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回來了,第七季,依舊黑得讓人脊背發(fā)涼,笑著笑著開始出冷汗。
目前豆瓣高達8.6分。
這一季有六集,集集獨立,但每一集都像是在說:“你以為自己在過日子?其實早就被科技安排得明明白白。”
最炸裂的是第一集。
開局就給你一個哲學命題:如果你愛的人成了植物人,你愿意用科技把她救回來嗎?
主角是一對夫妻,妻子車禍后成了植物人,丈夫咬咬牙,選擇了一種“免費治療”:把她的大腦上傳到云端修復,再下載回來。
聽起來像是賽博奇跡對吧?
但很快你就知道什么叫做“套路”。
“免費”的只是入門級體驗,后續(xù)維護得交月租,300美元起步。
如果你想讓老婆活動更自如、少掉線、別睡到一半“服務器維護”,那就得升級到800美元的尊貴會員。
更搞笑的是,老婆醒來后開始莫名其妙地說廣告詞,還在親熱的時候推銷潤滑劑。
這不是老婆復活,這是被科技劫持了!
看到這,我真的笑出聲來,又隱隱覺得可怕。
它不就是我們活生生的現(xiàn)實嗎?
看劇、玩游戲、送外賣……
哪一項不是從“免費”開始,然后用一堆升級服務把你捆到死?
以為科技是救命稻草,結(jié)果是消費陷阱的新殼子。
第三集則拍出了一個腦洞大開的“元電影”概念:演員走進虛擬片場,和AI演員搭戲,劇情可以實時生成。
導演一喊“開始”,AI自動演出,演員得跟上進度。
問題也就來了:真人沒法像AI一樣精準復刻演技、精確走位,一不小心就脫軌。
尤其是當女主慢慢發(fā)現(xiàn),這個“按劇本演”的AI搭檔,竟然在某些時刻跳出了設定,像是真有了意識。
于是原本的“劇情愛情”,變成了一個人類和AI之間的真情流露。
她們偷偷相處、共度時光,在一個沒有觀眾、沒有劇本的虛擬世界里,相愛了...
當一切結(jié)束,AI的記憶被徹底清除,女演員像是從一場深情的夢里蘇醒。
觀眾甚至比角色更崩潰,因為我們都知道:那不是假的,那是真摯的連接,是在這個冰冷算法世界里難得一見的溫度。
再說第五集,節(jié)奏最慢,但情緒殺傷力最大。
一個老頭,年輕時因為一場誤會和女友分手,多年后才得知她去世。
他用某種設備“走進”老照片,試圖回到過去。
他在照片里看到那個晚上她留給他的信,但怎么也撿不起來。
照片只是照片,他再努力也只是個旁觀者。
這一幕看得我鼻子發(fā)酸。
這個故事最打動我的不是懷舊情緒,而是這個老人終于承認了自己的過錯。
他年輕時脾氣差、自私、冷漠,把一段美好感情推得遠遠的。
幾十年過去了,他終于能再聽那首她寫的歌,再看清她的臉,也終于承認,錯的人,是自己。
整季《黑鏡》看下來,你會發(fā)現(xiàn)它比以前更“人”了。
以前的《黑鏡》,關(guān)注的是科技對人性的異化,比如社交評分、AI監(jiān)控、意識拷貝。
這一季更像在用科技設定,反過來講最普通、最真摯的情感。
就像那對植物人妻子的口香糖小彩蛋,酒店天花板上一塊多年來沒人清理的口香糖,成了他們愛情的小見證。
誰能想到,一塊口香糖讓我淚目?
而那些看似反烏托邦的設定,其實沒那么遙遠。
我們以為自己和科技還隔著一層屏幕,其實早就被圈在系統(tǒng)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