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無辜被圍毆近10分鐘的視頻引發廣大同胞的憤怒,傷者手部骨折、多處受傷,兩個帶頭的12歲的女孩將于6月19日出兒童法庭受審。
中國駐悉尼總領館第一時間強烈反對和譴責這種暴力行為,并提醒中國公民加強人身安全防范。
毫無征兆的突然襲擊
5月21日傍晚,一對中國留學生夫婦在悉尼某小區散步,或許是因為他們長著東方面孔,并且交流時用的漢語,卻給他們帶來了一頓圍毆。
這些看起來只有十幾歲的澳洲少年,突然間就朝著41歲的女留學生沖了過去,動作之快,讓留學生夫婦沒有任何反應。
他們的目標似乎也很明確,并沒有向40歲的男留學生發起攻擊,而是直接朝著女留學生而去。
他們有人一把抓住女留學生的帽子,還有人直接將他的臉蒙住,然后迅速的將女留學生拽倒在地。
這一幕恰巧被樓上的其他中國留學生拍的,只見女留學生倒地之后,這些少年就用拳頭和腳不斷的砸向女留學生。
雖然他們都還是一些十幾歲的孩子,但手法非常兇殘,力量也十足,男留學生幾次想要護住妻子,都沒能成功。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妻子被這些十幾歲的孩子壓在身上暴力毆打。
就在男留學生試圖繼續制止這些暴徒的行為時,其中一位身穿黑色短衣短褲的澳洲少年,從男留學生的側后方,向他扔了一個礦泉水瓶。
男留學生顧不上對他的突然襲擊,仍然奮力的想要將這些暴徒拉開。
或許看著男留學生的力氣足夠大,或許不想輕易放過女留學生,一名澳洲少年突然朝著男留學生的眼睛打了一拳。
眼看再繼續這么僵持下去,對妻子會非常不利,男留學生一邊制止,一邊掏出手機準備報警。
躺在地上的妻子,由于被冒死蒙住了頭,并未看清周圍其他人的模樣,但她還是本能的,死死的拽住了一個女生的頭發。
為了讓被拽住頭發的澳洲少女盡快脫身,這些人一邊拖著少女往后拽,另一邊更是對女留學生更加殘暴的毆打。
整個現場顯得非常混亂,倒在地上的女留學生遭到了近十分鐘的毒打,這種毒打真的讓人度秒如年。
此時多虧了當地的一位遛狗的女士及時的出現和喝斥,才讓這些無法無天的澳洲少年散去。
此時被打的女留學生坐在地上,她的丈夫正在撥打著報警電話,那位好心的遛狗女士也在安慰著她。
正當大家都以為事情過去了的時候,并沒有跑遠的澳洲少年突然折返回來,又朝著坐在地上的女留學生的頭部狠狠的踢了一腳,隨后就消失在視線當中。
此時的這些人其實并沒有跑遠,他們一直在朝著中國留學生夫婦說著一些侮辱性的語言。
那囂張至極的表情和毫無顧忌的侮辱,讓人恨不得上去將他們胖揍一頓,據悉當地也對這樣的少年關注已久。
這些少年明顯有種族歧視,經常針對亞洲面孔的人吐口水、做侮辱性手勢、說侮辱性語言,甚至是挑釁毆打。
或許是因為當地法律對他們保護的太好,還會讓他們如此無法無天,更是讓他們成為了當地的三大害之一。
這也讓人為當地的教育擔憂,這種事情在國內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狂妄澳少年的卷土重來
事發當晚,被打的中國男留學生就在小區業主群曝光了這件事情,并提出想要讓男留學生建群加強日常巡視,避免此類事情發生的請求。
當地官方的工作人員也對居民們進行了安撫,并表示已經聯系到了警方,并會加強安全保障工作。
他們希望大家能夠提供更多這些問題少年的靜態正面照片,一方面,方便警方盡快處理這些少年,另一方面,充盈當地違法犯罪記錄數據庫。
同時,當地也正在與涉事少年的學校取得聯系,并且積極的對此事進行交涉。
事發之后,當地警方抓住了兩個帶頭的12歲的澳洲女少女,不過很快,兩個少女就被保釋了。
本以為這會讓他們感到害怕,沒曾想換來的卻是這些狂妄少年的卷土重來,5月22日,也就是事發后的第二天,這兩個少女又集結了一眾澳洲少年來到了事發社區。
當地其實已經有不少留學生已經得知了此事,他們正愁怎么找這些少年“討要說法”,沒曾想,這些人送上門來了。
看到眼前這些成年的中國留學生,這些十幾歲的孩子頓時嚇得四處逃竄,其中一個曾經參與打人的女孩,直接溜到了附近的KFC。
中國留學生們把它堵在了KFC的后廚,好在這些留學生還是非常有教養的,他們并沒有對這個女孩動手。
但女孩還是被眼前的陣仗嚇得痛哭起來,并不斷的求饒,店員害怕事態惡化,最終選擇了報警。
另外一路的中國留學生也沒閑著,他們在大街上直接抓住了另一個曾經參與襲擊的少年。
雖然被抓少年的同伙還企圖用暴力將此人救出,但已經被牢牢控制的少年,早已被嚇得不停的求饒。
曝光后的團結一致
5月13日,恰巧拍到這場圍毆事件的中國留學生將視頻發到社交網上,并呼吁大家團結起來,為被打中國留學生討回公道。
沒曾想,視頻一經曝光之后,迅速在當地乃至全澳洲的華人圈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憤怒。
其時,很多在澳中國人及華人才發現,原來這并不是偶發事件,很多人之前都曾經歷過類似的事件。
這一發現更是讓大家怒火沖天,原來,這幫少年并不是第一次做這種事情,此時大家意識到,必須要團結起來保護好自己,更要給這些少年一點顏色瞧瞧。
很快,很多參與過打人的這些青少年的社交賬號被拔了出來,從他們一張張稚嫩的臉上很難看出他們是窮兇極惡之徒。
很多中國留學生和華人在這些熊孩子們的賬號下留言,這讓其中的一些孩子也感到了一定的壓力。
有人直接清空了自己社交賬號上的所有作品,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逃脫法律的制裁嗎?
隨著這起事件的不斷發酵,目前為止,已經有30人主動曝光自己也遭遇到類似的事情,大家想團結起來討要一個說法,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
當地官方也告訴被打男留學生,他們已經收到了無數的投訴郵件和電話,連當地警局局長都被驚動了。
局長已經派人在附近加強巡邏,但被打的中國男留學生,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團結起來,更好的保護自己。
娘家人的及時關愛
事件曝光的第一時間,中國駐悉尼總領館就高度關注此事,并堅決反對并強烈譴責這樣的暴力行為。
中國駐悉尼總領館承諾將盡最大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領區內中國公民的正當權益,這也讓很多中國留學生倍感欣慰。
一個多小時之后,中國駐悉尼總領館發布“提醒領區中國公民加強人身安全防范”的通知。
祝悉尼總領館提醒領區的中國公民,中國留學生盡量減少夜間出行,如果遇到突發情況,請及時撥打澳大利亞的報警電話。
如果有需要的話,也可以直接撥打駐悉尼總領館的電話,娘家人會盡全力保護大家的安全。
身在澳洲的中國留學生也是感慨道,如今娘家人都知道了這些事情,他們希望這樣的情況能夠避免發生,國內的同胞還是提醒他們一定要注意安全。
罄竹難書的惡行
同樣是在5月21日,有在澳大利亞的中國女留學生發布了一個視頻,同樣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當天,博主正在和朋友在悉尼當地的一家麥當勞吃飯,透過玻璃看到了一些當地的少年。
原本并沒有太在意的博主,當被這些少年隔著透明的玻璃發現之后,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大感意外。
這些少年竟然直接朝著博主和朋友吐口水,雖然相距比較遠,但這種行為還是讓博主感到非常的意外和憤怒。
期間,這些少年的嘴里一直罵罵咧咧的,而且還朝著博主和朋友豎中指。
更過分的是,這些少年竟然在此期間還朝著經過他們旁邊的有著中國面孔的人吐口水、豎中指,仿佛在彰顯著他們的“厲害”,這又何嘗不是非常嚴重的種族歧視?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其中的一位少女和參與圍毆中國女留學生的一名少女極其相似,這些少年還真是死性不改。
讓這位博主更加難以置信的是,這些熊孩子竟然直接沖進麥當勞來到了他的面前。
其中一個男孩沖著博主做一些怪異的手勢并進行非常骯臟的辱罵,他旁邊的同伙則在不斷的起哄。
起初博主還有些擔心,但強烈的憤怒終究還是壓制了恐懼,他一邊用自己的手機進行拍攝,另一邊用朋友的手機選擇報警。
此時,店里的安保人員也注意到了這一幕,看到有大人過來之后,這些熊孩子企圖逃跑。
說巧不巧的是,剛才在店外被這些熊孩子歧視過的兩個中國面孔的人也來到了這家麥當勞店,于是這些熊孩子就像老鼠遇到貓一樣,躲著店內的安保人員和中國人。
很顯然,這兩位中國面孔的人也認出了這些熊孩子,可這些熊孩子雖然一直在躲著,那還是時不時的挑釁追他們的人。
只見這些熊孩子們又是踩著桌椅,又是踩著沙發,雖然心里也是有些害怕,但態度還是極其的囂張。
這起事件也引起了當地的廣泛關注和重視,警察也來到了學校,并依法懲處了涉事青少年。
這些十來歲的孩子有如此嚴重的種族歧視,這也不得不讓我們更加關注自身的人身安全。
近日,遠在歐洲的西班牙也出現了一個針對中國人的種族歧視事件,同樣是來自于一個孩子。
博主魏查德爆料稱,他當時正在西班牙參加一次球迷的集會,突然在身后聽到有人喊了一句“窮秦腔”。
能在異國他鄉聽到如此標準的中文本,應該是欣喜,可這三個字卻讓博主感覺到了濃濃的歧視。
他轉過身發現竟然是一個當地少年,博主二話不說,直接抓住對方的衣領,并要求這個毛頭小子趕緊道歉。
很顯然,這個少年被博主的舉動所震驚了,或許他沒有想到博主會這么做,但從他驚恐的眼神當中也能看出,這樣的熊孩子就是外強中干。
此時,一個中年女子過來進行勸說,并表示,他還只是個孩子,希望博主能夠原諒他,這名女子其實就是該少年的母親。
看到博主如此憤怒,這位母親不斷鞠躬道歉,而少年則是躲在母親的身后,仍然是一副驚恐的表情。
事情發生之后,事后組織游行活動的官方,還專門找到了博主給他道歉。
結語
身在他鄉的不易,只有親臨者自己才知道,如果遇到此類事件,合理的反擊是對自己更好的保護。
大家更應該團結起來,對那些不懷好意的人說“不”,年齡小并不是犯錯的理由,更不是種族歧視的借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