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確實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還是有很多人認為特斯拉仍然技高一籌。這就來了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情況呢?
第一是消費者的慣性原因。特斯拉畢竟是純電動汽車的鼻祖。當特斯拉第一個將17寸大屏幕安裝在車內的時候,不知道震驚了多少人。
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一提起特斯拉,就會以為它是豪車,完全不顧特斯拉入門車型已降到20萬以內的現實,未來甚至特斯拉還會發布價格低到16萬元的產品。
第二是特斯拉的膽量太大了。比如特斯拉的fsd系統,一開始宣傳時候極為強大,但真正到了國內之后,各個車評人已經給出了答案,確實沒辦法適應中國的環境,或者說,當時確實言過其實了。
第三是馬斯克的個人能力給了消費者更強的信心。比如馬斯克希望讓人類登陸火星以及發展星鏈之類的,都讓人們看到了馬斯克的想法之多,夢想之大,這可是代表了當前人類的最高夢想。這種對馬斯克的崇拜,自然而然也會映射在特斯拉身上。
第四是特斯拉善于開創先河。比如特斯拉新車發布會時,馬斯克居然乘坐沒有方向盤,油門,剎車的車來到了會場,這更是帶給人們無比的震撼,以至于忽略了這車能不能量產的根本性問題。
第五是在電池方面,特斯拉做的確實不錯,特斯拉的4680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也讓特斯拉的續航里程看起來不會太過于虛標。哪怕是在冬天,也能保持不錯的純電續航。
第六是特斯拉擅長成本控制,不像國產汽車那樣喜歡堆一大堆彩電冰箱,大沙發之類的。特斯拉的車身結構采取了一體壓鑄的方式,極大節約了成本,同時又對內飾進行了毛坯化設計,把所有的錢都用來堆放馬斯克所認為的亮點配置上。
第七是特斯拉畢竟是美國品牌,除了少數和美國關系極差的國家之外,特斯拉的汽車可以賣到幾乎全球任何一個國家,而且也沒有太高的稅率,這讓特斯拉的海外布局極為簡單輕松。
當然國產車也不是沒有機會,因為我之前說的這7個理由,其實很多既是特斯拉的長處,也是特斯拉的短處。
最主要的還是國產汽車能放下吹噓思想。撲下身子來踏踏實實造車,用產品力來贏過對手并打造出真正的百年車企。到那時候,不可能有特斯拉存在的土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