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附近是否隱藏著危險的小行星?
天文學家發現20顆與金星共軌的小行星,實際數量可能更多。圖為金星。
近日巴西圣保羅大學的Valerio Carruba在《天文與天體物理學》期刊發表了一篇論文,稱存在著一批與金星共軌的小行星,它們不容易靠近金星,卻有更大的可能與地球相撞。
研究人員稱,目前已知有20顆這樣的小行星。它們中如果有直徑超過140米,和地球距離在0.05天文單位以內的個體,便可被視為對地球有潛在威脅。
這些小行星中僅有1顆軌道偏心率低于0.38。擁有高偏心率軌道的小行星有機會到達地球更近的地方,更容易被發現,因此可能存在大量偏心率低的小行星尚未被發現。
要想評估這些小行星是否對地球構成威脅,其難點在于共軌天體的軌道存在不可預測性。研究人員稱,與金星共軌的小行星軌道高度混沌,其所謂“李雅普諾夫時間”長達150年。
“李雅普諾夫時間”指的是因混沌動力學而導致軌道無法預測的時長。數值為150則意味著我們無法通過單次觀測預測其軌道在150年后的變化。
研究人員在計算機中用了26顆軌道特性各異的小行星進行了模擬。他們將這些小行星的軌道與太陽系行星軌道整合在一起,加速模擬運行了3.6萬年,以此檢驗是否有小行星會靠近地球。
結果顯示,軌道偏心率小于0.38(軌道平面低傾角時這個數值更大)的金星共軌小行星可能會與地球發生碰撞。
從地球表面觀測這些小行星具有相當大的難度,主要原因是有太陽眩光的干擾。僅當這些小行星已經抵達距離地球極近的位置時,現有望遠鏡才有極為短暫的觀測窗口。
研究人員稱,最有效的解決方案,是向金星軌道發射探測器,背對太陽進行觀測。
已知小行星中有一些具有相當高的撞擊地球概率。如果一顆直徑超過150米的小行星與地球相撞,其釋放出的能量可相當于數百萬噸TNT。
太陽系大部分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間的主帶,但部分與行星共軌(如木星的特洛伊小行星群)。天文學家最近又發現了許多與金星共軌的小行星。這些小行星可能會對地球構成威脅。
參考 The invisible threat: assessing the collisional hazard posed by the undiscovered Venus co-orbital asteroids https://arxiv.org/abs/2505.15968 Is Venus Hiding Dangerous Asteroids?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articles/is-venus-hiding-dangerous-asteroid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