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園林的四季流轉、絲路駝鈴的千年回響、兵家智慧與和平哲思的交融、水韻風采與人文精神的共鳴……作為2025“時代交響——全國優秀樂團邀請展演”音樂會之一,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攜《和平之光》《江河湖海頌》兩臺音樂會亮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讓申城觀眾感受婉約江南風情。
率先奏響的《和平之光》由樂團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彭家鵬執棒,以《絲綢之路》拉開帷幕。作曲家姜瑩巧妙融合了阿拉伯音階與印度西塔爾琴演奏技法,樂團以張弛有度的節奏鋪陳出千年古道的滄桑與當代“一帶一路”的回響。隨后登場的交響詩《四季留園》由樂團委約作曲家王丹紅創作。作品以蘇州園林的四季變換為靈感,將東方美學中的“移步換景”轉化為音符的流動。音樂會節選其中三個樂章,觀眾仿若穿行于園林曲徑中,于聲部交錯間體悟“靜中生趣”的東方哲思。
指揮彭家鵬
樂團委約作曲家李博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而作的《和平之光》,將“和平”的東方智慧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當代理念交融。
新版民族交響套曲《江河湖海頌》委約唐建平作曲、葛遜作詞,在江南水系的脈絡中,奏響中華文明的波瀾壯闊。
二胡演奏家朱昌耀
《大江東去》以嗩吶的蒼勁與大鼓的轟鳴,描摹出蘇軾筆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磅礴氣象;《春暖江花》以昆腔吟詠江南春色。《長河如歌》中,笛笙引出運河兩岸的風情無限,強烈的戲劇性和交響性更凸顯出文人墨客、仁人志士的悲愴與感慨;《云水流波》里輕快詼諧的江南民歌《小九連環》基調交織,鋪陳出人民生活的歡欣愜意。
下半場,胡琴輪指滑音勾勒《湖岸風和》的悠然自得,嗩吶的勃勃生機在曲中暈開。朱昌耀在《水映星天》中以二胡說鄉愁,琴弓起落,樂隊以空靈的和聲加以襯托,絲絲愁緒彌漫在整個廳內……
成員平均年齡不足30歲的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是參演“時代交響”的樂團中最年輕的一支。樂團重視本土文化元素,作品融合了中西作曲技法。目前,樂團已委約創作了17部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
“時代交響——全國優秀樂團邀請展演”由中央宣傳部文藝局、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主辦,這是全面展現我國交響樂與民族管弦樂近年來的發展成就的國家級重要藝術活動,這也是樂團第二次受邀參演。據悉,此次兩臺音樂會近期將在央視音樂頻道播出。
原標題:《時代交響|在《和平之光》中聆聽東方哲思,蘇州民族管弦樂團探索新路徑》
欄目編輯:江妍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朱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