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屆深圳文博會定于5月22日至26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展期5天。本屆文博會廣東展團在會展中心第13號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創新展”(簡稱“大灣區館”)參展工作由廣東省委宣傳部牽頭,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南方日報經營有限公司具體承辦,展館面積2萬平方米,以“向新圖強,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為主題,組織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協同香港、澳門及文化央企,在“大灣區館”集中亮相。
本屆文博會,廣東展團將聚焦“聚產業、優企業、促消費、強出海”,圍繞“在場、在線、在播”,可謂看點滿滿,讓我們一起先睹為快——
亮點1展示大灣區文化產業新氣象
大灣區館共有500多家文化企業參展,涵蓋6大千億產業集群、30多個產業門類。超過2萬個技術含量高、互動性強的文化產品、服務、場景、技術將在現場展示交易。
全館采用“一軸兩線”整體布局,“兩線”分為“產業線”和“地區線”:
產業線設置“1+6”產業矩陣,即以廣東展團主展廳為樞紐,統領先進文化制造、文化體育、數字創意、創意設計、影視出版印刷、新聞信息服務等6個產業板塊;同時專門設置“文化體育·十五運主題”板塊,展示文體領域熱點應用場景,體現文化科技推動下的產業升級方向與城市生活演變趨勢。
地區線組織全省21個地市參展,重點展現農文旅體教融合賦能“百千萬工程”、廣東大力推動嶺南文化“雙創”、加快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等工作突出成效。
亮點2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新信號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廣東選取影視、演藝市場、動漫影視、網絡游戲、電子競技、網絡視聽等6個亟待突破提升的領域,分別制定引導扶持政策,形成新一輪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包”,將在5月22日文博會開幕當天下午集中發布。同時發布“眾擎機器人自由格斗賽新聞發布會”“人車家-文化科技引領未來生活態”等重點項目活動,并精選“大灣區演出長期發展項目”“亞太區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影視基地”等16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
為落實省委“百萬英才匯南粵”部署,廣東多部門協作,以“線上發布+線下展示”為主要形式,聯動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港、廣東公共求職招聘服務平臺等各大平臺,發布一大批頭部文化企業崗位招聘信息,吸引一批文化產業領域領軍人才、青年英才、復合型人才和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激活文化產業領域“人才引擎”。
亮點3呈現“文化科技引領未來生活”新生態
“文化科技應用廳”和“特色文化創意廳”是廣東展團主展廳的一大亮點。
“文化科技應用廳”有超過50家鏈主企業進駐,重點打造文化與科技融合生態,設置“文化與機器人”“文化與AR/MR/VR”“文化與智能出行”“文化與智慧家庭”“文化與數字出海”“文化與鏈主企業”等6個板塊,突出展示文化新場景、新業態、新趨勢。
現場精心打造華為鴻蒙智能座艙、優必選人形機器人、影石AI眼鏡、廣汽新能源高階智駕、騰訊視頻出海等引領型產品的展示應用場景,突出產業載體功能和生態裂變效應,呈現以龍頭企業為鏈主的全鏈條深度協同發展生動局面。
“特色文化創意廳”精選文化科技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與標桿項目,以農文旅體教助力“百千萬工程”為重點,輻射帶動地區線展陳布局。展區創設農文旅體教融合新空間,重點推介一批精品旅游線路、優質民宿產品等創新案例,通過展示全域融合、推廣農文旅融合試點、設置東坡文化主題展等方式,生動呈現廣東以文惠民、以文興業新圖景。
亮點4構建“在場、在線、在播”平臺
為創造“在場”價值,建好用好“灣區首發”等發布平臺,重點助力參展商辦好首發、首展、首演等系列活動,廣東展團將舉辦“十五運特許商品新品發布會”“廣汽傳祺新車品鑒會”等50余場交易洽談會。
廣東展團還將優化“在線”平臺,暢通掃碼直購等交易通道,升級交易平臺檢索分類功能,文博會“粵文購”專區在多個交易平臺上線、上架商品超2000款。
此外,廣東展團將做好“中國潮玩”“鄉村振興”等5個主題共27場直播活動,放大“在播”效應。
為擴大交易,廣東展團專門對接62個行業商(協)會開展專業采購商邀約工作,圍繞需求做好展商精準畫像,精準匹配不同類型的采購需求。大灣區館還設置推介發布區、交易洽談區等功能區,圍繞交易精細化做好“甲方、乙方、第三方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