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由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陜西省教育廳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及相關高校承辦的“智慧鏈接·暢享未來”2025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暨教育合作交流活動在西安啟動。
“智慧鏈接·暢享未來”2025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 暨教育合作交流活動在西安啟動
陜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九紅,多米尼克國家教育、人力資源規劃、職業培訓和國家發展部部長奧克塔維婭·阿爾弗雷德,吉爾吉斯斯坦拉扎科夫國立技術大學副校長瑟雷姆別科娃·埃爾金古麗·伊布拉耶夫娜,哈薩克斯坦國家工程院院士艾特庫洛夫·多斯穆拉特,阿爾及利亞—中國友好協會主席伊斯梅爾·德貝什,中國—中亞機制秘書處代表吳穎欽參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高新波等出席啟動儀式。來自中國、俄羅斯、意大利、英國等國的專家、企業家、高校代表等300余人參加會議。啟動儀式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王樹聲主持。
李九紅指出,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陜西將堅定不移推進教育領域對外開放,推動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深化產學研用合作,在人才聯合培養、科技創新合作、文明交流互鑒等三個方面重點發力,為共建“一帶一路”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搭建國際化合作平臺,促進知識技術的跨境流動和創新轉化,共同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智慧動能。
奧克塔維婭·阿爾弗雷德代表各國教育行政部門,瑟雷姆別科娃·埃爾金古麗·伊布拉耶夫娜代表國外參會高校,艾特庫洛夫·多斯穆拉特代表參會專家學者,伊斯梅爾·德貝什代表中外友好協會分別致辭,紛紛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國際教育交流合作,全面深化協同創新機制,主動對接各國產業需求,有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吳穎欽參贊表示將充分發揮中國—中亞機制秘書處溝通協調作用,深化各國多領域合作,攜手推進絲綢之路國際產學研用合作邁向更高水平。
啟動儀式上,多家中外高校及科研機構簽署了教育、科技、藝術、傳統醫學等領域合作協議,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加勒比區域國別研究中心、西北大學中—吉特殊巖土動力災害及防控“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等6個項目揭牌,為人才培養、科研互動、人文交流搭建了有效溝通平臺。
啟動儀式后,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海波主持開展國際產學研用成果展示及主題報告,中外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圍繞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國際化科技人才培養等問題深入開展交流,深入研討推進產學研用合作的新思路和務實措施。
記者 龐玲玲 實習記者 權子昂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