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響,賽終,第一屆女足亞冠決賽落幕,武漢女足奇跡般地逆轉奪冠!
拼了一整場武漢女足姑娘,經歷了主力門將受傷,被對方先進一球,在比賽常規賽補時階段最后以點球頑強把比賽拖入加時。并最終依靠點球大戰取勝!
在拉滿的劇情里,武漢姑娘在主場球迷激情的注視拿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拼勁,哨聲吹響的那一剎那,所有全場18715名球迷一起吶喊并激情慶祝!在這一刻,我們已經成為武漢女足歷史乃至中國足球歷史的一部分,而我們都很有幸成為親眼見證這歷史誕生的其中一員。
在這背后,屬于女足的商業故事,才剛剛開始。
文 / 莫空
大家在國內做過主場球迷嗎?再多加個限定條件,做過一個代表國內俱樂部或者國家隊打洲際比賽,且最后看著球隊沖進決賽的主場球迷嗎?
全場齊唱歌唱祖國,血液滾燙翻涌,熱淚盈眶,我們又一次可以大聲說出那句話,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女足!
這樣的感受,就降臨到了今年武漢車谷江大女足主場球迷群中。
ECO氪體攝于女足亞冠決賽現場
回看過去,從2017年起,女足歐洲杯已經擴展到16支球隊;2022女足歐洲杯決賽觀戰人數已經來到87192人,2023年女足世界杯決賽觀戰人數已經達到75784人;國際足聯認可的女足比賽觀眾人數紀錄為91648人;2022年4月在諾坎普球場舉行的歐洲女足冠軍聯賽,巴塞羅那女足對陣沃爾夫斯堡的決賽……
我們總會想象,這樣火爆的女足觀賽氛圍什么時候能出現在國內,讓中國的女性球迷,讓中國熱愛足球的女孩子們,再次走進現場感受女足不一樣的魅力。
好在,這個契機沒有讓中國女足球迷等待太久。
盡管從觀賽人數和現場觀賽氛圍來看,我們離發展更加順利的歐洲女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可2025年首屆女足亞冠決賽周落戶武漢,讓女足,讓中國女性體育再次走到了大眾舞臺前。
在此,我們借著女足亞冠的現場觀感,從產業化角度來聊聊關于女足亞冠之于中國女足,乃至世界女足發展的二三事。
女子亞冠,命途多舛
任何賽事從零到一都是不容易的,女足亞冠也不例外。作為首屆比賽,不論是線上宣傳科普的力度,還是線下的觀賽體驗,我們都能感受到第一屆女足亞冠走來的不易。
先來說說比賽的誕生。其「前身」是亞洲女子俱樂部錦標賽,首次提出于2018年,并在次年以循環賽的形式在亞洲東部賽區四支球隊——東京綠茵美萊莎、仁川現代鋼鐵紅天使、墨爾本勝利女足和中國江蘇女足之間舉行。
但很快,遇到了全球疫情,只得于2020年叫停。
2019年首屆女足亞冠聯賽轉播截圖
2021年該賽事重新恢復試點后,賽區又放在了亞洲西部,也是四支球隊參賽,但同時就沒有中國任何一家女足俱樂部的事了。
時間來到2022年,這一次亞洲女子俱樂部錦標賽更是坎坷。本著擴大賽事影響的初衷,計劃由七家俱樂部參賽,但約旦東正教女足俱樂部賽前退出了比賽,而后國際足聯因場外政治不當影響為由,暫停了全印度足球聯合會的比賽資格。
于是來自印度的喀拉拉邦戈庫拉姆女子足球俱樂部被取消資格,哪怕她們當時已經來到了比賽場地。
如此一來,本就捉襟見肘的參賽隊伍從七支變成了五支。最終東、西兩個賽區因為隊伍不平衡,并沒有進行最后的決賽,只是分出了亞洲東部和西部兩個冠軍——泰國亞洲學者學院隊和烏茲別克斯坦的索格迪亞納吉扎克隊。
接下來,2023年亞洲女子俱樂部錦標賽,邀請了來自亞足聯成員協會的八個俱樂部參加了比賽。這一年的比賽終于擴大為4支球隊分為2組,采用每組第一名晉級決賽的循環賽制。
但這其中幺蛾子仍是不少。原定于兩組東西賽區冠軍球隊之間還要進行一場決賽,然而不知何故亞足聯最初于2024年3月取消了該賽事的決賽,甚至到今天都沒有找到當時取消這場決賽的合理解釋。
在當時,浦和紅鉆女足俱樂部和日本女足WE聯賽發起聯合公告,引得大量浦和紅鉆女足球迷抗議。
好在最終亞足聯收回了這一荒唐成命,于2024年4月重新宣布了決賽賽程。最終日本浦和紅鉆隊以2-1擊敗了韓國仁川現代鋼鐵紅天使隊,奪得了實際意義上的第四屆亞洲女子俱樂部錦標賽冠軍,同時也是最后一屆亞洲女子俱樂部錦標賽冠軍。
2024年浦和紅鉆女足登頂亞洲
為什么是最后一屆呢?因為下一年,錦標賽就變成女足亞冠聯賽了。
剛剛起步的女子足球職業化
在講女足亞冠聯賽之前,我們不妨把眼光放到全世界,來看看洲際級別的女足俱樂部賽事,都發展到了怎樣的規模和水平。
女足歐冠聯賽,作為目前發展最好的女足俱樂部賽事,最初于2001-02賽季以歐洲女足杯(UEFA Women's Cup)的名稱舉行,到了2009-10賽季更名為女足歐洲冠軍聯賽(Champions League),與男子歐冠類似。
其中,里昂是這項賽事歷史上最成功的俱樂部,曾八次奪冠,其中更是包括了從2016年到2020年的五連冠。而巴塞羅那女足則是目前的霸主,曾于2023年擊敗沃爾夫斯堡,2024年擊敗里昂,兩度加冕。
就在我們的女足亞冠決賽舉行的夜里,在葡萄牙里斯本的何塞·阿爾瓦拉德球場,女足歐冠決賽也將鳴鑼開戰,對陣雙方將會是巴薩女足和阿森納女足。
歷史第二悠久的女足俱樂部洲際賽事,要算南美女足解放者杯了。
該賽事于2009年3月正式官宣,從最開始的每個成員國各有一支球隊參賽,到如今已經增加至16支參賽隊伍。今年2025年女足南美解放者杯將于阿根廷舉行,這已經是該項賽事的第十七屆。
年輕的非洲足球聯合會女子俱樂部冠軍聯賽(CAF WCL),于2020年9月12日才啟動。彼時剛剛經歷疫情動蕩,南非馬梅洛迪日落隊在開羅以2-0戰勝加納哈薩卡斯女子隊,奪得首屆非洲女足俱樂部冠軍。
今年2025年的非洲女子冠軍聯賽,剛剛從小組預選賽進入淘汰賽的階段。
非洲女子冠軍杯
再就是最年輕的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區女子足球冠軍杯,2024年3月12日才正式官宣,決賽也放在了2025年5月24日。首屆進入決賽的雙方是來自墨西哥的Tigres UANL女子隊,以及來自美國紐約的哥譚女子足球俱樂部。
而在國際上還有一項時間周期非常「短命」的賽事叫國際女子俱樂部錦標賽(IWCC),此前因贊助原因被稱為「Mobcast杯」或者「雀巢杯」。比賽首次于2012年11月在日本舉行,共有四支球隊參賽:里昂奧林匹克隊、堪培拉聯隊、神戶獅子隊和NTV貝萊薩隊。由于這項賽事只舉辦了三年,無論是參賽數量,還是辦賽規模影響都十分有限。
由此可以看出,世界女足是一項非常年輕的運動。其賽事的歷史,賽事的規則完善程度,賽事的周期頻率,還不說與男足比較,就是縱向放在女子體育職業化的發展匹配程度,都還是相對較低的。
不過隨著女性主義的發展浪潮,FIFA即將推出女足世俱杯,迎來新的紀元。
其實早在2021年5月,FIFA就計劃設立一項全球女子俱樂部賽事,其結構大致與男足的世俱杯一致。在曼谷舉行的第74屆國際足聯代表大會上,決定2026年初將舉行首屆女足世俱杯,共有16支球隊參賽,而且還將推出一個只有六支洲際冠軍參賽的小范圍女足杯賽。
但是很快這項世俱杯女足版就陷入困境,首屆賽事正計劃從2026年推遲到2028年。
說到底,還不是因為錢鬧的。
女足,叫好不叫座?
雖然近些年來我們看到女足贊助、估值、收視率等各項紀錄不斷被刷新,社交媒體粉絲數也呈指數級增長,可「錢」的問題依舊困擾著其發展。
BENCHMARKING的女子足球2024年度報告指出,女足一級聯賽的俱樂部平均吸引11.3個贊助商,到了二級聯賽贊助商平均下滑到4.6個,三級聯賽更是只有2.9個。
即便是第一梯隊的女足俱樂部會有來自金融、房地產或博彩等行業的支持,也大多是男子足球附屬或共有的產物,完全做到女足俱樂部成為獨立運營的成熟商業資產是相當少的。
圖源:glamour magazine
再來看女足俱樂部運營收入總結,世界范圍內一級聯賽的運營收入平均約140萬美元,二級聯賽平均約為88萬美元,三級聯賽平均20萬美元。僅僅就一級聯賽的俱樂部之間都存在巨大差異,只有六家女足俱樂部的運營收入超過1000萬美元。
在比賽日收入上,女足一級聯賽的平均上座率1713人明顯高于二級聯賽的平均480人和三級聯賽的380人,比賽日收入、商業贊助收入也遠遠高于二級和三級聯賽。這其中像英格蘭、美國、巴西、德國這種傳統強國又占了大頭,而像亞非國家女足聯賽尚且有很多尚未職業化的因素,就更談不上比拼上座率,比賽日收入了。
各個國家的女足運營都尚處在一個發展階段,到聯賽或者洲際杯賽運營層面上,這樣的問題只多不少。
像女足歐冠、南美女足解放者杯、首屆女足亞冠、首屆中北美加勒比女子俱樂部金杯賽尚且都還有非常規范的公告顯示出該項賽事有哪些企業贊助,而到了非洲足球聯合會女子俱樂部冠軍聯賽,贊助商介紹只簡單地寫了一句——本次錦標賽與其他主要的非洲足球聯合會比賽使用相同的贊助商。
對比相同洲際賽事男足賽事贊助商數量和金額,女足這項運動發展階段資金與商業獨立運營上的壓力更是明顯。
這樣的現狀,也使得女足這類洲際賽事往往有著一些「不安定的要素」——贊助商一旦合同到期不再投錢,也沒有新的贊助商和資金來源支持,這樣的女足洲際賽事就將面臨「斷供」的風險。就像世俱杯女足版推遲兩年進行也正是因為首屆賽事公布的計劃尚未確定主辦方、贊助商或電視轉播商等一系列事項。
但挑戰與機遇往往是相伴相生的,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當女足發展起步之時,賽事贊助也正處于藍海階段。
女足商業化,迎來變局
當全球市場轉向存量時代發展時,有些從零到一的突破就顯得格外珍貴。
2024年,女子精英體育將在全球創造12.8億美元的收入,其中足球將以5.55億美元的收入領跑時,這意味著女子足球的知名度的提升或比賽職業化標準的提高,更是標志著體育商業格局的根本性轉變。
以英格蘭女子超級聯賽(WSL)為例,其2023/24賽季的平均上座率飆升了31%。再看看西班牙女子足球甲級聯賽,不僅上座率有所增長,而且還涌現出像巴薩女足這樣一些實力雄厚的俱樂部,重塑了女子體育商業格局。
于是女足商業化進程中就有了除傳統的贊助之外,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組織或投資機構決定布局體育的,也把投資女子體育,投資女足作為發展新方向。
像Mercury/13和Kynisca Sports這樣的新興多俱樂部所有權集團正在帶來高額投資。這也就像美國投資者 Michele Kang在2024年英國《金融時報》舉辦的足球商業峰會上說的那樣:「MCO多俱樂部所有權模式是最能支持女運動員基礎設施的最佳方式,這種多俱樂部所有權發展模式對于女足發展來說是一種必需品,而并不是像男足那樣只是眾多投資中的一種選擇。因為還在初創的世界女足需要大量投資,只有這種多俱樂部統一集團管理,品牌打包的模式,能在資源上做到相對給女足發展新的機會。」
除了女足頂級賽事的吸引力外,還可以找到一些離我們更近的女足發展以及增量敘事的案例。
就像中國女足,在上一次成人洲際級別的賽會制比賽還是2010年的女足亞洲杯。當時中國足球正處于「掃黑連續劇」的第一季,使得所謂的中國之隊主贊助商位置空缺。直到開幕前一天,才舉行官方賽前新聞發布會,確定了國內知名企業燕京啤酒集團正式成為中國女足的贊助商,金額宣布為1500萬到2000萬。
也是在同一年九月,新飛電器成為了中國之隊的指定贊助商,不過這些都并非是給中國女足的專項贊助或資源。
當時間來到2022年也就是中國女足亞洲杯時隔16年再奪冠軍時,中國女足的贊助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
盡管專項贊助女足的品牌依舊寥寥無幾,且贊助體系也十分龐雜,但我們從官方的部分感謝文案中可以看到至少有都邦保險、華潤三九、蘇菲、生活家地板、小紅書、人人車,以及10年內投入10億元資金的支付寶等不同領域企業的身影。
當然,贊助情況是會隨著隊伍賽事頻率、戰績的變化而有起伏的。好比剛拿完女足亞洲杯時,中國女足的專屬贊助商一度達到了十家,像高級合作伙伴榮威;合作伙伴小紅書、金鑼、朗迪、新日、盼盼等等。而如今我們再打開足協官網,可以看到中國女足的專屬贊助,一共又只剩下了四家。
但與十五年前的女足亞洲杯時期縱向對比起來,中國女足專屬贊助的情況總體還是在向上發展。
就在上個月,亞足聯宣布與美的達成合作伙伴關系,美的將成為亞足聯俱樂部賽事官方全球贊助商。雙方將在2025-26賽季至2028-29賽季,與亞冠精英聯賽、亞冠二級聯賽以及女子亞冠展開緊密合作。
這在另一個層面上也映證了,女足的商業化雖然起步艱難,甚至可能還要跨越千難萬險,但不論是世界跨國企業集團品牌,還是中國的企業集團品牌,都已意識到女足是有商業化發展前景的。
所以當女足亞冠決賽哨音響起,當武漢江大女足的姑娘們喜極而泣擁抱在一起時,當我們作為武漢江大女足的主隊球迷有幸聽著國歌在首屆女足亞冠奏響,國旗升起時,當我們有幸作為主隊球迷跟隨中國女子足球再次走進歷史時,我們能想到的僅僅是鏗鏘玫瑰的又一次冠軍嗎?
當然不是。我們的女足現在所創造的歷史,商業化發展進程中遇到的良好的企業合作伙伴,都是為了女足發展和女子體育世界發展的光明未來。
我們總在說,足球是需要傳承的,那到底什么是傳承呢?曾經我們有孫雯、水慶霞等等傳奇,如今我們又有了王霜等新生力量。
圖源:ESPN
而中國女足的未來大概就在今天武漢體育中心看臺那些小姑娘們中了。這是需要我們共同創造并呵護的,不是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