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D打印機的嗡鳴聲中,剪紙藝術以另一種形態呈現在人們眼前,一位肢殘創作者目睹自己顫抖雙手完成的剪紙被轉化為3D作品不禁感慨:科技突破了身體的限制,為藝術呈現打開了新途徑。這是5月24日虹口區多倫路人生拼圖市集劇場活動的一幕,活動巧妙融合科技與傳統,展現了殘疾人從“文化參與者”向“藝術創新者”的轉變。
活動的“3D創新”攤位引得不少人駐足,志愿者將殘疾人創作的剪紙、掐絲琺瑯等傳統工藝作品進行三維建模,通過3D打印機實現藝術品的精準復刻。活動當天,在愛心義賣區任意消費可兌換3D打印殘疾人創作的生肖剪紙,也可以為愛心人士個性化定制,這種“消費即公益+科技體驗”的模式,賦予了傳統文化年輕活力,也使之更貼近大眾生活。
“彩虹里”的故事和云展覽館是活動當天的亮點,在線上線下展現了近年來虹口區殘疾人在文創過程中“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動人故事。“彩虹里”虹口區殘疾人文創空間自啟動以來,結合“海派、虹口、時尚、非遺、科技”五類元素已孵化出15款非遺系列4大款定制禮品。在市集義賣區,由彩虹里殘疾人文創空間、非遺工作室以及8個三陽機構等殘疾人創作的作品豐富多樣,通過展示與義賣讓殘疾人更融入社會,擴大社會影響力,營造全社會關愛殘疾人群體的氛圍。
活動現場同步啟動“申邊”助殘志愿服務隊招募,虹口區殘聯將持續構建“藝術價值轉化—科技場景落地—社會力量共創”的生態鏈,讓殘疾人真正成為文化創造的主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