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報道,為期3天的七國集團(G7)財政部長與央行行長會議于近日在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班芙落幕,并發布一份會議公報。公報沒有談及美國挑起的貿易戰。此次會議是加拿大今年擔任主席國期間的G7系列會議之一。加政府的新聞稿說,會議就公報達成一致,其中強調了在G7應對復雜的全球挑戰方面,團結的重要性。公報說,與會各方認為,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已從峰值回落;各方仍對不可持續的全球宏觀失衡表示擔憂。
其實這種做法也能夠理解,G7是美國盟友體系中的核心之一。中美在日內瓦達成共識之后,歐洲主要國家都主張對美國采取強硬的反制措施,以迫使特朗普政府作出讓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關稅和貿易問題成為G7討論的焦點問題,不僅難以達成聯合聲明,甚至有可能出現美國和G7盟友爆發激烈沖突的情況。這不僅會導致美國盟友體系受損,甚至有可能導致美國主導的盟友體系分崩離析。
G7(資料圖)
另外,歷來反華的G7,在這次達成的聯合聲明中,也罕見沒有提到中國。關稅和中國,是美國當前的頭號訴求,但G7的聯合聲明卻一個都沒提到。這意味的是美國企圖聯合盟友對華施壓的想法,G7幫不了,站在美國的視角來看,這次G7談判是失敗的。但對于其他6國來說,這次談判卻是成功的。為什么?因為它們頂住了美國的壓力。
近日,G7的兩個中流砥柱,法國和德國領導人越過美國總統特朗普,先后與中方最高層通了電話。根據中方新聞稿,馬克龍和默茨分別就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伊朗核等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表達了與中方一道維護世界和平,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的意愿。中方的大受歡迎,與美國在G7淪為背景板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一舉動釋放了一個重大信號,在歐盟眼中,中國是可以與美國媲美的重要國家,法德都愿意拉中方辦大事。
法國總統馬克龍(資料圖)
從歐洲的角度出發,俄烏沖突前路未卜,美國已經虎視眈眈,能幫得上忙且愿意幫忙的也只有中國。中歐雙方至少有一個戰略目標是明確的,那就是構建多極國際秩序,而這就意味著終結美國霸權秩序。這條路對于中國該怎么走,再清楚不過,而歐洲人還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不過,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從這里也可以看到,此消彼長之下,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僅正在將自己的盟友推向中國,同時也讓其他的G7成員國,被迫走上了戰略自主的道路。而任何一個戰略自主的國家,想要尋求的合作對象,當然都應該是互相尊重、互惠互利的伙伴,而不是一味對其他成員加征單邊關稅、動不動就采取霸凌霸權行動的美國。
特朗普(資料圖)
短期來看,美方已經輸得一敗涂地,特朗普想要的資本和制造業回流目標,一個都沒達到,美國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卻一天不如一天,還是失去了歐洲盟友的信任,以后還想繼續圍堵中國,將難上加難。但這恰好也是重置中美關系的契機,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政策已經不再契合全球化和多邊主義的時代主題,是馬上就要被拋棄的糟粕,中方的“奉陪到底”和“不跪”,恰好能讓美方更快認清和接受這個事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