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5日訊(山東臺綜合廣播)陜西省安康市白河縣茅坪鎮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為突破口,通過“社區工廠+黨建引領”雙引擎驅動,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鋪就“家門口就業”的幸福路。截至2024年底,鎮上新建社區工廠2家,累計提供就業崗位120余個,成為破解搬遷群眾就業難題的“金鑰匙”。
(圖為:茅坪社區村址)
全鏈條產業筑牢就業根基
茅坪鎮以毛絨玩具產業為核心,通過“鴻雁經濟”激發本土能人創業活力,以“歸雁經濟”招引優質企業落戶。2020年從江蘇引進的安康攀昇源工藝品有限公司,占地4300平方米、擁有150臺數控縫紉機等先進設備,滿負荷生產可提供300余個崗位。企業創新“總部工廠+扶貧車間+家庭作坊”模式,下設1個分廠、20家家庭作坊,帶動200余名群眾實現就近就業,形成“產業進社區、就業到家門”的良性循環。
(圖為:茅坪鎮攀昇源毛絨玩具總部工廠)
(圖為:攀昇毛絨玩具廠生產車間)
精細治理擦亮黨建品牌
茅坪社區作為容納8392名常住人口的搬遷重點社區,以黨建引領織密基層治理網絡。社區黨總支部劃分33個網格,覆蓋12個村民小組,134名黨員在就業幫扶、技能培訓等領域發揮先鋒作用。2023年,該黨組織成功創建為市級“六好雙優”五星級易地搬遷社區黨組織,為2563戶搬遷家庭構建起“穩得住、能融入”的服務體系。
(圖為:茅坪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衛生環境整治提升志愿服務)
社區工廠破解留守難題
針對搬遷群眾“就業顧家兩難”痛點,茅坪鎮以社區工廠為抓手,將生產線嵌入居民生活圈。茅坪社區的安康攀昇源工藝品有限公司,有著集設計研發、生產加工、銷售配送于一體的全鏈條布局,不僅為留守婦女、中老年群體提供靈活就業崗位,更通過“家庭作坊”模式實現就業覆蓋到戶。目前,社區工廠已成為搬遷群眾增收的重要渠道。
(圖為:茅坪民俗藝術團在活動廣場表演舞獅)
茅坪鎮通過“產業扎根社區、服務貼近群眾”的創新實踐,走出了一條以就業穩民心、以黨建聚民力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隨著毛絨玩具、電子線束等產業鏈的持續完善,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美好愿景正加速實現。下一步,該鎮將深化“歸雁引智”工程,為秦巴山區易地搬遷后扶工作提供更多鮮活經驗。
#秦巴新綠漢水潮聲# #廣電融媒體高質量發展陜西采訪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