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關于李嘉誠方面接連出來了兩大新聞。
一個是地產項目的貪污造假案。
香港廉政公署官網5月21日通報稱,廉政公署近日展開代號「戰鼓」的執法行動,偵破一宗涉及觀塘一個住宅發展項目建筑地盤的貪污造假案。
香港廉政公署通報稱,該項目鋼筋工程分包商為提高利潤,涉嫌向工程監督人員提供賄款、禮物等,換取對鋼筋工程質量的寬松監管及文件造假,導致6棟樓鋼筋數量不足及移位。
該項目由李嘉誠旗下的長江集團地產公司開發,據該通報稱,該公司因涉嫌鋼筋工程偷工減料,存在系統性造假,被香港廉政公署10名涉案人員。
據波哥觀察,在這個通報中,香港廉政公署執行處總調查主任雷家聰提到,他們很早就接到了貪污投訴和舉報,當時只涉及6棟樓中的一棟,那知道一調查,卻讓他們大吃一驚,發現該項目的6棟樓都存在偷工減料和造假的情況,直到正式偵破后才發了上述公告。
到底是何時接到相關報案,在通報中沒有列明,初步判斷應該有幾個月了,因為這么大一個、且又涉及到長和集團和李嘉誠,肯定是會比較慎重的,必須要等到人證物證等手續齊全和定案后,才會發布,需要的時間就不會短了。
而李嘉誠這邊的態度是什么呢?
報道顯示,“對于此事,長實集團回應稱,高度關注此案,支持廉署行動,正與香港房屋署討論后續處理。”
這個態度你覺得怎么樣?
波哥感覺,長實方面很淡然,沒怎么當回事,好像在說,你們為什么要大驚小怪啊?
為啥李嘉誠他們如此有底氣呢?
因為,廉署公告上,也已經說到,經風險評估,大樓整體結構無危險,已要求提供補救措施。也就是說,這個偷工減料的問題,不影響建筑結構的問題,作些相應加固整改之類的就沒太大問題,在這一點上,李嘉誠他們搞了這么多年的房地產還是懂的,所以不著急。
其次,施工方,向監理方行賄,屬于第三方責任,在法律上,沒有太大的關系,扯不到他們身上去,最多就是管理失責的問題,因為在廉署公告中所說的那些受賄的“工程監督人員”,并未說明是否包含了長實自己的員工,因此,也不好去隨便推測。
假設,即使有他們的員工參與其中,最后還是一個貪腐的問題,對公司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因此,長實和李嘉誠們,也覺得也只是抓人和罰款的問題,影響有限,所以在其回應中,不痛不癢地丟了一句——“高度關注此案,支持廉署行動,正與香港房屋署討論后續處理。”
這話什么意思呢?
翻譯過來,就是,這事我們知道了,我們堅決支持廉署的判決,現在我們已經派人去接洽和商討此事的處理辦法了。
所以,這就是長實和李嘉誠們處之泰然的基本分析。
而且,這樣偷工減料的事情,在業內很多老板都干過,法不責眾,李嘉誠心理清楚得很,也會有所憑依,自然也就不會像很多人想的那樣大亂陣腳了。
對此,對很多自媒體的說法,李嘉誠只會一笑而過。
但是,他還是會有所擔心,真正需要深度思考的是:
廉署,為什么在此時大張旗鼓地,把這么一個“小事”捅出來?
為啥高調推出了一個“戰鼓”行動,這又是什么意思?
另一個新聞是:
據金融界等官媒報道,5月22日,長實集團又召開了2025年度股東周年大會,而長和管理層并未出現在長和股東大會現場,李澤鉅等高管均通過線上視頻參加會議。
在被問及對經濟前景的看法,長實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澤鉅表示如今環境復雜,所以“不敢預測”,最緊要是保證集團業務以及現金流,他表示現在主要是“小心駛得萬年船”等。
李澤鉅提到目前最重要的是集團財務健康,有專用資金去應對不可預見的任何事,“有財務實力,遇到風浪會較易頂得住、捱得起。”
據波哥分析,這里有幾個比較反常的情況:
第一,年度性股東周年大會,對一個公司而言,都是比較重要的,而反常的是,其高管無一人出現在會議現場,這比較奇葩,都只通過視頻來參與會議,不得不令人遐想。
至少,按這個結果來看,在會議之前高管和老板們都統一了說法和步調,其中肯定是有什么考慮和顧慮,或者是真的不方便親自出席等。
這里要注意一下,關鍵詞是:
無一名高管親自出席年度股東大會。
是不方便來,還是不敢來,再或是這些高管都不在香港?
不得而知。
第二點的反常或者說是矛盾的地方,就是李澤鉅的說法似乎有點矛盾——對前景趨勢“不敢預測”而做出了“小心駛得萬年船”的收縮策略,然而又說“有專用資金去應對不可預見的任何事”。
注意一下,他后面說的不可預見的“任何事”,關鍵是“任何事”。
實際上,他的這幾句話聯系起來,就存在一定的沖突:
既然不敢預測,而又能應對任何不可預見的突發事情,這到底是預測了還是沒預測呢?
在一定程度上,有點混雜不清,雖然前面講的是經濟前景,后面說的是公司的相關準備,似乎是兩個事情,但是經濟趨勢必定會影響到公司經營行為和策略,其中,會有很大的重疊度。
也就是說,在李澤鉅的內心中,實際上已經預測了趨勢的某些情況,而快速調整了自己的策略,并積極做出了相應的行動——準備了一定和相當的資金,并急速歸攏財務,以便輕易去應對各類風浪,而頂得住、捱得起。
啥意思?
以不變應萬變,長實集團和李嘉誠家族,對于未來已經設計出了一整套應對方案。
也即,他們有足夠的底氣去面對任何風浪。
對上面兩則新聞,下面波哥稍微小結一下:
同時,其中的時間細節,也有點微妙——
廉署網站通報21日就出來了,22號長實召開股東周年大會,而前述廉署對地產造假案件通報的新聞則是在23日才正式顯露于許多官媒,這也有點奇怪。
眾所周知,按記者和媒體的慣有風格,這樣的新聞應該是一個好的題材,一般來說,應該在21號就會發出來而刷屏網絡,可是卻等到23號才流傳出來,有點令人納悶。
難道是眾多的官媒和記者們,沒有流量焦慮了嗎?
再比如,22號的股東大會的新聞,其實早在當天就發出來了,而地產項目貪腐造假的新聞,卻要等兩天后才發,不符合媒體的風格嘛。
畢竟,對許多媒體而言,在流量焦慮時代,天下新聞、唯快不破,這才是他們的重要法寶之一。
那么,為什么要等到23號才發出來呢?
這其中,又有怎樣的考慮?
另外,本次首發的還是“金融界”這個財經類媒體,而不是其他咖位更大的媒體,這似乎跟港府廉政公署重磅發聲的氣勢也不太匹配,這又是為什么?
而且,港府廉政公署的“戰鼓”行動的意義,又何在呢?
等等,細節問題很多,比較燒腦,就不去一一展開了。
對此,波哥個人認為,可能是兩個方面的考慮:
其一,目前局勢緊張,地產項目偷工減料和造假貪腐的事情,不宜過多宣傳,需要進行有效的傳播控制,因此,也不適合重量級媒體去發布,不宜擴大和深挖,以便引起某些不必要緊張。
再者,財經媒體發布這個地產項目的案件信息,不突兀,也很恰當,而不會上升到其他角度。
這一點,在廉政公署的通報新聞稿中也可看出來——既客觀揭露事實,又合理克制,主要定性為工程造假貪腐案,不涉及其他。
其二,隔兩天再發布,可能是不想打亂企業股東大會的正常商業經營的節奏,同時也要觀察一下該股東大會的一些情況,以便決定如何安排接下來的相關事情。
或許也有這樣的考慮,這當然僅僅是波哥個人的推測,其中具體和到底如何,我們也不知道,僅供參考,但在邏輯上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廉政公署的這些想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整體上又不太明顯。
22日,在股東大會上,長實發言人說了要全力配合審查和堅決不越界去交易港口,可是在深度介入43個國際港口交易的具體細節問題上,李嘉誠他們卻沒有給其他股東以清晰的答案。
昨天下午,據財經雜志報道:
據長和發給《財經》的“股東周年大會上答問節錄”,股東關于港口交易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問題:
其一,關于該擬議交易(the proposed transaction),是否歐洲船公司MSC旗下公司才是本次主要投資者?
其二,目前交易最新進展是什么?
針對第一個問題,長和方面回應稱:“是的,從一開始就是如此”。
這也是長和首次介紹交易的主要投資者。但該回應并沒有解釋“主要投資者”的定義,以及為何要披露這一信息。
針對港口交易目前最新進展,長和方面回應稱,會全力配合審查,“在未獲批準之前,我們絕對不會實施集中”。
第二個問題,相對比較簡單,就不去多說了,完全是一個在眾多壓力下的見風使舵的表態而已。
第一個問題,才是李嘉誠港口交易中的重要且核心的問題。
但是,他們是怎么解釋和回答的呢?
把來自意大利的MSC作為主導性買家,這個說法,跟以前完全是兩碼事——畢竟,他們曾經與貝萊德約定的合同文本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誰也搞不清條款的具體內容,他們現在一口咬定是以意大利MSC為核心的,也沒有講清主要投資者的內涵和定義,在波哥看來就是一個簡單粗暴的混淆視聽的手段。
為什么這樣說?
實際上,李嘉誠的這個說法,太容易被戳破了,根本經不起推敲。
首先,巴拿馬運河的兩大戰略港口,美國會讓一個小小的意大利這樣的小弟去控制股權嗎?退一步,即使特朗普給阿蓬特家族一百個膽子,他敢去搶大哥手中的那個大雞腿嗎?
這不可能。
并且一直說的是跟美國的貝萊德已經簽約了,揮舞著漂亮國的大旗在說事,MSC 在很多的新聞內都是一個小角色,如今把意大利MSC推向前臺,并繼續模糊“主要投資者”的具體身份所指,遮遮掩掩、不敢直言,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其次,再假設一下,假如,一開始,李嘉誠和就是和MSC進行交易,這對他的股票又能產生多大價值呢?
因為,資本市場,一般而言,誰都知道,跟美國貝萊德合作、與跟意大利一個所謂的富豪合作,誰更有價值,其兩方的價值大小肉眼可見,李老板根本無需去思考。
李嘉誠也不傻。選誰舍誰,如同幼兒園小朋友的一個如何選糖果的小問題,咱們就不要去輕視他的智商了。
而且MSC的凈資產只有250多億美元,要吃下李嘉誠要求的190億美元的港口資產包,還要求直接結算,這整體上看,基本上就是一個強拉硬扯的搞笑組合。
再者,意大利阿蓬特家族也不傻,即使自己吃下來,那43個分布于23個國家的重要港口,自己家族和意大利那幾兩肉,能守得住嗎?
因此,李嘉誠現在把意大利MSC推出來作為擋箭牌,而急于隱去美國貝萊德,這真特么好笑和欲蓋彌彰了。
而且,還不敢公告宣布意大利MSC就是本次交易的主導買家,這說明了什么?
講白了就是老美和貝萊德,到現在都沒有松口,在關鍵港口比如巴拿馬運河兩大戰略港口上,不可能屈居所謂的MSC之下,同時疊加當下的關稅戰,特朗普基本已經黔驢技窮,如果能拿下43個港口,就可以得到很多壓制東大的籌碼,因此,你敢說,貝萊德會讓意大利MSC去插手和挑大梁嗎?
關鍵時刻,特朗普和貝萊德絕不會松口。
再退一步,即使意大利MSC成功了,國際社會怎么看特朗普和美國,因為他們的眾多盟友或小弟都在看著,一旦李嘉誠和MSC達成協議,別人就馬上會說,特朗普和美國中看不中用,連18線小弟意大利都不如,到時特朗普的老臉如何安放?
有鑒于此,波哥覺得李嘉誠著急忙慌地把意大利MSC推出來,不但不能成為擋箭牌,反而會更加明顯暴露出自己的底層問題,所以,李嘉誠不敢回答這個問題,只能顧左右而言他了。
按以上“財經雜志”的新聞,也可以看出,文章中那個所謂的知情人士,總體來看,也僅僅是李嘉誠良苦用心安排的一個棋子而已,依然在強調貝萊德和MSC各占50%的股權的情況,還是在和稀泥。
在此,波哥只想問一句:
意大利的MSC ,當下有這個膽量嗎?真的愿意或敢去做中美劇烈博弈的炮灰嗎?
只要腦子稍微正常一點,意大利富豪MSC都不會這樣做。
畢竟,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何況是東大的勝算越來越大和日益明顯,如果MSC繼續去配合李嘉誠,那得是他的腦子要進多少水才能出現啊?
如果,大家還有一絲疑問,其實只要問意大利MSC一個小問題就可以了:
你老板,敢來香港和李嘉誠開一個公開的談判會嗎?
屆時,都不需要我們出手,特朗普就會把他坐的飛機打下來。
據波哥觀察,本月21日到23日之間,對李嘉誠來說,是一個非常難熬的日子,雖然,短短三天,但造成的心理和情緒上的巨大沖擊,或許已經成為這個96歲老人心中的不可承受之痛了。
5月10日,在演唱會上驚鴻一瞥,短暫的浮光掠影;與5月22日的股東周年大會無一高管親臨現場的局面,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其中,李嘉誠有佳人陪伴的愜意,和其長子李澤鉅等高管的視頻露面形式,兩者之間,顯得特別的刺眼。
耄耋老父親坐著輪椅親自出面,為李澤鉅等吸引火力;而其兒子自己帶著一眾高管,驚恐至極,連出席年度重要的股東大會都做不到了,實乃讓各界鄙視。
李澤鉅,你們到底在怕什么?為何要怕?是不是已經跑路了?
可能很多朋友,會和波哥一樣,有這樣一個感覺:
把自己的老父親頂在前面,自己龜縮于后和藏起來,基本都是不孝的行為。
未來,即使李澤鉅挺過去了,他又能走多遠呢?畢竟連自己父親都可以拋棄的人,未來能有什么好下場嗎?
二代都將這樣了,三代和四代,也將有樣學樣,往后,李超人那兩只眼睛,都難以閉上吧。
這些客觀的言行,讓民眾猜疑,太正常不過了。
地產項目造假貪污案,廉署“戰鼓”行動,你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在此,波哥只想提醒一句:
戰鼓,為誰而戰,為誰而鳴?
李氏父子們,請盡快去想清楚和想明白,不要總覺得自己有錢和把財務問題安排好,就萬事大吉了。
如果,只是這樣的認知,李老板非常器重的長子李澤鉅,可能就要讓李超人那個什么難以瞑目,和要去幼兒園回爐再造了。
一切功業,皆如夢幻泡影;
一生堅守,皆成歷史笑柄。
李嘉誠,必將會氣得死去活來、又活來死去,拷問著現在,更炙烤著他及家族的未來。
李澤鉅攜一眾高管,在股東重要大會上的一起遁隱,或許又將在李嘉誠的心口上割上那么幾刀吧,雖然,獲得了其父親的首肯,但李老先生心中真的會好受嗎?
廉署“戰鼓”之音,已經敲響,不知道李嘉誠父子能否聽出其中的振聾發聵之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