,也沒有令人過目不忘的標志性建筑。
這種“尷尬”的感受,既反映了昆山作為最強縣域經濟體的發展特點,也暴露了快速工業化進程中城市規劃建設的滯后性。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昆山正試圖通過青陽港中央商務區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彌補城市建設的歷史欠賬,實現從“產業高地”向“城市之心”的華麗轉身。
城市之心:在時空折疊處再造一座城
這一天終于來了。5月23日,昆山市青陽港中央商務區暨重點片區推介合作發布會舉行,按照“產城人”融合發展要求,展示昆山城市精彩蝶變的愿景藍圖,打造一座讓外來者稱道、本地人自豪的現代化大城市。
昆山市委書記陳麗艷表示,青陽港中央商務區,將打造一個與昆山百強縣市之首綜合實力相匹配、具有鮮明標識度和國際范的城市新地標和活力新街區。
這就是青陽港中央商務區的定位,它還有個更形象的表述——“城市之心”。未來這里將成為昆山最高端、最時尚、最便捷、最智慧的城市新中心。
青陽港中央商務區核心區規劃面積3.4平方公里,按照“一河兩岸,四芯六片”的城市“創新矩陣”結構,地上開發規模達250萬平方米,項目投資500億元,形成總部商務區、環港商業區、中央品質生活區、青年創業園和兩大生態宜居組團等六大功能板塊,打造產城融合、創新創業的熱土。
青陽港中央商務區配套完善,教育、醫療、商業、文化、體育資源集聚,將在現有城市廣場TOD、昆劇院、圖書館、婦幼保健院、城市公園等設施基礎上,升級教師發展中心附屬學校,引進高品質國際學校,用高端教育資源凝聚片區人氣。
生態韌性、全齡友好。青陽港中央商務區依托生態優勢,將串聯8公里黃金水岸,12公里慢行步道,構建1000畝藍綠交織的環城濱水公園,實現“城區即景區”。
立體互聯、智慧無限。青陽港中央商務區將采用復合交通,通過跨區微巴與地鐵接駁,拓展軌交優勢;建設2公里地下環廊,疏解地面交通,串聯不同區塊;5公里空中連廊,便捷辦公交流,攀升多重視角,提升商業活力,兼顧運動健身;低空物流網絡實現15分鐘內智能配送。
潮流集聚、濱水活力。青陽港中央商務區將利用濱水空間,招引高能級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產業,規劃共享辦公,發展首店經濟、夜經濟,通過親水步道、藝術裝置,打造沉浸式消費場景。
結合兩岸資源和規劃安排,青陽港中央商務區將優先實施西岸1.5平方公里開發,建設630畝總部商務區和580畝環港商業區。
其中,總部商務區總開發規模59萬平方米,將建設20棟高標準甲級寫字樓,吸引金融辦公、企業總部、科技創新者入駐,并打造5萬平方米SOHO公寓和酒店,建設舒適創客社區。環港商業區作為先行啟動區,總開發規模77萬平方米,將建設180米地標總部,環港1公里岸線布局旗艦購物、米其林餐飲和親水娛樂。
規劃落地,美好將至:互聯互通的垂直立體交通網絡、商業網絡和繽紛業態有機組合,智慧生態的步行友好街區;20棟超級辦公塔樓與40萬平方米產業辦公空間相映成趣,無車化的慢行總部商務街區;全時段全場景的濱水生活新范式……
把目光重新切回當下,打在3D實景地圖看昆山城區地圖,在極為密集的大片社區和廠房園區中間,在朝陽中路和前進東路之間的青陽港兩岸,我們看到一大片的“城市留白”。早在幾年前,昆山人就開啟了對青陽港片區的企業、住宅征遷工作。目前青陽港區域已累計完成企業征遷53家,建筑面積66.7萬平方米,收回土地面積約1706畝;住宅、商業征遷388戶,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征”分奪秒,為的就是在昆山中心區域騰出一片完整的、連片的土地,將青陽港片區打造成為新的城市中心。
時光悠悠,歲月不拘,不遠的未來,這片土地上就將生長出昆山的“城市之心”。
青陽港中央商務區的開發建設,本質上是昆山對自身發展模式的革命性重構。當500億元投資注入3.4平方公里土地,這不僅是物理空間的重組,更是城市基因的重新編程。從“產強城弱”到“產城人融合”,在時光折疊處再造一座城,昆山身未動,心已遠。
夢想之核:在精神原點的涅槃重生
站在景王路大橋俯瞰青陽港,歷史與現實在此奇妙交融:40年前,昆山人在青陽港畔播下工業化的火種;今天,他們在這里點燃城市文明的曙光。1984年開發區指揮部舊址與180米新地標隔水相望,3.75平方公里“工業小區”蝶變為3.4平方公里“城市之心”隔著時空交相輝映。這種空間敘事背后,是昆山人一“路”相傳的精神根脈。
這條“路”就是昆山之路。
昆山之路,是昆山人硬闖出來的一條路,連接著過去的艱苦奮斗、當下的奮力拼搏和未來的無限美好。
“當年昆山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就是靠著一股鉆研勁,把產品拆解開、研究透,全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去年8月,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在昆山調研時,精辟地概括了“昆山之路”的精神內核。
青陽港區域作為昆山開發區“第一站”,是“昆山之路”的物理起點,也是精神象征。青陽港自古以來就是人們的立業之地、安居之所,一直激蕩著“無問西東、敢為人先”的城市魂魄。從1984年自費創辦開發區,到如今青陽港中央商務區的規劃建設,昆山人始終保持著“闖”的勇氣和“干”的擔當,不斷創造發展奇跡。
“昆山之路”的精神核心是“敢闖敢試,唯實唯干,奮斗奮進,創新創優”。1985年,昆山開發區首家外資企業落戶時,道路尚未修繕,周邊都是農田,工作人員為項目審批前往上海、南京100多次。這種“敢闖敢干”的精神在青陽港中央商務區的規劃與建設中得到了新的詮釋。在規劃上,青陽港中央商務區不盲目追求高密度、高強度的開發:該高的地方高——比如一座180米高的地標性建筑;該低的地方控制在了50米、30米以下。從發布的示意圖來看,站在青陽港遠眺,不僅可以一眼望到城市天際線,周邊建筑錯落有致,一個更加豐富的城市形象躍然紙上。
在建設上,TOD綜合開發模式的創新應用,通過建設高品質商務樓宇集群和明星商場,打造優質的宜居宜業街區,同時騰退老舊工業區,持續激活板塊土地價值,實現了“一子落,滿盤活”的效果。
圍棋對弈中對那些極具智慧、精妙絕倫的下法稱之為妙手。青陽港中央商務區在昆山城市發展中,可以稱得上是歷史性的“妙手”。它絕不僅僅是為這座城市增添一片街區、幾十棟建筑這么簡單,更是為這座城市的產業發展打造了一顆動力澎湃的引擎,擢升它的發展能級。此次發布會現場,就有43個總投資超1000億元的優質項目成功簽約,其中不乏招商蛇口、中億豐集團、華潤置地等眾多行業龍頭。
此外,此次發布會上昆山部分區鎮作了重點片區、優質地塊招商推介,涉及夏駕河片區、大漁灣科創先導區、玉山歷史文化片區、花橋軌交商貿中心、正儀戲曲文化片區、錦繡客廳·立訊科學園等重要區域。這正是昆山“老城區煥新、新片區塑形、全領域激活”戰略思路的重要一環,推動構建“城市主核一重點片區一功能節點”的現代化Ⅱ型大城市架構。
城市的本質不是鋼筋水泥的堆砌,而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以青陽港中央商務區建設為龍頭的城市煥新發展戰略,既是昆山“二次創業”的沖鋒號,也是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試驗田。
當“城市之心”的藍圖變為現實,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座城市將為全國縣域現代化提供更具示范意義的“昆山方案”,續寫“昆山之路”的新傳奇。
(轉自鳳凰網江蘇 編輯:晚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