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料未及,周五晚的《歌手2025》表演完,抖音和微博熱搜榜話題#陳楚生回應高音沒聲#瞬間爆了,如此勁爆話題,大概出乎了所有的預料。
陳楚生是歌王的主力人選,剛在首戰中獲得第二名好成績,卻在第二期就造成如此大的失誤,其戲劇性堪稱《歌手》開播以來的首例。
但這也是現場的最大魅力,什么狀況都可能出現,可能會超常發揮,也有可能隨時“翻車”。
面對如此大的失誤,陳楚生沒有回避,選擇坦誠相見:人在興奮時會很用力,但一用力那聲音就消失了。
但我想說的是,不管什么原因,這一句的“失聲”對于整首作品的表達,雖然有影響,但破壞性甚微,觀眾其實不必上綱上線。
不過,我想和大家探討的是,為什么陳楚生的失誤都上了熱搜榜首,他還能獲得第三名的好成績呢?于是我試著分析了一下這首作品。
一、
第一個段落,鋼琴和鋼片琴相互呼應,彈奏出一段沉靜、又纖雅的旋律,讓這首歌流淌出一種超凡入圣般的音樂基調。
在這個段落里,陳楚生的聲音像是沉靜的思索,讓人跟著他回味著那些個人生玄妙時刻。
多少個麻木時刻看作理所當然。
多少個失去時分會淚流滿面。
多少次輕盈瞬間會心緒翩翩。
這種回味與叩問有思潮泛濫、卻沒有情緒的沉郁悲情,所以不得不佩服編曲,低音區的鋼琴聲和跳脫清雅的鋼片琴,恰如其分地表達出這種矛盾交疊的情境出來。
二、
第二段落,大量的附點音符的應用,則讓這種思考進一步深化,同時夾帶著情緒的渲染,開始讓思考與情感交集。
陳楚生在這段的處理,仍然是安靜的、坦然的、尋常的,這樣的表達正如生活的每次經歷,我認為非常吻合其內容。
這時的背景和聲是個妙筆,增加其濃稠度,又平添了重量與密度。
而在最后的一句“刺痛我”一個沉重、利落的收尾,將這種“溫水煮青蛙”般的痛,用力地拋出。
三、
第三段落,是歌曲的升華部分,道出生活的真相、生命的本質。
而背景配樂部分,更為配合歌詞,變得空曠、遼遠、莊重。
陳楚生此時的表達,將生命矛盾又統一的實質,以清醒而質樸的聲音唱出,聽著輕松,品之卻有著無限感慨。
璀璨與腐爛,只是過程中的不同結點;生命苦澀如歌,唯有孤獨面對。
這個段落,像是總結,點出時間的不可逆所帶來的無奈、無助。陳楚生看似不帶情感色彩的表達,恰契合了歌詞所要呈現的狀態。
四、
第4段, 才是整首歌的華彩部分,這讓整首作品也產生了質的飛躍。
想不想看花海盛開
想不想看燕子歸來
如果都回不來
那么我該為了誰而存在
這四句歌,是面向命運的叩問,是回望時間的追索,是對生命意義的追尋??上У氖?,陳楚生把最重要的“存生”二字沒有表達出來,從而讓這首歌的完成度大打折扣。
這個段落,是唯一個極具情緒表達的部分,前面有多冷靜,后面就有多沖動;前面有多理智,后面就有多瘋狂。
這不僅僅是為了現場表現力,而是當理性決堤,向蒼天發問,又如何不情緒大爆發?
這首極富哲思的作品,每個字句的處理,都是陳楚生深思熟慮的結果,也因此他會演繹得如此恰如其分。
有人指責他的失誤也無可辯駁,但如果認為他這首作品沒有表現好,我認為純粹就是吹毛求疵了。
我認為陳楚生雖然承認了“失誤”,內心必然是感覺虧欠的,畢竟這么多雙眼睛和耳朵在期待、這么好的樂隊在配合、這么美的舞臺為其而設。
而像陳楚生這般真誠、質樸之人,只要觀眾給予寬容之水澆灌,他必會慷慨地回饋予江河。
畢竟,能夠正視自己需要勇氣。
也正是陳楚生的這份坦率和本真,才讓他的歌聲干凈真摯、毫無油膩,就像歌中所表達的,享受燦爛就要忍受腐爛,苦難也是這趟旅程璀璨的恩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