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報導:國際知名藝術家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全新沉浸式裝置《母親》(Mater)亮相斯福爾扎城堡龍達尼尼圣母像博物館(Museo della Pietà Rondanini),以光、聲與空間重構藝術體驗,對話米開朗基羅未完成的雕塑杰作《龍達尼尼圣母像》。
該作品由米蘭市政府支持,作為首屆米蘭國際家具展藝術項目及"米蘭藝術周"與"設計周"的橋梁,在Euroluce國際照明展年展現藝術與設計的跨界共振。
威爾遜以"未完成"為創作母題,在西班牙階梯醫院(Ospedale Spagnolo)空間中構建了一場多維度的感官對話。
裝置以愛沙尼亞作曲家阿爾沃·帕特(Arvo P?rt)的中世紀禱歌《圣母頌》為聲景基底,通過光影的流動性敘事,解構米開朗基羅晚年未竟雕塑中"懸置于物質與思想之間"的能量。
"當光成為空間的結構,寂靜便有了形狀。"威爾遜在創作闡述中強調,光不僅是技術元素,更是裝置的生命本體。
他回憶初見《龍達尼尼圣母像》時的震撼:"這座未完成的雕塑如同通向永恒的窗口,它迫使觀者以多重時空維度去感知。帕特的音樂與這件作品共享著同一種時空延展性——它們不解釋,只容納。"
展覽摒棄傳統敘事,通過光影的呼吸節奏與聲場的空間滲透,構建可供觀者投射個人情感的"沉思之境"。
作為米蘭設計周的特別項目,《母親》延續了2015年米凱萊·德·盧奇(Michele De Lucchi)在斯福爾扎城堡的先鋒實驗,將博物館空間轉化為"未完成美學的實驗室"。(供稿:米蘭國際家具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