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至25日,全國首個以社會體育指導員為主體的全民健身創新活動——上海市社會體育指導員開放日在徐家匯體育公園耐克籃球公園舉行,2000余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和體育愛好者通過“積分+福利”的創新模式,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注入新動能。
社會體育指導員是一支全民健身志愿隊伍,為市民提供健身技能指導、賽事活動組織、健身設施巡查維護、運動健康知識傳授等志愿服務。目前上海已有6萬名社會體育指導員,他們秉持著“奉獻 服務 健康 快樂”的宗旨,走近市民身邊,提供優質的公益服務。
本次開放日中,年輕化、專業化的指導員群體成為活動主力,通過趣味項目展示科學健身指導能力。
在活動現場,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龔哲平的故事頗具代表性。2021年,原本就來自體育系統的龔哲平在體育指導員宣傳活動中,初次接觸到這一角色。盡管大學攻讀工科專業,但對體育的熱愛促使他主動報名,成為早期的三級體育指導員之一。“當時就想著能為市民和體育事業做點實事。”龔哲平表示。
作為非科班出身的指導員,龔哲平深諳“實踐出真知” 的道理。他介紹,三級升二級需完成規定服務場次——通過線上報名、線下打卡參與活動,從組織賽事到指導訓練,每一次任務都是積累。更高階的晉升則對服務時長提出硬性要求,“至少維系半年到一年的持續服務,考核不僅看‘量’,更重‘質’”。
既是體育系統從業者,也是籃球社群的活躍組織者。龔哲平每周都會在籃球群發起約戰,帶領球友們揮汗球場。“工作后大家更需要鍛煉,我這個‘群主’也算發揮了點余熱。”他表示,盡管多次走進社區開展籃球教學,但始終保持謙遜,“專業運動員的系統訓練更高效,我更愿做‘引路人’,激發大家對運動的興趣。”
數據記錄著龔哲平的熱忱:年均服務場次約50場,從賽事保障到志愿服務,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周末常‘泡’在活動現場,有時是工作人員,有時是志愿者,身份不同,但初心一致——讓體育觸達更多人。”
活動現場設置翻滾吧高爾夫、全能打弓人、才“滑”橫溢、跑酷、飛盤九宮格等13項創意運動項目,涵蓋球類、技巧、體能等多種類型。參與者完成挑戰可集印章兌換獎品。
作為全國首創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專屬活動,本次開放日首次引入了面向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激勵機制。通過“上海社會體育指導員小程序”注冊、服務累計積分并完成年審的上海社會體育指導員,不僅可參與項目體驗,還能憑“上海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小程序”累計積分現場兌換專屬禮品。這一舉措標志著上海市社會體育指導員激勵機制建設邁出了關鍵一步。
本次活動是由上海市體育局聯合蘇浙皖三省體育部門及徐匯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第五屆長三角體育節的分項活動,旨在通過趣味互動與激勵措施,構建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風采展示與全民健身推廣的創新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