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豬苓成熟一季需要三年,剛好是郭康康到葛牌派出所的時間。
西安市藍田縣葛牌鎮,是當年紅二十五軍在陜西關中建立的最早紅色革命根據地,地處秦嶺腹地,森林覆蓋率達到85%以上,常年平均氣溫只有9℃。林區、坡地、溫度低、日照時間短,所以在當地農作物收成低,卻恰好適應特種中藥材的生長,豬苓就是其中的一種。到葛牌派出所第一回走訪轄區的時候,郭康康就聽群眾介紹過,他們把這些黑乎乎的塊狀物叫“金疙瘩”。
豬苓的學名叫豬苓多孔菌,是一種多年生真菌,需要生長在海拔500~1500米斜坡山區,于半陰半陽坡地野生林中,在落葉與雜質沒有規律的淺層土下生長,喜歡涼區潮濕的野生森林。從種植到收獲需要三年以上,每斤干豬苓的收購價能達到2、30元,因為對環境要求高,所以在郭康康負責的黃沙溝村有集中種植。
郭康康到葛牌派出所報到后,碰到的第一個“大案”,就是豬苓被盜案。
2022年冬,黃沙溝村有兩戶群眾報警,種在地里的豬苓被人盜挖,按照當地度量衡標準,各丟了“一麻袋”。到村里出現場時,郭康康了解到,被盜群眾可不止這兩家?!耙宦榇必i苓也有大幾十斤,價值也在1000元以上,可在統計損失的時候,除了這兩戶報警的,其他受損群眾卻都不愿意報案。
這起總案值達到5萬余元的“大案”,不久告破,可因為案犯的揮霍,追回來的損失卻并沒有多少。為了避免再次出現此類案件,郭康康和村干部逐戶上門,發動村民在豬苓收獲季組織巡邏隊,保衛自己的果實,可村民態度并不積極,嘴上答應得挺好,卻并沒有行動。一邊念叨著豬苓是致富的“金疙瘩”,一邊卻放任自流,初到山區工作的郭康康,覺得“山里的風俗咋這么特別?”一次不行就兩次,全村7、80戶種植戶的家郭康康都跑遍了,可效果卻沒有多少。
郭康康今年30歲,之前參過軍,還在城里的交警隊當過幾年的輔警,不管在哪個單位,他都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干一項工作就要干出點樣子來”,可這一次卻有了“無處下爪”的無力感。
“雖說原來也當過一段時間輔警,可由輔助民警到現在獨立處理,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惫悼倒ぷ髑翱傄碇b,當干凈整潔的警服穿好、諸多警用器械佩戴好,村民一聲聲地叫著“郭警官”的時候,他就覺得自豪感油然而生。可再自豪融入不了群眾還是白搭,看著村民禮貌地“疏遠”,這個“郭警官”也是撓了頭。
西安市公安局在近兩年來,一直推進派出所主防的警務陣地前移,提出了警社(區)、警村、警校、警醫、警企的“五共治”,其目的就是整合社會資源,全民參與共建和諧社會。可連融入都達不到,“警村共治”怎么開展?
葛牌派出所結合西安市局的指導意見,在轄區開展“紅(革命傳統和黨建教育)”+“綠(環境保護和特色農業)”+“藍(警方組織協調)”的警務模式。一次所長賈曉峰在講解紅二十五在葛牌革命的歷史時,郭康康突然想通了自己的困擾,“太正式了!”
為了規范準確,郭康康在走訪和入戶的時候,使用了大量的“法言法語”,為了不給群眾添麻煩,他盡可能說完就走,從不吃群眾一碗飯、喝群眾一杯水??蓞s忽略了群眾的感受,法言法語群眾覺得不直白,說完就走連水都不喝是嫌棄我們山民衛生差,“‘郭警官’是個‘公家人’,但不是‘自家人’!”
“叔,咱都熟了么,不要叫‘郭警官’,就叫我小郭……”“姨,你這菜還務(種)的好,叫我把你架上這黃瓜吃一根……”當把村上各家茶碗用遍的時候,郭康康學會了群眾語言,也從“郭警官”變成了“小郭”,工作的開展也變得順利無比。巡邏隊是好辦法,可豬苓的種植都是在山坡地,離村距離遠不好操作,郭康康就和當地豬苓種植協會的會長劉玲一起上門,動員村民安裝監控,“叔,我跟鎮上的電信部門都說好了,不但給咱便宜,不方便接電的地方,還能給咱安裝太陽能的監控,只要地里一有人進去,手機就有提醒……”“伯伯,你手機不會用我給你教么……”
結合“警村共治”和葛牌派出所的“紅+綠+藍”模式,郭康康聯合當地村委會和豬苓種植協會,共同開展“深化警網融合、成立巡邏隊、智能安防”三項防盜措施,探索出更貼合實際的“人防+物防+技防”三招。在人防方面,他按地塊把種植戶編成不同的“互助巡邏隊”,密織防護網。物防上,他帶著村民搞“土法防盜”。在陡坡處拉上帶鈴鐺的鐵絲網,一旦有動靜,鈴鐺便會發出警示;岔路口堆上刺槐枝當路障,讓不法分子難以通行,村民老王咧嘴笑:“現在咱這坡地,野豬拱進來都得掛兩撮毛!”技防上,安裝報警裝置。2023年以來,再沒有出現過豬苓被盜的案件。
“小郭”是“自家人”,所以村民有個啥事,也愿意跟他念叨。張、魏兩家是鄰居,兩個院子之間有一塊荒地,兩家人都開荒種了豬苓,可到了收獲的時候出了麻煩。因為豬苓種植周期較長,當年兩家人壘的“地畔子”被雨淋雪壓的看不見了,所以就出現“他收了我一麻袋的豬苓”的事件。
既然是“自家人”又有公信力,那“小郭”來評這個理是最好的。因為兩家都記不清界畔在哪,所以這“一麻袋”就變成了兩個“半麻袋”,同時郭康康帶著兩家人一起對這塊地進行丈量,他還搬來一塊大石頭放在新界畔上,有了這塊“安心石”兩家再也沒鬧過矛盾。
從豬苓菌種的購買到樺樹菌棒的采伐,從豬苓的日常安保到采收季防范電信詐騙的宣傳,郭康康的“業務”越多,“自家人”的感情也就越好。“今年收得多,價錢也合適……”看著村民豐收的笑臉,郭康康這才真的體會到,這個“金疙瘩”在村民的心里有多么重要。
豬苓的種植就需要這里的環境,山區的群眾也就需要“小郭”這樣的自家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