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赤木瓶子
#內娛史上最難音綜出現了。誰能想到一檔音綜里,歌手們既要在郵輪上又暈又晃,還得上甲板又唱又跳。為了給觀眾吃這一口細糠,也是把音樂“航海”倆字狠狠具像化了。
看完昨晚上線(5月23日)的《亞洲新聲》首期節目,只想感慨2025年的音綜太有活了,就讓這場頭部對打來得更猛烈吧,畢竟實打實被爽到的是觀眾。如果說《歌手2025》與《天賜的聲音》率先打響了關于技術和流量的“擂臺賽”,那么《亞洲新聲》則是另起賽道,來了場國際音樂交流。
讓中國賽區與亞洲其他賽區的歌手“同船PK”,并試圖在30天的航程、32組選手里逐出“亞洲歌王”,通過選手之間文化交流與音樂多樣性的碰撞,來深化亞洲音樂及市場的理解。格局打開,鯰魚入場,這場音綜爭霸賽又有看頭了。
鯰魚入場,音綜“三國殺”卷出海?
內娛不缺好聽好看的音綜,但既能好聽好看、又要新鮮有趣、還要給足觀眾新鮮感,簡直是細數寥寥,市場實在是苦其無久矣。
同期正面對壘的幾檔頭部音綜各有各的看頭,千言萬語匯成一句“有戲”。在這場音綜“三國殺”里,兩檔綜N代各有各的難題,《歌手2025》繼續聚焦頭部歌手“神仙打架”,老牌歌手卻遭逢“革新困境”,被寄予厚望的林志炫大膽進行藝術嘗試,卻并未讓觀眾“買賬”、首期熱門作品《珠玉》也被不少觀眾認為“難懂”、“曲高和寡”。
《天賜的聲音6》盡管通過吸納短視頻流量歌曲帶來熱度,卻讓討論聲量失焦,流量與品質爭議的對立討論不斷發酵,讓頂級歌手演唱《跳樓機》《九萬字》舞臺背后,“五星大廚做辣條”等評價不斷。
再來看《亞洲新聲》,中國賽區歌手與跨國選手兩兩PK,新鮮感撲鼻而來,多元的音樂呈現也掀起大量討論。目前節目的討論更多集中在Jessie J和張靚穎合作舞臺、年輕歌手們的精彩表現、郵輪這一新場景演出給選手們上難度等等。
當拓新音綜的思路打開,憑借新生代+海外選手的PK賽和全球化視野,能否打破現有音綜的格局,為行業帶來一場新的“風暴”?
答案是肯定的。單從音綜市場來看,《亞洲新聲》是亞洲首檔跨國歌手文化交流節目,這意味著它不再將內娛作為主要戰場,在新意漸淡、卷生卷死的內娛音綜市場,節目轉舵海外歷練,直面亞洲市場,一艘巨輪從中國上海出發,途經日本沖繩、越南下龍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巴生,再回到中國香港。各個賽區的音樂風格、歌手們的優勢和不足、市場喜好統統盡收眼底。
相較于此前圍繞青年歌手制作的音綜,《亞洲新聲》不僅格局大,盤子更大。節目光是導師就有11位,個頂個的重量級,包括英國的新聲啟航人Jessie J、新聲召集人張靚穎、來自馬來西亞的新聲護航員尤長靖,以及來自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新聲見證人工藤靜香、張信哲、丹長、蘇有朋、蔡健雅、林志穎、古巨基、張智霖。這些導師將在不同賽區為懷揣夢想的音樂新聲們,提供頂級舞臺與專業背書。
再來看首期亮相的歌手們,可以說是每一位都很有記憶點。中國賽區的選手大多讓觀眾耳熟,或多或少都在音綜亮過相。而海外賽區的歌手們雖然陌生,但怎么不算是讓觀眾“以聲識人”呢?
06年的“小孩姐”Daneliya丹妮莉婭爆發力驚人;嗓音細膩儼然馬來西亞版“周深”的AmsyarLeee阿木沙;蒙古歌手DALI大海低沉的呼麥;周菲戈開場唱《雙城之戰2》主題曲的驚艷爆發;泰式流行歌手Flower.far佛樂華穩定發揮、又美又颯;SOILBOY小巷男孩三人組輕松歡快又略顯魔性的舞臺......一檔嶄新的音綜,能夠讓首發的12名選手都讓觀眾記住,并非易事,但《亞洲新聲》就是做到了。
可以說,節目不僅在形式上突破了傳統音綜的局限,還在內容上為觀眾帶來了新的音樂體驗,打破了既有行業規則,掀起了音綜的新局面,同時也為亞洲樂壇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無論從哪個維度來講,《亞洲新聲》都稱得上好聽好看又年輕有趣。
玩音樂十年,歸來仍是00后?
如果說《亞洲新聲》首播高熱的效果要歸因于某一點,那一定是其對年輕一代選手的推崇。
節目聚焦在20至25歲的新生代歌手,他們雖然有的已經在音樂圈活躍多年,更有不少所謂的音綜/選秀“回鍋肉”,但依然保持著新鮮的音樂視角和不拘一格的創作態度,堪稱玩音樂已久,歸來仍是00后。
“年輕+真實力”便是他們的一大優勢,代表著吸納新鮮元素的可能性,和無懼突圍的野心。如10歲出道的愛新覺羅媚,投身音樂行業十余年“歸來”只有24歲,在節目中,她演唱的《等下一個他》展現了她深厚的音樂功底和情感表達。
06年出生的哈薩克斯坦歌手Daneliya丹妮莉婭,11歲就拿下了《烏克蘭兒童好聲音》總冠軍,天才少女+夢龍的《Radioactive》可謂炸上加炸,副歌部分出現便點燃了全場。同樣,妹妹可樓雖然看似內向靦腆,卻是抖音上有著300萬粉絲的唱作人,她在節目中演唱周深的《光亮》,憑借極具爆發力的戲腔和情感表達,溫暖悠長。
相較于讓已經躋身頭部的“認證歌手”們反復在同一個舞臺PK競技,用選曲、狀態、觀眾喜好來決定舞臺競演成績,《亞洲新聲》更注重展現新生代的音樂力量。對耳膜友好的神仙炫技舞臺則交給了導師們,而這些各具特色、實力過硬的選手們,怎么不算是當代亞洲歌王的有力競爭者呢?
當然,年輕且特色鮮明的歌手們,也讓節目的真人秀部分多了不少看頭。比如在風云驟變的郵輪上長住,選手們有暈船的、有被大風吹得凌亂的,但唯一不變的是站上“甲板”縱情歌唱。結石姐都看不下去了,被追星之余不忘送上一張毯子。
年輕的音樂人們也在音樂文化傳承上提供了更多視角,比如來自泰國的SOILBOY小巷男孩成員之一,就是泰國幾千年諾拉舞的新一代傳承人,并在見面會上進行了現場表演。
在他們身上,除了能感受到其對音樂的理解和把握,審美多元、熱愛交流等特點,也帶給市場極大新鮮感?;蛟S也正是這樣的特質牽引下,這批年輕人將用自己的力量推動亞洲音樂的未來,而負責展示并推舉這些亞洲新聲們的《亞洲新聲》,可以說是做出了真正好聽、好看又好玩的音綜。
多元不設限,“新聲”能否破局?
長久以來,同質化嚴重、流量至上、年輕歌手上升通道匱乏,基本可以概括現今音樂行業的三大困境。尤其是第三點:新生代們既需要在短期內獲得曝光,也需要在長期中展示自身的音樂深度。在這種困境下,《亞洲新聲》正在試圖啃下突破行業瓶頸、為亞洲年輕歌手們提供全新發展通道的“第一口螃蟹”。
首先,節目的主題就是“航海”,從選手選拔到交流呈現,節目可謂將國際化根植進節目基因,方方面面都充滿“新意”??梢哉f《亞洲新聲》正在復刻國際化歌手的打造模式,以多元化的方式推動亞洲音樂的發展。在首期節目里,選手們臺上競演、臺下交流當地音樂文化的狀態,正是新生代音樂人切磋交流相互學習的具體模樣。
再者,節目音樂審美在線,在選曲上更青睞于選擇傳統唱片公司打造的品質作品,觀眾應當不必擔心后期出現過多口水歌曲。如首期節目出現了陳奕迅、小霞的“冷門佳作”《多少》《無聊的》,中林芽依演繹的作品《Pray》,以及海外選手們具有當地音樂文化特色的作品,都能讓觀眾感到陌生卻新鮮。
值得一提的是,選手當中不少都是現今亞洲熱門作品演繹者,如Flower.far佛樂華的單曲《SORRY》在油管有千萬級播放,SOILBOY小巷男孩作品中的手勢舞在短視頻掀起翻跳潮。
更重要的是,節目或許能夠推動音綜乃至樂壇生態的革新。唱片工業時代,亞洲天王天后們的誕生離不開唱片公司的多維度助推,到了互聯網時代,音綜成為樂壇發展中的重要環節。
而無論是從航海交流全亞洲市場、邀請各地音樂制作人參與投票點評、還是對各地音樂文化的深挖,《亞洲新聲》似乎都正在復刻國際化歌手的打造思路,來推舉亞洲樂壇的新生代們。
就比如,如過往唱片公司會通過挖掘本土文化特色與國際元素相融合,以擴大歌手市場覆蓋?!秮喼扌侣暋吩谠O身處地感受在地音樂文化之余,每一位選手的出場vcr都有對其家鄉的音樂文化介紹,強化了音樂文化的在地性,從音樂發展本源出發“航行”。
從唱片工業時期到互聯網時代,唯一不變的是刻在流行音樂里的年輕基因。沿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越來越多的年輕歌手將登上這艘郵輪,“新聲”競逐,《亞洲新聲》也在緩緩完成它的使命:在這個音樂消費日益碎片化的時代,一檔好聽、好看又年輕的音綜,將怎樣打破固有局限、引領潮流,釋放音樂的無限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