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wǎng)·閃電新聞5月23日訊(山東臺綜合廣播)雖然漢中只是個四線城市,但是但放眼中國歷史,誰也無法忽略漢中。漢字、漢服、漢人、漢族,漢中可以說全世界漢人的老家。漢中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fā)祥地,漢高祖劉邦就是從這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后而問鼎天下、開創(chuàng)漢王朝。這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保存著諸多人文古跡。國家一級博物館漢中市博物館更是不能錯過的熱門打卡地。
漢中市博物館館藏文物12000余件,其建筑主要依托古漢臺原有建筑風(fēng)格和布局,由自南而北逐級升高的三個院落組成。自20世紀(jì)70年代開始,相繼修建了石門十三品展室,棧道陳列展室,東西華亭,北大門仿古建筑群,重修了望江樓、桂蔭堂,整修了庭院園林。形成了以明清建筑為主的園林式風(fēng)格。
古漢臺是劉邦被西楚霸王項羽封為漢王時在漢中的行宮,又名七星臺,是以人工夯土修建的具有典型秦漢模式的高宮廷臺建筑。臺高7米,有三個臺階。宋代以后,古漢臺成為漢中府署的后花園。
望江樓就是南宋時修建的天漢樓,位于古漢臺的最高處,具有南宋建筑風(fēng)格。
漢中市博物館擁有8個展廳,陳列面積近2000平方米,博物館基本陳列有《道教造像精品陳列》《佛教造像精品陳列》《漢中近代革命文物陳列》《石門十三品陳列》《褒斜棧道陳列》。重要展品有:石門十三品,石門十三品是分布在古褒斜道褒谷石門隧道及其南北山崖間的十三方摩崖石刻總稱,20世紀(jì)70年代因漢中興建石門水庫,將其鑿遷至漢中市博物館保存并成為鎮(zhèn)館之寶,它們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濃縮了這座城市的千年歷史。其中最重要的是最后一進(jìn)院落“漢臺碑林”的兩大展廳,其內(nèi)便珍藏著曹操唯一的傳世真跡“袞雪”。
#廣電融媒體高質(zhì)量發(fā)展陜西采訪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