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特朗普也沒料到,中方反制如此激烈,外媒:自食其果了!
在國際貿易的棋盤上,每一步棋都需謹慎落子,因為一旦走錯,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甚至導致滿盤皆輸。近年來,特朗普似乎熱衷于在關稅戰、貿易戰的棋盤上頻頻出手,試圖以這種方式遏制中國的崛起,并從中謀取利益。然而,他們似乎沒有料到,中方的反制措施會如此激烈,以至于某些關鍵商品的進口量出現了斷崖式下跌,這場博弈的走向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期。外媒也紛紛表示:自食其果了!
特朗普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對105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的關稅,隨后又宣布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鋁產品加征25%的關稅。這一系列舉措無疑是對中國經濟的直接挑戰,試圖通過提高關稅壁壘來限制中國在基建、汽車等領域的發展。疊加之后,我國部分輸美產品的稅率竟然高達50%,這無疑是對中國出口企業的一次沉重打擊。
然而,中國并不是任人擺布的羔羊。在特朗普宣布加征關稅的24小時內,中國商務部就迅速做出了反制措施。宣布將從2月10日起對部分美國商品加征關稅,包括玉米、小麥、雞肉以及棉花等農產品在內的商品將被加征15%的關稅,而對大豆、高粱、豬肉、牛肉、水果、蔬菜、水產品、乳制品等則加征10%的關稅,且不予以減免。這一反制措施不僅迅速且有力,直接擊中了美國的要害。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而中國則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2024年,美國農產品出口總額達到了1910億美元,其中24%進入了中國市場。中方此次的反制措施,無疑是對美國農產品出口的一次重大打擊。外媒報道顯示,美國中西部的大量農場面臨滯銷困境,主要農產品價格下跌,民眾怨聲載道。他們高呼“我們需要中國制造、中國市場”,這反映出美國民眾對于特朗普貿易政策的深深不滿。
特朗普可能原本以為,10%-15%的稅率只會“少量影響”中國的進口,然而他們顯然低估了中方的決心和反擊力度。最新的貿易數據顯示,近兩個月來,中國對美進口關鍵商品出現了顯著下滑。棉花進口量斷崖式下跌80%,出口量跌至1994年以來最低水平;大排量汽車進口規模銳減70%,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口量也縮減30%。這些數據無疑是對特朗普貿易政策的一次有力回擊,也讓他們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更令特朗普頭疼的是,中國還將美國10家實體列入了不可靠實體清單,將15家美國實體列入了出口管制管控名單。這一舉措進一步限制了中美之間的貿易往來,也使得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力大打折扣。特朗普原本希望通過關稅戰來打壓中國,卻沒想到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這場貿易戰不僅讓美國農民和企業家遭受了巨大損失,也讓美國的經濟陷入了困境。據統計,截至目前,美國的債務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7萬億美元,貿易逆差也持續走高。僅2024年,美國的貿易逆差就高達1.21萬億美元,相比2017年首次貿易戰時高了50%。這些數據無疑揭示了特朗普貿易政策的失敗和短視。
特朗普可能認為,通過打壓中國可以促使美國制造業回流,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許多美國企業都意識到,中國市場對于他們的發展至關重要。失去中國市場,意味著失去了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和潛在的增長動力。因此,特朗普的措施不僅沒有促進美國制造業的回流,反而可能加速了中國科技的發展和產業的升級。
在這場關稅戰、貿易戰中,中方表現出了堅定的決心和強大的反擊能力。我們愿意與世界各國進行平等、互利的貿易往來,但我們也絕不容忍任何形式的欺凌和壓迫。如果美國方面執意要打壓中國崛起的話,那么我們就只能奉陪到底。因為在這場博弈中,我們有著足夠的底氣和實力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