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暖陽灑落大地,鎮安縣米糧鎮紅衛、蓮池等村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在科技特派員和林業干部的精心指導下,村民們在山林間正忙著種植天麻、科管連翹,一幅熱火朝天的生產畫卷正徐徐展開。
走進米糧鎮紅衛村,沿著蜿蜒的通組道路來到六組南溝天麻種植基地,只見頭戴遮陽帽的村民們沿著陡峭的坡地一字排開忙碌著,鋪菌材、放菌種、蓋樹葉、覆土……大家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現場一派繁忙的種植景象。勤勞的村民一放一蓋,一粒粒“金疙瘩”被埋入肥沃的土壤里,靜待豐收果實。
“只要用心栽種,這天麻就是咱們山里人的‘金疙瘩’。”趙家寶家住紅衛村六組,是村里有名的中藥材種植大戶,2024年,他試種植天麻0.5畝,單就這一項收入預計達到5000元。
趙家寶蹚出的林下致富路,不僅讓自己的日子越來越好,也極大鼓舞了想靠種植中藥材發家致富村民的信心。在趙家寶的影響下,2025年,紅衛村種植天麻的村民達到了13戶。“如今,村里種植天麻的規模越來越大,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正在基地務工的村民們紛紛表示。
像趙家寶一樣靠種植中藥材增加收入的還有艾明德,不一樣的是,艾明德發展的是連翹產業。漫山遍野的連翹郁郁蔥蔥,一顆顆飽滿的連翹果實掛滿枝頭,隨風搖曳。林業干部和村民穿梭在一株株連翹間查看連翹掛果情況。“紅衛村連翹種植面積570畝,規模不是很大,但科管水平算是全縣最好的。我們采用套種模式,一般種植的是土豆大豆等矮稈作物,實現了一地‘雙收’。”黨支部書記張忍堯說。
為保證村民的每分投入都能達到預期效益,鎮上定期組織科技特派員、林業干部和經驗豐富的“土專家”深入一線,面對面、點對點進行“林間問診”,解決村民技術方面的問題,并且在藥材銷售之前,都會派相關干部與收購方主動對接,通過“技術+服務”雙輪驅動,切實讓村民種得放心、賣得安心。
近年來,鎮安縣米糧鎮聚焦群眾增收這一主線,立足自然資源稟賦和獨特的氣候條件,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結構,探索多元化增收途徑,在大力發展烤煙、蠶桑、食用菌等傳統特色產業的同時,充分利用山林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依托“綠水青山”實現“金山銀山”。
(江榮霞 盧敏)
責任編輯:劉旸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