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趙季平與第二任妻子張寧佳)
趙季平是蜚聲海內外的作曲家,為《黃土地》《紅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紅燈籠高高掛》《霸王別姬》《大話西游》《水滸傳》《大宅門》等影視劇創作的音樂作品,影響了幾代觀眾。
他創作的《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好漢歌》《想起老媽媽》《陜北是個好地方》等歌曲,被歌迷廣為傳唱。
趙季平與結發妻子孫玲的婚戀感人催淚,2002年孫玲不幸因肺癌離世,趙季平心碎地抱著妻子的骨灰回西安下葬。
趙季平喪妻后,沉浸在痛苦和悲痛中。一年后,一個叫張寧佳的離異女子主動走進了他的生活……
千里追愛有淚有痛
(趙季平)
“細品名人”在全國一家知名媒體做編輯記者時,在北京面對面采訪過作曲大師趙季平老師。后來,“細品名人”還在昌平區面對面采訪了趙季平的兒子趙麟,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父子倆低調謙和,人品藝品俱佳,給“細品名人”留下了良好印象。
趙季平祖籍河北束鹿(今辛集),1945年出生于甘肅平涼,家里共有兄弟姐妹6人,他在家排行第四。
趙季平的父親趙望云有過兩次婚姻,發妻權氏病逝后,趙望云與趙季平的母親再婚。
(趙望云與4個兒子合影)
(趙望云國畫作品)
趙望云是陜西長安畫派的奠基人,擅長創作山水、人物、原野風光,與徐悲鴻、齊白石齊名。趙望云多才多藝,酷愛京劇、豫劇、秦腔,并拉得一手好京胡。耳濡目染中,趙季平迷上了音樂。
1957年,趙望云被打成“右派”,被下放到農村摘棉花。同年,12歲的趙季平考入西安音樂學院附中。因為有個右派父親,趙季平沒有被錄取,只得進入一所普通中學讀初中。
初一時,趙季平就創作了一首反映校園生活的組歌,被同學們傳唱。
1961年,趙季平初中畢業后,考入西安音樂學院附屬高中。三年后,趙季平又考入西安音樂學院讀本科,學習作曲、演奏二胡、打擊樂。
(趙季平的母校)
大學期間,趙季平愛上了大提琴專業的孫玲。她身世凄苦,一出生就沒見過父親。
孫玲1949年8月3日出生于成都,比趙季平小4歲。孫玲的父親在國民黨部隊當過政治教官,解放前夕投誠了,后被判死緩。
孫玲還在母親肚子里時,父親就被押解到青海德令哈勞改農場,1974年病逝。
孫玲的父親是西安人,母親是醫生。父親去青海后,孫玲跟著母親來西安投奔奶奶。
孫玲是“黑五類”,在學校備受歧視,但趙季平尊重她愛慕她,主動與她接觸。
(孫玲)
孫玲覺得自己沒前途,沒想過談戀愛。趙季平告訴她:我的處境并不比你好,我爸以前被打成“右派”,現在又被扣上了“封資修”“黑畫家”的帽子呢。
相同的身世,讓孫玲對趙季平有了幾分熱情,大三時兩人確定了戀愛關系。
特殊年代里,學校經常停課,學生們還出去串聯,因此趙季平與孫玲一直拖到1970年才大學畢業。
趙季平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陜西戲劇研究院工作,孫玲被分配到偏遠的宜川縣文化館。在這里大提琴根本用不上,好心的縣革委會主任對孫玲說:你到我們這里是屈才了,你如果能找到接受單位,我們不會阻攔你調走。
(宜川縣文化館)
孫玲的姐姐是貴州遵義文工團的鋼琴演奏員,孫玲給姐姐寫了一封信,問那邊要不要人。
姐姐向領導請示后,在信里告訴孫玲:我們這邊需要一個拉大提琴的,你可以考慮過來。
不久,孫玲辦好了調動手續,進入貴州遵義文工團擔任大提琴演奏員。
趙季平在西安,女友孫玲遠在貴州,兩地路途遙遠,想見一面很難。趙季平四處奔走,想將孫玲調回西安,可始終找不到門路。
1971年,孫玲患上了肺結核,瘦得不到70斤。趙季平坐火車趕赴遵義,將孫玲接回西安治病。
孫玲的心情很糟糕,含淚對趙季平說:你在西安條件好,我在偏僻的遵義,身體又不好,會拖累你的,你應該在西安找一個更適合你的女朋友。
趙季平哽咽著說:今生我就認你,接受不了其他女孩。孫玲在西安治療半個月后,趙季平將她送回遵義。分別時,兩人抱頭痛哭。
趙季平替孫玲檫干眼淚:答應我,你別找其他人好嗎?孫玲點了點頭。
趙季平的父母和姐姐不贊助他找一個患肺結核的女朋友,姐姐給趙季平介紹了一位音樂老師,安排他去相親。趙季平說:我有女朋友了,不會與其他人見面。
趙望云(1906年-1977年03月29日)作畫照片
趙季平找到省文化小組的領導,要求將孫玲調到西安來,否則他就去遵義文工團。
陜西戲劇研究院還指望趙季平將樣板戲移植入秦腔,領導害怕他走,同意接受孫玲。
趙季平連忙坐火車趕赴遵義,將喜訊告知孫玲。趙季平的癡情和執著打動了孫玲,她哭得不能自已。
當時很多情侶一方分配在大城市,另一方分配去邊遠地方,前者就會提出分手。而趙季平始終不離不棄,這份真情難能可貴。
1972年初,在趙季平的努力下,孫玲被調入陜西省歌舞劇院,任大提琴演奏員。
抱著妻子的骨灰回西安下葬
(趙季平夫婦與兒子趙麟)
1972年5月24日,趙季平與孫玲在西安組建家庭。單位給趙季平分了一間婚房,只有10來平米。
新婚第二天,孫玲就悄悄買回一板車蜂窩煤,然后又一塊塊碼在了門口。
趙季平下班回來后,見到這一切特別感動,覺得妻子是過日子的好女人。
1973年正月初七,趙季平與孫玲的兒子趙麟在西安降生。那時還沒有推行計劃生育,他們可以生二胎甚至三胎。但趙季平不忍讓妻子吃太多的苦,便只生了趙麟這一個兒子。
1978年,趙季平進入中央音樂學院深造,孫玲將工作、兒子、家庭三副擔子一肩挑。
趙季平全家福(攝于上世紀70年代末)
求學期間,單位只給趙季平發點生活費,他經常不夠用。孫玲還要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擠出一些錢寄給丈夫。
1980年,趙季平學成歸來,繼續在陜西戲劇研究院工作。此后,趙季平的事業進入黃金期,相繼為《黃土地》《紅高粱》《大閱兵》《野狼谷》《菊豆》等一系列影片創作音樂,引起巨大的反響。
他創作的歌曲《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紅遍全國。
1991年,趙季平擔任陜西歌舞劇院院長,成了孫玲的直接領導。為了避嫌,一些重大演出孫玲主動不參加,將機會讓給同事。
趙季平經常出去采風,一走后就是半個月,孫玲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面臨著困難,她獨自面對。
趙季平一回家,孫玲會提前將丈夫愛吃的牛肉燉好,將面搟好,給他做美食。享受著妻子細膩的愛,趙季平很知足。
兒子趙麟遺傳了父母優良的藝術基因,從小學鋼琴,都是孫玲風里雨里接送兒子。
(青年趙麟)
趙麟去北京、上海等地比賽,也是孫玲陪同前往。其實孫玲也有很多發展的機會,她可以去音樂學院深造,也有商演找她。為了支持丈夫,培養兒子,孫玲將機會放棄了。
1992年,趙麟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后他留在北京工作,在北京昌平區創辦了自己的音樂工作室。
2001年,孫玲經常咳嗽、胸悶,還伴隨著低燒。趙季平陪著她去北京做檢查,孫玲被確診為肺癌晚期。
趙季平覺得天塌了,含淚四處為妻子聯系醫院。他帶妻子在北京、山東等地都治療過,但沒能阻止癌細胞在孫玲體內惡化。
(趙季平與妻子孫玲)
孫玲在山東一家醫院接受了病灶切除手術,身體狀況有所好轉,趙季平四處給妻子買新藥。
倪萍是趙季平的好朋友,也給孫玲買過新藥。2002年,癌細胞擴散到孫玲的骨頭里,趙季平將妻子送到北京的中日友好醫院接受治療。
孫玲全身都疼,大夫給她注射杜冷丁止痛。趙季平一直在醫院里守護妻子,看著妻子備受折磨,他心如刀割。
2002年8月19日,孫玲不幸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病逝,年僅53歲。
8月24日,孫玲的遺體在北京火化后,趙季平心碎地抱著妻子的骨灰回西安下葬。
比他小18歲的二婚妻子主動找上門
(趙季平藝術照)
曾經孫玲是趙季平最堅強的后盾,妻子走了,趙季平的生活變得雜亂無序。他吃飯有一頓沒一頓,經常失眠,一個多月就瘦了10多斤。
趙季平不敢進臥室,一看見墻上妻子的遺照他就會流淚。
2003年春天,趙季平創作的民族交響樂《和平頌》,在南京文化中心大劇院上演,引起巨大的反響。趙季平坐在觀眾席上聽,想起天堂里的妻子,淚如泉涌。
趙季平的好朋友張堅來南京欣賞趙季平的作品,他見趙季平情緒低落,說要給他介紹一個女朋友。
張堅也是作曲家,在成都軍區戰旗文工團擔任領導。他認識一位名叫張寧佳的川劇演員,她性格和人品都很好,張堅準備將兩人撮合到一起。
趙季平并沒有將此當一回事,覺得兩人相隔這么遠不現實。哪知2003年秋天,趙季平正在西安家中聽音樂,有人敲他的家門。
趙季平拉開門一看,是一位模樣俊俏的陌生女子。他納悶中,對方自報家門:我叫張寧佳,是張堅給你介紹的女朋友。
趙季平趕緊將張寧佳迎進家門。交談中,趙季平得知張寧佳比自己小18歲,離過婚,身邊有一個女兒。
(趙季平與張寧佳)
趙季平覺得兩人年齡相差太大,不合適。張寧佳很直接:我會照顧好你的生活,讓你一心一意創作音樂。
再婚是大事,趙季平說要考慮一段時間。張寧佳返回成都后,趙季平給兒子兒媳打電話,征求他們的意見。
兒子兒媳很孝順,表示趙季平做什么決定他們都支持。
盡管如此,趙季平還是有顧慮,擔心女方動機不純,沒有與張寧佳聯系。張寧佳崇拜愛慕趙季平,多次從成都給他打電話。
(張寧佳)
2004年,張寧佳再次趕到西安,給趙季平做飯,幫他收拾家務。單身的趙季平確實需要一個知冷知熱的人照顧,便與張寧佳談起了戀愛。
2005年,張寧佳從成都新都川劇團調入西安音樂學院任教,她的女兒婷兒也來到西安讀中學。
趙季平思想傳統,一直要等妻子去世三年才肯領證結婚。張寧佳尊重他的決定,直到2006年,趙季平才與張寧佳領取了結婚證。
張寧佳雖然比趙季平小18歲,但從不以小妻子的身份,向趙季平要溫暖要關懷。她很能干,承包了家務,變著法子給趙季平做美食。
(趙季平與著名導演張紀中合影)
趙季平在痛失結發妻子后,又在再婚中找到了幸福。這時趙季平已經是享譽海內外的作曲家,除擔任西安歌舞劇院院長外,他還擔任陜西省文聯主席等多種社會職務。
但趙季平的工資只有2000多元,沒有津貼,比他的司機工資還低。趙季平是在省文聯拿工資,應該是某個環節出了問題,他從沒去查。
趙季平再婚后,張寧佳替他處理這件麻煩事,她在家里寫好申訴材料,然后去相關部門找人。經過一年多奔波,趙季平的工資調上去了,并將次前幾年的工資也補發了。
趙季平與孫玲的兒子趙麟也是小有名氣的作曲家,為《芳華》《三槍拍案驚奇》《和你在一起》《一聲嘆息》《人間四月天》等一系列影視劇創作音樂作品。
(趙麟擔任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音樂總監)
趙麟的女兒趙珈婧云2005年出生,5歲學鋼琴,8歲改學豎琴。小學畢業后,趙珈婧云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豎琴專業。
畢業后,趙珈婧云又進入美國胡桃山藝術高中學習豎琴與戲劇表演。期間,她為電影《白鹿原》演唱的《片頭曲·童謠》,深受歡迎。
趙珈婧云還多次參加央視的演出,并在法國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扮演“朱麗葉”。
2022年,趙珈婧云考入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爺爺趙季平和父親趙麟為她設計好未來:畢業后當一名當專業歌手。
(趙珈婧云)
(祖孫三代同吃音樂飯)
趙季平是兒子和孫女的驕傲,兒子和孫女也是趙季平的驕傲,一家三代都吃音樂這碗飯,且各自輝煌,在音樂圈傳為美談。
2025年5月,趙季平已經80歲了,進入耄耋之年。而他的二婚妻子張寧佳才62歲,夫妻倆年齡差距很大。張寧佳沒有嫌棄趙季平,在她的心目中,趙季平不僅是她的丈夫,還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藝術家,張寧佳發自內心地要把趙季平的晚年生活照顧好。
首發作品,抄襲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