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一9歲圍棋少年輕生事件,在網上引發了廣泛關注。據網上消息,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但實際上,本案的他殺的可能性不大,調查結果能證明的,大概率也只有其父親家暴的事實。
從目前各方消息來看,這個孩子確實具有圍棋天賦,才9歲已經取得了全國冠軍,堪稱圍棋神童。如今不幸殞命,實在令人惋惜和痛心。當然,即便沒有圍棋天賦,這種悲劇也是讓人非常痛心的。
公眾在惋惜和痛心的同時,無不對孩子的父親感到憤怒。這位父親根本不配做家長,既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又無比暴躁兇殘。這個孩子,就是被他這樣的野蠻家長逼死的。然而宋清輝卻為其開脫。
宋清輝說,“究其根源,是這個急功近利的浮躁社會害了他,可能與家長無關”。雖然他在說悲劇與家長的關系時用了“可能”一詞,但他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把圍棋少年之死的責任推給了社會。
這看似有道理,其實沒道理。社會上確實存在一定的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風,但是這種風氣并沒有嚴重到需要為圍棋少年之死負責的嚴重程度,因為本案畢竟是極少數個案,而不是較為普遍的現象。
“換作任何一個家長,在這種應試教育環境之下,孩子早晚都會出問題”,宋清輝這個說法,我認為是沒有道理的,非?;闹嚒H袊敲炊嗪⒆?,那么多優秀的孩子,有多少發生了像這樣的情況?
不過,雖然反對宋清輝的觀點,但我卻非常理解宋清輝的心理。了解宋清輝的人都能看出來,很明顯他是在自己的同理心作用下,產生了一種帶有固執的偏見的錯誤認識——他兒子亦遭此不幸。
關于宋清輝兒子的不幸,這里就不再贅述了,網上都有,是宋清輝自己主動公之于眾的,并且此后,宋清輝就開啟了自己的正義事業,即炮轟應試教育。這次圍棋少年之死,宋清輝也是歸罪于此。
然而,宋清輝大概同理心太強了,沒有注意到圍棋少年與他兒子的不同。據他說,他兒子之死與考試、學習有關,姑且認可這一點,但圍棋少年之死與考試、學習毫無關系,豈可歸罪于應試教育?
關于圍棋少年之死,現有證據足以證明,與當前的學校教育沒有關系,完全是家長的責任。圍棋協會的回應說,是家長“太急于求成”,這種說法并沒有觸及本質,本質上是家長過于專制和暴力。
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家長大有人在,但是沒見到幾個這樣專制和暴力的,孩子輸了棋,在賽場就能當眾對孩子拳打腳踢,這不是一般家長能夠做出來的,這甚至不是正常心理的人能夠做出來的。
網上的相關圖片顯示,這孩子胳膊上好幾處傷痕,有人說疑似是被煙頭燙出來的傷痕。不管怎么形成的,總之這孩子受到了父親嚴重的家暴,很多家長與他的鄰居都能夠證實。這與應試教育何干?
可以說,這是一個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程度變態的父親。據他的同村人說,此人打老婆是一把好手,打跑了兩個老婆,都是為了逃命,不然能給打死。這不是變態?可恨,這個孩子他還不給老婆帶走。
這樣一個暴力傾向嚴重的人,不知道宋清輝如何評價?為這樣的人開脫責任,歸罪于社會,歸罪于應試教育,真的公道嗎?這個悲劇的發生,不但與急功近利的風氣無關,而且與應試教育也無關。
如果說與急功近利的浮躁風氣有關,如果說是應試教育的罪過,那么請問,那么多學圍棋的,其他家長怎么沒像他這樣?冠軍只有一個,全國輸了棋的孩子數不清,有哪個家長像他那樣暴打孩子?
所以,宋清輝把圍棋少年之死的責任,推給社會,推給應試教育,是完全錯誤的。這是他的同理心產生的偏見,是對應試教育的固執的偏見。這實際上充分說明,宋清輝對兒子之死至今沒有反躬自省。
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這話一般都是從正面理解,其實從反面理解也可以。從反面理解,學校教育即便有問題,也不是某個學生有問題的絕對原因,尤其在心理、道德教育方面,家長才是第一責任人。
大多數類似的悲劇,其實都是家長給孩子過大壓力導致的。老師固然希望學生成績好,但是家長無疑更希望自己孩子成績好。宋清輝應該明白一點,老師沒必要像家長那樣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