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印正在工作
人物名片
張萬印,男,視力一級殘疾,德陽市自強職業培訓學校校長,四川省盲人協會副主席,四川省自強模范。創辦德陽市自強職業培訓學校,累計培訓1200余人,就業率達80%,學校被評為“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聯合創辦“四川省善行盲人融合訓練服務中心”,累計培訓盲人1.5萬余人。受中國盲協、中國教科院委托,牽頭組織編寫中途失明者康復服務團體標準,填補國內相關方面空白,擔任德陽市政協委員期間,提交多份涉殘議案,積極維護殘疾人權益。積極從事公益事業,多次為偏遠地區醫療機構和盲人朋友捐款捐物。
“我做的事情不大,但很有意義,我會一直堅持下去,讓更多殘疾人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找到未來的方向。”在人民大會堂門口,張萬印胸前戴著大紅花,拍下一張照片留念。
眼盲不能阻擋前進的腳步
今年54歲的張萬印聲音洪亮,他5歲時因視神經萎縮致盲,聲音是他與世界最直接的聯系。
隨著年齡增長,經歷失明帶來的迷惘和痛苦后,張萬印意識到,只有自強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從那時起,張萬印便開始通過收音機學習知識,11歲時他進入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習,18歲考入長春大學特教學院針灸推拿專業,并先后取得醫師資格證和醫療按摩師資格證,“那時候我總覺得自己特別棒,能靠著自己考上大學,有點天之驕子的驕傲了。”
大學畢業以后,充滿信心的張萬印卻屢屢吃到“閉門羹”,“當時我想著回到家鄉,靠著自己的努力,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讓他沒想到的是,回到家鄉后,他被所有的醫院拒之門外。
無奈之下,他來到深圳一家盲人按摩店打工,一干就是三年。“我很快就干到了公司的前三名,很多人都認可我的技術,成了我的回頭客,我想這正是我認真對待每一位顧客的回饋。”張萬印說。
向更多殘障人士“授之以漁”
盡管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了不錯的成績,張萬印始終情系著千里之外的家鄉。
2000年,他帶著打工積蓄回到德陽老家,在那里開了一間盲人按摩店,純熟的技術和熱情的態度,讓他的回頭客越來越多,生活也逐漸有了起色。“不少視障朋友來找我,想跟著我學技術,我想既然他們愿意學,我為什么不教呢?”張萬印說,2003年,他主動向德陽市殘聯請纓,承擔部分盲人按摩的培訓任務。
于是,張萬印創辦了德陽第一家由殘疾人開辦的自強職業培訓學校和一家專門服務于盲人的專業性公益服務機構。培訓學校開設盲人按摩、皮具雕刻、電子商務等內容,如今已培訓的學員包括盲人、聾啞人、肢殘人、下崗職工,他們通過學習技術,有了自己生存的途徑。2021年,德陽市自強職業培訓學校被評為“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基地”。
為了更好地改善當地視障人士的生活,張萬印積極對接聯系,募集資金7萬余元,并帶領當地盲協開展盲人旅游、學電腦、聽電影等活動。不僅如此,在擔任德陽市政協委員期間,他撰寫了多份提案,為視障人士在社會生活中遇到的不便發聲。
“人的一生有勇氣才能自強,知責任才有擔當,懂感恩才會奉獻。”談及此番獲得全國自強模范的榮譽,張萬印表示,獲得這份殊榮是一種鼓勵,更是一種鞭策,“我會繼續用無畏困境、堅韌樂觀的精神和實際行動幫助身邊的殘疾人朋友,幫助他們一起走向更好的明天。”
【來源:四川殘聯、四川在線】
編輯|楊峻輝
主編|張玉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