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民進黨當局強關核電廠造成電力供應嚴重不足,其“非核家園”政策實施不到一周,臺中火力發電廠幾乎“火力全開”,甚至一些已經退役的火力發電廠也偷偷重啟。有媒體稱,寶島如今變成了“火燒島”。
據臺灣《中國時報》5月25日報道,第三核電廠(核三)停機后,臺灣進入“非核家園”。高雄興達電廠3、4號燃煤機組近日重啟發電,引發爭議。調查發現,今年興達電廠3號機曾在4月7日—8日、4月20日—22日、5月21日—23日開機發電,合計使用122小時;4號機組發電時間則為4月20日—24日、5月21日—23日,合計使用162小時。而已經退役的高雄大林電廠5號燃氣機組今年發電時間為4月22日,合計使用12小時。此外,大林電廠5號機退役后連續3年重啟發電,分別是2023年開機4小時、2024年合計162小時及今年4月12小時,而民眾卻毫不知情。
臺電發言人蔡志孟稱,大林電廠5號燃氣機組確實在2022年已經退役,目前作為緊急備用機組,只要達到啟動條件,也就是備用容量率低于6%時,系統就會通知廠內人員,請示主管許可后以人力方式啟動機組。他辯解說,大林電廠5號機這幾次啟動發電都是為了讓整體供電系統更穩定,而非缺電。
高雄市議員陳麗娜怒批,電力供應出問題,已退役機組重新運轉會產生大量污染,未來空氣污染勢必越來越嚴重。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稱,近期島內各地頻傳停電,臺電雖以“小動物踩電線”搪塞原因,但民眾心知肚明,用電早已吃緊。賴士葆提到,隨著夏季用電高峰來臨,若頻繁跳電,不僅影響民生,更會沖擊產業鏈。
臺媒稱,“火力全開”也填不完“非核家園”的坑。高雄、臺南、臺東等地近日接連發生停電事件,民眾難忍夏日悶熱,罵聲連連。島內媒體人趙少康說,以往臺電每年至少賺四五百億元(新臺幣,下同),但到去年年底,臺電累計虧損已超過4200億元,以后每年或要當局補助1000億元才能渡過難關。
有分析稱,處理核電產生的廢料本是技術問題,卻被民進黨操弄成“反核等于進步”的意識形態斗爭。民進黨在推動“非核家園”過程中投入巨額資金,催生了大量貪污、權錢交易現象。過去一年間,臺南市前議長郭信良,民進黨籍前民意代表、臺鹽實業前董事長陳啟昱等相繼因涉案被查。今年年初的一項調查顯示,73.6%的受訪者支持將臺灣核電廠的服役時長從40年增加到60年。
值得關注的是,臺灣核電歸零之際,風電產業又遭遇致命一擊。臺灣天力離岸風電公司22日發布消息稱,其主要客戶丹麥維斯塔斯集團由于經營策略考慮,確定退出臺灣離岸風電市場,不再向天力風電提出葉片制造需求。臺媒直言,作為全臺唯一的風機葉片制造商,這無疑是對臺灣風電產業的一記重擊。
聯合國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2020年煤炭與天然氣分別占全球碳排放的45%和22%。臺灣“火力全開”的代價,是每年數千萬噸二氧化碳的額外排放。有島內醫生稱,包括肺癌在內的多種疾病都與空氣污染有關,且臺灣中央山脈導致空氣污染不易排出,當局應正視“非核家園”背后的民眾健康問題。
“立委”王鴻薇批評,臺灣進入“非核”時代,電力明顯不足,火力發電占比超過九成,發電變得“又臟又貴”。臺灣前立法機構法制局局長陳清云發文痛批民進黨當局,核三停機后,火力發電占比暴增至92%,燃煤、燃氣日夜焚燒,PM2.5飆升,中部空氣污染惡化,民眾怨聲載道。更諷刺的是,原本用來替代核電的綠能政策,竟淪為政商勾結的貪腐溫床。(陳立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