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業廢水搖身一變成為生態魚塘的水源,化工行業 “高污染、高能耗” 的刻板印象被徹底擊碎。近日,在 SAP 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多方協作下,一場別開生面的「希望工程?數字人才培育計劃」企業參訪活動,在福華化學展開,為成都多所高校、高職師生打開了一扇通往化工行業前沿的大門,也引發了教育如何接軌產業脈搏的深刻思考。
福華化學作為全球農化企業前20強,是一家以礦產資源開發為基礎、覆蓋化工全產業鏈的全球綜合性化學品企業,還榮獲“綠色工廠”“無廢企業”等標桿稱號。
走進企業園區,綠樹成蔭的環境、智能中控室里實時跳動的數據,無不彰顯著其 “數字化+綠色制造” 轉型的卓越成效。尤其是“廢水養魚”生態閉環的實現,通過膜分離、生物降解等技術,將工業廢水深度凈化至漁業養殖標準,令人驚嘆不已。
此次參訪,不僅讓師生們親眼見證了福華化學在化工行業的全新面貌,也為教育領域帶來了諸多啟示。對于大學教育而言,福華化學的實踐為學科建設和科研方向提供了新思路,促使理論研究與產業實際需求緊密結合,讓學術研究更具現實意義。而對高等職業教育來說,更是一次突破性的實踐。長期以來,高職院校在與國際大型企業合作方面存在短板,此次活動讓教師們得以近距離接觸行業前沿技術與管理模式,認識到調整課程設置、加強數字化等相關課程建設的重要性。
在與福華化學企業管理層的交流中,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分享了自身經歷,解答了師生們關于行業發展和職業規劃的困惑,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投身工業界、探索化工新領域的熱情。福華化學副總經理羅曉明的分享,更是讓大家看到了化工行業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廣闊前景。
這場教育與產業的深度對話,恰似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老師們表示,將以此次考察為契機,引入企業實際案例與項目,培養學生跨領域的知識與技能,跳出傳統教育模式,注重學生通用能力與核心素養的提升,為社會輸送適應時代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相信在教育與產業的共同努力下,福華化學未來將有更多創新人才涌現,推動化工產業綠色轉型,書寫行業發展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