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到六一兒童節了,又到了一年級小學生入選少先隊的時間。因此,這段時間,關于首批入選隊員的評選及名額分配的話題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就在今天中午,我家孩子的班主任公布了第一批入選的孩子名單,我家若蘭高積分入選(記住這個詞,后面我會詳細講)!
我發了一條動態,分享了這個好消息,于是大數據就給我推送了一堆“孩子入選少先隊”的相關話題,大部分都在討論評選規則是否公平,評選過程是否有貓膩這類的。
比如這位題主就提出了疑問:現在一年級入少先隊是否以班主任的喜好來決定的呢?我們一個班選二十個小朋友。不只是我家的小孩還有其他的小孩成績在班級里前二十名的孩子很多都沒有資格入少先隊。入選的除了個別幾個公認的優秀。大部分是什么家世煊赫或者家委成員要不然就是有特長去表演之類的孩子。。。又或者班主任特別重視的,這樣意義在哪里?
下面的評論區,也是一溜的在附和,都在說自家的孩子是如何如何的優秀,不是年級前三就是班級第一,老師就是不讓自家孩子入隊;家委家的孩子是如何如何的調皮搗蛋,都被優先內定了;或者就是自己不給老師送禮討好,自家孩子就被針對,入選的孩子的家長是如何如何的溜須拍馬討好老師... ...
入選少先隊是一年級小學生的重要事項之一,按規定第一批是擇優入隊,第二批則是全員入隊,所以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希望能夠第一批入選。但是,第一批能夠入隊的名額是有限的(一般是班級總人數的30%),哪些孩子能夠爭取到第一批入選,評選的標準又是什么呢?
之前總是有家長說,第一批入隊名額都是給家委會成員的孩子的(上面提問的那位題主也是這么認為的,且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我家是沒有老人幫忙的雙職工家庭,我和若蘭爸爸根本沒有時間精力去參與孩子學校的事情,加上我們本身都是比較社恐的性格,除了每學期的家長會,我們根本不會去學校,和老師及其他家長也基本上無交流。
不過,好在孩子爭氣,班主任及各科老師也都把孩子的努力和表現看在眼里。孩子入學第一周就被選為班長,第二周就被指定為早讀領讀員,然后又被推選為各個學習小組的小組長。班主任夸若蘭是她的得力小助手,同學家長也時常主動跟我說若蘭是同學們的好榜樣,若蘭和同學之間更是相處的融洽友好。
這次的少先隊入隊評選,若蘭是勢在必得,早早的就把相關考核內容(比如:六知六會一做)背得滾瓜爛熟,敬禮宣誓等更是對著鏡子練習了好多遍。我雖然對若蘭有信心,但還是有一點點擔心。畢竟我們對孩子學校的事情參與的真的太少了,真的是一點力都沒有出過的。相比那些家委會成員以及其他比較積極的家長,三天兩頭的去學校當義工,出力出錢,我自己都覺得沒底氣和人家比。我其實沒那么在意若蘭能否第一批入選,但我擔心孩子無法理解大人的那些彎彎繞心思,如若落選,會比較失落。
不過,老師很快就把我的擔心解除了。老師直接在家長會上說,我們學校的少先隊評選采用的是積分制,孩子最后能否入選,全憑積分排名決定。積分包括5個方面:
第一部分為獎狀積分,就是平時孩子們的各種考試或者比賽的成績,根據不同級別的獎狀,按照對應的等級積分;
第二部分為紅星臺積分,這個是孩子的日常表現,根據每一項的統計結果,每周滿足條件且排名前三的孩子得一顆星;
第三部分為學生互投,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投票給他認為可以入隊的同學(每個孩子有3票);
第四部分為入隊知識(老師在家長會當天已經把鏈接發給家長了)考核成績,學生考幾分則積幾分;
第五部分為各科教師選優,每科教師有3票(注意,是每一科老師,包括體育、勞動等學科,每一個老師都是3票,不是班主任一個人說了算)。
其中,獎狀積分,學校給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讓家長拍照上傳到系統里面,在線統計,所有家長都可以看得到;
紅星臺積分,這個上次家長會的時候,家長們都去教室看過了,老師還提醒了家長拍照留存,自家孩子有幾顆星,家長也都心中有數;
學生互投,采用無記名投票,昨天下午進行的,由家長義工現場唱票統計;
入隊知識考核成績,考試是昨天上午進行的,老師公布了考試成績,家長可以要求查閱試卷;
各科教師選優,也是開始前各科老師才給了推優名單,家長義工現場唱票統計。
通過這個流程,眾位家長、網友以及和題主有同樣想法的家長、網友應該能夠看得出來,班主任老師的喜好到底能占到多大的比重,人為操作的空間到底有多大?
學校之所以采用了這樣的方式來評選,不僅僅是讓這件事看起來公平公正、公開透明,更是讓家長自己看清楚,自家的孩子在班里的表現到底如何,在班級到底處于什么樣的水平。而不是想當然的認為自家的孩子有多優秀,別人家的孩子都有多差勁,都不配和自家孩子比。
今天中午,班主任公布了全班同學的各項積分結果,秉持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積分排名前十七位同學入選少先隊,若蘭高分入選。
另外提一句,上次家長會后的第二天,我們就因為老家突發急事請假回家了,若蘭也請了將近2個星期的假。我們前天晚上才趕回西安,若蘭昨天早上才返校上課,就趕上了考試和評選。如果錯過了昨天的考試,若蘭的總積分就要少幾十分,要擠進前17名,可就有點懸了。
當然,若蘭并不是積分最高的,若蘭虧在了獎狀積分上,比該項積分最高的同學足足少了100分!因為這所小學非常重視素質教育,各種活動比賽特別多,而這些活動都少不了家長的幫忙助力(實際上很多時候家長才是主角),若蘭參與的比較少,有限的那么幾張獎狀也都來源于期末考試或者那種實打實的全程現場比賽。
學生互投部分,若蘭全票當選,是全班最高分,再加上其他幾項的積分也不錯,總分總算沒有被獎狀積分拖后腿太多,最終得以高分入選。
如果那些和題主有同樣想法的家長和網友非要說能夠入選的除了個別幾個公認的優秀(比如像我家若蘭這樣的),大部分是什么家世煊赫或者家委成員,要不然就是有特長去表演之類的孩子。我也特意看了一下入選的孩子名單,我們班共有5名家委,還有8名經常去班級幫忙的家長義工,但這次入選的17名孩子之中,只有2個孩子的媽媽是家委成員,人家孩子的積分也是前2位,我家若蘭才排在第5位。
很多家長總是一提起孩子的家長是家委會成員,就把孩子取得的一切成績都歸于家長的幫忙,卻忽略了人家孩子本身也很優秀,也很努力。說實話,如果自家孩子在學校不占到中上等,家長都恨不得能夠隱身當個透明人,哪里還會爭著去做家委,在人前現眼,讓別人注意到自己,連帶著嘲諷自家孩子不出彩,家長還那么愛出風頭?
至于家世煊赫,我們這是公立學校,周邊的小區也都是最普通不過的住宅小區,連中檔都算不上,家世煊赫的人家會住在這種小區?孩子會上這種學校?而特長、表演什么的,在入選的孩子當中,只有一位女同學,體育方面非常突出,之前的“三跳”比賽和前不久的運動會,該女生只要參加了的項目,全部都拿了第一名,總計為班級拿到了三張第一名的獎狀,個人總共也拿到了5張比賽項目第一名的獎狀。這是人家孩子眾目睽睽之下,現場實打實的拼來的,大家都只有佩服的份。
所以,每個孩子到底如何,有沒有資格入選,大家都是看得到的。而不是只要自家孩子沒選上,就質疑這也不公平,那也有貓膩,就是不愿意承認自家孩子實際上并沒有自己認為的那么優秀,更不肯承認別人家的孩子真的比自家的孩子更優秀。
孩子未來的路還很長,能不能第一批入隊,也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所以,老師除了恭喜第一批入選的同學,也不忘在群里安慰和鼓勵未入選的同學及家長(這也是我想對和題主有同樣的心態的家長說的話):分批入隊是少先隊的規定流程。首批名額有限,未入選≠不優秀!紅領巾不是“優等生標簽”,而是激勵孩子進步的榮譽勛章。教育不是賽跑,分批入隊恰是培養“成長型思維”的好時機。那些含著眼淚說“我會更努力”的孩子,正在學習人生最寶貴的功課。家長要擺正心態,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在爭取入隊的過程中學會擔當,懂得奮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