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六安文化名人史紅雨新作《聯趣》學習交流會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六安市詩詞學會主辦,吸引了眾多文學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感受詩詞楹聯的魅力。
史紅雨,自退休后筆耕不綴,一直以深度挖掘地方文化為己任,從事文化創作和文化策劃,創作至今,已出版《六安市民間故事全書》等作品200萬字,報刊、新媒體發布詩、詞、歌、賦、聯、散文100萬字。因其作品貼近六安,服務發展,被譽為“百姓文友,民間文豪”。
交流會中,史紅雨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心得。他深情談到,《聯趣》這部作品歷時20多年精心打磨,以詩詞楹聯為體裁,收集了500多則楹聯趣話。每一篇作品都源自他對歷史故事和民俗風貌的細致觀察與記錄,更是他對生活感悟與思考的珍貴結晶。
在交流互動環節,現場氣氛熱烈。詩詞愛好者王麗提問:“史老師,我在楹聯創作中,有時候為了追求對仗,語句會顯得生硬。如何平衡對仗工整與內容的生動性呢?” 史紅雨微笑著說,從平常生活故事入手,多學多練,比如新書《聯趣》里就有不少從節慶習俗、地方民俗故事中挖掘的素材,像書里第十四個對子,“北燕南飛,東西比翼有上下”對“前車后轍,左右對輪無高低”,描寫的是原六安州鐵匠趙青山招女婿的民間故事,字里行間對仗工整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富有生活氣息。
現場的文學愛好者們你一言我一語,與史紅雨展開深入探討,交流會上不時響起陣陣熱烈的掌聲。
這場交流會不僅是一次文學的盛宴,更為六安詩詞楹聯愛好者們搭建了一個珍貴的學習與交流平臺。“未來,我們學會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開展 “楹聯進社區”“楹聯進校園” 等系列活動,讓這門古老的語言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六安市詩詞學會會長袁孝友說。
來源:六安新周報融媒體記者 吳姍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