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華為發布了Pura X。這是華為品牌首款出廠自帶HarmonyOS 5且不支持系統回退的機型。緊接著,華為發布的nova14系列,也成為了第一款“沒有退路”的HarmonyOS 5直板手機。
作為華為的線下擔當,nova系列承擔的是走量的重任。換言之,許多人買到nova14系列的那一刻,大概率是要當做主力機來用的。相比于參數和常規的單項表現,我們更加好奇,華為首款出廠就是HarmonyOS 5的直板機型,能不能擔起主力機的重任。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干脆,小雷直接把卡插進nova14 Pro,當做主力機體驗幾天,看看它的能力到底如何。
系統“沒有退路”,nova14 Pro能做主力機嗎?
要成為主力機,系統這一關無論如何都繞不過。
Pura X之后的華為智能手機,大概率都會出廠搭載HarmonyOS 5系統,且不提供“退路”,拿起nova14 Pro的那一刻,它就是一個新的“爐灶”。小雷之所以更喜歡HarmonyOS 5,主要原因還是它更好看了,UI設計標準、各種動畫效果更賞心悅目了。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比起之前的HarmonyOS系統,HarmonyOS 5用了一套全新的動畫渲染引擎。就拿鎖屏界面這一點來說,時鐘數字不是單純的“黑或白”,而是帶有半透明磨砂玻璃的高斯模糊效果,和背景壁紙形成一種很和諧的呼應。
假如你的桌面第一屏剛好有一個時鐘組件,那么它就可以和鎖屏時鐘形成接續效果。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另外,通知面板上的按鈕,以及鎖屏上的密碼數字按鈕,如果你仔細觀察,就能發現每一次點擊都有對應的光效反饋。雖說nova14 Pro的定位低于Pura和Mate,但小雷這幾天用下來,大部分的動畫效果都保留了下來。
對了,nova14 Pro還首發了萌寵主題、AI 3D漫畫主題和心情文字主題,前者你可以上傳自己喜歡的寵物圖片,系統會借助云側計算匹配對應的寵物形象,支持手勢、眼神互動,還是基于華為那套低功耗常駐眼部識別來實現的。
眼下討論度比較高的通知堆疊,HarmonyOS 5也有做,不過是縮在鎖屏底部顯示,上滑可展開,一來核心消息不錯過,二來不會過多占用鎖屏界面影響觀感。另外,整個鎖屏也成為了實況窗的舞臺,導航、音樂、打車、倒計時這些實時活動,不用無時不刻把App掛在前臺,信息量個人認為也十分到位。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當然,看鎖屏這個通知堆疊樣式就知道,nova14 Pro用的就是側邊指紋方案,因為屏幕指紋的圖標顯然會跟通知沖突。
自有操作系統的另一個好處是,三方應用開發商開發的App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設計標準。
比較容易感知到的,三方App的UI視覺設計和HarmonyOS 5自帶的系統軟件有更高的統一性,不同的App會擁有同一套動畫效果和字體布局,用起來沒什么割裂感,這的確是目前Android系統很難給到的感受。華為的賬號系統也能夠和三方App的賬號系統聯動起來,如果都是綁定的同一個手機號,登錄起來會很方便。
更重要的是,nova14 Pro的日常流暢度體驗,真的遠遠超過了小雷體驗過的搭載HarmonyOS 4.2的nova13 Pro,掉幀幾乎沒有出現,上代系統偶發的響應慢,小雷目前是沒有碰到過的。
AI功能這一塊,生成式對話是小雷用得最多的,比如這周周末要去寧波出差,問一下小藝周末天氣如何,建議帶什么衣服,都會給到詳細的回應,并根據問題的難度智能調用深度思考能力,省得所有問題都生成一長串思考鏈。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看樣子,小藝同學也會根據問題智能調用DeepSeek深度思考。
小藝記憶的實用意義不一般,只需要給小藝下達“記一下”的指令,像屏幕里的訂單內容,或者是一些容易被遺忘的重要計劃/信息,都會被自動記住。
這種就很像AI時代的“智能記事本”,尤其是小雷這種記性不怎么好的,記事是剛需功能。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當然了,脫離三方應用適配,系統好用只是空談。做主力機使用的這段時間,小雷暫時還沒遇到日常App缺失的問題,使用頻率比較高的App都能找到,核心的應用功能都有。實在需要應急,卓易通也能夠幫上忙,不過有一個問題是,像是三方App登錄的場景,卓易通和原生鴻蒙應用無法相互喚起。
都說原生鴻蒙應用很簡潔,主流的使用頻率比較高的幾個App小雷都用了,簡潔是一點不假,比如QQ只有必須的聊天、錢包和文件管理模塊,QQ音樂默認就是“簡潔模式”,保留了App最核心的功能,相當的干凈。
可能會有不少小伙伴喜歡這種簡潔,但小雷發現這些App還是有比較大的升級空間的。以QQ為例,聊天界面暫不支持左滑返回手勢,也暫不支持回車鍵發送消息。
軟件適配這種事情無法一蹴而就,把nova14 Pro當做主力機使用的這幾天,小雷對HarmonyOS 5的印象是很好的,不過就目前的軟件適配來看,它可以成為一部分人的主力機,但要成為所有人的主力機,的確還需要時間。
性能和續航都足夠能打,系統優化發威了?
除了系統,小雷認為主力機的另一大要素是硬件。
nova14 Pro的屏幕不弱,6.78英寸的1.5K OLED顯示屏,全局峰值亮度可以達到1200nits,支持1-120Hz LTPO動態自適應刷新率和2160Hz的高頻PWM調光。室內場景的自動亮度會比較激進,小雷還發現它的亮度不會莫名其妙“抽風”,體驗來講還不錯。
Ultra還額外支持三區自適應刷新,舉個例子,當你看視頻的時候,視頻播放區域的刷新率和評論區部分的刷新率可以分開調節,是一種進一步省電的能力,只不過我們這臺Pro版本就無緣了。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小雷觀察了一下前置挖孔的情況,看似只是為前置開了兩個挖孔,中間的黑色部分應該是通過軟件黑化,做到的“膠囊”造型。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性能這一塊,小雷用《王者榮耀》和《穿越火線手游》(均為極高幀率+高清畫質)簡單體驗了一下,主流的低負載游戲沒啥問題,機身溫度不算高,全程也沒有出現什么大幅掉幀或幀率波動較大的情況。
另外nova14 Pro配備5500毫安時的硅負極電池,從容量上來說,對比同定位的產品確實稍遜一籌,不過在半小時《王者榮耀》+半小時《穿越火線手游》+1小時HDR真彩視頻播放(手動最高亮度)的續航測試下,nova14 Pro的電量從100%掉至68%。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系統設置里,相關的高性能模式、自定義高刷新率App設置項一概沒有,完全就看HarmonyOS 5的優化能力了。
nova14全系都是5500毫安時電池+100W有線快充,根據實測,我們手上這臺nova14 Pro 1-100%充滿(激活極速充電模式)用時約48分鐘,前段快速補能時充入功率可以拉到88W左右,隨后逐級降低,直到充滿為止。
(圖片來自雷科技)
如果你希望盡可能用滿整塊電池的電池容量,可以把智能峰值容量關閉,這個功能本質上還是根據你的用機習慣智能調控電池的容量,避免長期過充過放,以此延長電池壽命。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nova14 Pro的包裝里提供了一條C to C數據線和Type-C接口的100W方糖充電器,體積很小,還是C口,能夠兼容更多智能設備的快充,該夸還是得夸。
最后再來說一說這一代的外觀設計吧,華為nova14系列的設計語言的確有一定的爭議性,畢竟這在別的機型上面幾乎沒有見過,想法肯定是有的。等深四曲面和四等邊的屏幕設計還給手機提供了一些高級感。
nova14 Pro和Ultra版沒有跟風去做純直屏和純直中框,帶弧度的中框配合曲面屏,對握持感受其實十分有利。站在手感的角度上,直邊框和曲屏是兩種不同方向的設計,不過是直邊框設計更利于機身堆疊。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曲面屏配弧面邊框,直屏配直邊框,小雷認為才是更有利于握持感受的。
總之,你可以在nova14 Pro身上看出一些為了匹配產品定位的“痕跡”,但充當主力機用下來的這幾天,小雷并沒有覺得硬件不足影響了使用感受。能看出來華為可能想給nova系列附加一些時尚奢品的屬性,但不能淹沒手機作為工具的本質,硬件該給還是要給的。
紅楓原色鏡頭下放,色彩還原成影像最大亮點
無論是何種定位的手機,小雷都不希望它的拍照不會太差。
nova14 Ultra的影像能力的確進步挺大,甚至可以說是當前nova整個系列中最強的一套影像,小雷手上的這臺是Pro版本,保留了5000萬像素的RYYB可變光圈主攝和紅楓原色鏡頭,而超廣角和長焦做了一定的妥協。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從傳感器技術的角度講,將傳統RGGB的兩個綠色子像素替換為兩個黃色變為RYYB,理論上這種傳感器會有更強的感光能力。華為手機影像曾靠著RYYB定制傳感器獨步天下,但有一個問題就是偏色。以前只能靠ISP和AI場景識別來還原顏色,但和肉眼仍有較大的差距。
華為Mate70系列上首發的紅楓原色鏡頭成為了解題的關鍵,小雷之前才相關的解析內容里提到,這是一顆專門收集色彩數據的輔助鏡頭,對色彩還原很有幫助。好消息是,nova14 Pro保留了這顆小鏡頭。
有紅楓原色鏡頭的話,小雷就不擔心RYYB傳感器的副作用了。
在拍花、拍天空、拍綠葉這些場景里面,nova14 Pro的出片稱得上是盡量還原肉眼所見,花朵的紅色沒有溢出,天空、綠葉這些“算法重災區”,它的主攝和長焦都有比較好的出片效果。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nova14 Ultra的5000萬像素RYYB大光圈潛望鏡,小雷到華為的線下店里試了一下,結合算法和光學硬件的能力,它的長焦的確有更好的表現力,甚至是接近旗艦級產品了。
小雷還發現,華為的數字裁切做得很克制,看樹葉這些地方就知道,2倍、5倍這兩個默認的數字焦段,成片不會有很明顯的處理痕跡和銳化,哪怕有光學上的損失,也不會強行處理,至少看不出太多“計算味”。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數字變焦體驗比較突出,非標準的數碼焦段,nova14 Pro最終處理完的圖片,清晰度和動態范圍都達到了較高可用度的水平,這就很適合那些對參數、焦段沒有概念,只會雙指縮放的用戶了。
夜景出片也不差,色彩還原的能力依舊在。像這張夜色之下的照射燈,周邊花草的顏色,都還原出了小雷當時肉眼看到的場景。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不過目前版本,nova14 Pro的照片處理時間相對較長,而且會進行兩次優化處理,一次是色彩優化,一次是原生照片的優化。某些場景下可能會有些偏綠,比如綠植占比較大的時候,但沒有出現比較明顯的“翻車”。
它的照片體積都不小,無論是裁切焦段還是光學焦段,一張照片的大小大約在9MB-11MB之間,喜歡拍照的小伙伴建議上個大存儲版本。
交互層面上,nova14 Pro還有華為最新的相機變焦環,結合震動馬達反饋,有點點在用機械撥輪的感覺了。更值得注意的是,nova14 Pro上有兩組閃光燈,是在夜間弱光拍攝的場景里發揮作用,根據對應的焦段進行補光,像Livehouse這些場景就很適合。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如果要讓小雷總結nova14 Pro的影像,那就是在性能機和旗艦機之間找到了一個很取巧的卡位,最近接觸過的這么多線下機當中,它的影像表現其實算是較高的水平,還借助紅楓原色鏡頭的下放,玩了一手顏色還原,讓喜歡“所見即所得”的人群有了可選。
雷科技總結:一款剛好“能用”的主力機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nova14 Pro是一臺能做主力機的HarmonyOS 5直板機嗎?
綜合體驗了系統、性能/續航以及影像之后,小雷可以給出一個“能做”的評價,綜合來看,nova14 Pro是一臺更考驗“內功”的產品,也就是系統優化,對于之前體驗過nova13 Pro的小雷來說,這一代的體驗升級的確有些大,HarmonyOS 5有占了很大一部分功勞。
(圖片來自雷科技攝制)
在中端機這種走量的產品線中普及HarmonyOS 5,積極意義肯定是有的,那就是能夠更快地提升HarmonyOS 5系統的裝機量,形成更龐大的用戶群,三方開發商也更愿意去做適配。
不過,小雷又要說不過了,HarmonyOS 5的三方軟件生態還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如果你的需求剛好在微信、QQ、小紅書、抖音、今日頭條、支付寶等主流App之間,nova14 Pro作為第一款HarmonyOS 5直板機,它是能夠勝任日常主力機的。如果日用軟件超出了這個范圍,又是你必要的,大可以給它一些時間。
或許再過一段時間,Pura80系列的出現,又能讓小雷看到HarmonyOS 5,以及華為手機影像的成長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