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飛主任是濟南中醫肝病醫院的門診主任,從事肝病臨床以及科研工作近20年,在這二十年里,累積了豐富的治肝經驗,在肝病診療領域總結出了一套獨特的治療方案,不斷學習,將新技術新理念應用于臨床當中,將傳統中醫中藥與現代西醫相結合,抗擊肝病療效更顯著。
雖然現代醫學技術不斷進步發展,但中醫仍然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而且我國傳統中醫藥治肝迄今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老祖宗留下的藥方經過現代改良后仍在臨床上應用,足以見得中醫藥的重要性。田飛主任從事肝病診療20多年,從未停止過對中醫藥的研究,取中醫辨證施治、深入調理的精髓,與現代西醫新技術理念相結合,抗擊肝病更專業。
1. 肝功能
肝功能檢查是評估肝臟損傷程度的 “晴雨表”,重點關注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膽紅素等指標。ALT 和 AST 升高,往往提示肝細胞受損;膽紅素異常,則可能意味著肝臟代謝功能出現問題。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檢查需要空腹進行,前一晚應避免油膩飲食和熬夜,以免影響結果。
2. 乙肝病毒DNA
病毒量(HBV-DNA)直接反映乙肝病毒的復制活躍度。數值越高,肝損傷風險越大! 抗病毒治療的患者更要定期監測,評估藥物是否有效。
3、肝臟硬度值檢測
很多乙肝患者以為,只要肝功能正常就萬事大吉,其實大錯特錯!部分患者即使肝功能指標平穩,也可能存在肝纖維化甚至早期肝硬化。肝臟硬度值檢測通過無創方式評估肝臟硬度,數值越高,纖維化風 險越大。這項檢查建議每年至少做 1 次,尤其是病程超過 5 年、有家族肝癌病史的高危人群。
4. 甲胎蛋白
AFP是肝癌的早期標志物,尤其對乙肝患者至關重要!AFP>400 ng/mL時肝癌風險極高,需立即結合影像學排查。
記住:檢查并非越多越好,關鍵是抓住 核心項目,定期監測,才能科學管理病情!
田飛主任深知肝病患者所承受的經濟壓力,在診療肝病過程中,詳細問診,了解病史,中醫望聞問切,西醫精準檢查,明確診斷,再依據精準的檢測結果及患者體質,針對性制定中西醫結合的診療方案,在后續恢 復過程中,嚴密監測,合理調整方案及用藥,確保療效更大化,抗擊肝病不走彎路,規范化診治,在治病的同時,盡可能幫助患者節約資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