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燦燦,笑語盈盈,5月27日,在第75個“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西安市鄠邑區法院舉辦“法治游園會”,將趣味學法、AI互動普法、法治故事會等特色項目搬進法院“課堂”,讓少年兒童沐法治之光、逐法治之夢。
趣味學法歡樂多
法是什么?法將如何保護少年兒童?帶著問題,來自人民路小學的24名小學生代表來到鄠邑法院。
“同學們好,歡迎來到法院感受法治文化,現在讓我們開啟今天的體驗之旅……”
家事文化長廊里,法官助理謝冬陽結合戶縣農民畫特點,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解民法典知識。從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延伸到《農民畫里學法典》,從“頭頂安全大于天”的生活案例,到“文明養犬責任明”的法律邊界,再到“自甘風險莫怨人”的真實案例,用貼近生活的案例,將晦澀的法條化為“成長指南”。
“一個雞蛋從4樓拋下,會把人頭頂砸出個腫包……”生動的講解讓小朋友們發出陣陣驚嘆,紛紛表示要做“安全小衛士”,回家也要提醒家人注意陽臺物品擺放。
AI闖關,試煉你能過幾關?
“同學們,接下來就是我們的闖關游戲啦,看看這場試煉你能過幾關?”
為了讓同學們更深入地理解民法典,活動現場設置了超多有趣的互動環節。學生們隨機抽卡,法院干警提前通過AI工具生成的漫畫場景便慢慢顯現出來,一幅幅精美的漫畫瞬間點燃了同學們的熱情。大家在欣賞之余,也從中努力汲取法律知識。
“如果遇見校園欺凌要勇敢說不,保護自己!”
“我們小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和健康成長,不能因為上網而耽誤了學習”……在競答環節,同學們爭先恐后搶答,現場歡笑聲與掌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
法治圓桌故事會
“法官阿姨,這個法庭的桌子為什么是圓的啊?”
“這個桌上的小錘子就是法槌吧,我看電視上法官開庭的時候都會敲一下。”
“法袍看上去好莊嚴,我好想體驗一下穿法袍的感覺!”
來到家事法庭,孩子們驚嘆于法庭的莊嚴與神圣。謝冬陽詳細講解了法庭的功能分區和庭審中各個角色的職責,以及天平、法徽、法槌、法袍的象征意義。
“誰想來試穿法袍,當一次‘小法官’?”
“我!”
“我!”
“法官阿姨,我可以嗎?我也想試試!”
授課結束后,同學們迫不及待地開始體驗,他們穿上法袍,舉起法槌,當起了“小法官”。
在干警的引導下,學生們圍坐一堂,分享討論生活中的法治故事,面對“11歲的小明買電視是否有效” 這樣的問題,大家各抒己見,激烈討論的場面十分精彩。同學們運用剛剛學到的法律知識,有理有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現場氣氛活躍。
“同學們,今天的活動到這里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讓我們相約明年六一再聚……”
最后,學生們在法治明信片上寫下自己的守法承諾和法治理想,依次排隊投入法治信箱,相約明年六一回來查收自己的法治記憶。
兩小時的法治之旅轉瞬即逝,活動最后,學生們依依不舍地與法院工作人員揮手告別,并用童聲約定:“我們下次還要來學習更多的法律知識!”
“讓法律條文變成可觸可感的游園體驗,這樣的兒童節禮物意義深遠。”帶隊教師感慨道。這場別開生面的法治旅行,在孩子們心里種下的不僅是安全意識的種子,更是進一步激發了大家知法、學法、守法的濃厚興趣。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秦峰|趙麗華)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