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美國12個州組成聯盟于4月23日共同起訴特朗普政府,指控其關稅政策違法。當地時間5月21日,美國國際貿易法院開庭審理此案。央視記者 徐德智:當地時間21日,在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下城的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三名法官對于12州訴特朗普政府關稅違法一案進行了庭審。抗辯雙方的都進行了陳述并回答了法官的質疑。其中,代表原告方面進行陳述的是來自于俄勒岡州總檢察長馬歇爾。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國家,尤其不是哪一任總統的一言堂,甭管是經濟政策還是軍事政策,制定之前必須先提交國會審理,通過之后才可實施。但是特朗普在進行“對等關稅”政策之前,鉆了美國另一項法律的空子。美國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規定,在經濟緊急狀態下,總統可以繞過國會審理來發布一些政策性措施。也就是說,特朗普在推出“對等關稅”之前,先宣布了美國目前處于經濟緊張狀態,以此來擴大自己手中的權力。
美國議會(資料圖)
記者說:美國媒體分析認為,這一次對特朗普的聯合訴訟,預計將耗時數月甚至數年時間,那么訴訟是否會成功呢?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他就采取了類似的加征關稅措施,當時就有多家企業、行業協會和外國政府提起訴訟,稱總統越權。當時的裁決結果是一些法院初步支持總統擁有“廣泛酌情權”,但也有判決限制了總統在某些領域的自由。在國會層面,當時多位議員嘗試通過《關稅改革法案》,要求總統必須獲得國會批準才能在非國家安全情況下實施新關稅,但當時未能成功立法。
相關人士表示:這些訴訟實際上對特朗普政府現行政策產生了極大的沖擊。從體量上看,參與訴訟的12個州2024年的經濟產出加起來占到了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30%。要是再算上之前加州對特朗普政府發起的訴訟,這些反對力量所代表的經濟產出能占到美國GDP的40%左右,如此龐大的體量,無疑形成了極為強大的壓力。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以為關稅能保護美國產業,結果卻成了“經濟自殺”。2025年一季度,美國GDP環比下降0.3%,創2022年以來最差表現。沃爾瑪等零售巨頭被迫漲價應對成本壓力,密歇根大學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通脹預期高達7.3%,創40年新高。更打臉的是,中國出口在關稅打壓下逆勢增長。2025年一季度,中國出口額達8537億美元,同比增長5.8%,其中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新三樣”出口持續領跑。美國的關稅大棒,反而倒逼中國加速產業升級,這波操作堪稱“神助攻”。
美國白宮(資料圖)
一家賓夕法尼亞州的食品公司訴苦道:“我們從中國進口羅非魚的成本上漲了25%,但超市拒絕提價,最終只能自己消化損失。”特斯拉因電池組件關稅被迫擱置內華達工廠擴建計劃,而沃爾瑪則警告日用商品價格將在年底前普漲12%。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警告正在應驗,2025年4月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后,美國CPI環比飆升1.8%,創40年最大單月漲幅。更嚴峻的是供應鏈斷裂——洛杉磯港集裝箱吞吐量同比驟降31%,導致中西部農機配件短缺,春耕進度延誤兩周。
早在特朗普1.0時期,他就曾面臨類似的訴訟,指控其宣布的關稅非法,但最終裁決結果是對特朗普有利的。目前,參與訴訟的12個州與加州的GDP總和,占全美比重高達40%,已經可以說是半壁江山了,如此龐大的體量,無疑會對聯邦政府形成極大的壓力。所以無論最后這次12州對特朗普政府的訴訟能否獲勝,他們都已經成功挑起了國會與各州政府之間的斗爭,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特朗普“關稅墻”的破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