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先生是一位雅士,是經歷過富貴家庭然后轉入困頓的潦倒文人,和魯迅先生一樣,是對這個世界有切身感受的人。正因為有了富貴與貧窮的強烈落差,曹公與魯迅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是通透的。在曹公的認知里,人生不過是一場夢。從紅樓富貴到一場夢醒,需要一種超越與自知。他對人生的考量,是悟透人性后的一次穿越。
有時我想,作為一介文人的曹雪芹,假如活在當下,同樣會讓他經受生活的磨礪,也許他的心境會發生更多變化,寫出的文章不只是《紅樓夢》的格調吧!是的,讓我們演繹一下,曹雪芹活在當下的多種可能性吧!
假如曹雪芹是一位潦倒的企業家,晚年改做一個作家,他如何思考這個世界?他會回憶在自己經營企業幾十年的道路上,身邊的商人、親人的諸多巧取豪奪,會思考商場競爭的一次次慘烈故事。或許他因為一次決策失誤而陷入混沌,或者他因朋友的欺騙導致破產,或者他因輕信下屬而盲目投資。他會思考高光時刻的每一次跳躍,也會思考潦倒晚年的無限悲涼。我曾采訪過一位失魂落魄的企業家,他失去了工作、家庭和愛情,后來在街頭成了一個靠講故事維持生存的人。這位在大城市闖蕩了大半生的企業家,晚年不能在大城市生存。只有把自己的經歷融合進古人的故事中。那些故事未必能感動他人,但會讓聽眾唏噓解囊。在企業家對酒色財氣的解讀中,你能看到當代曹雪芹的影子。
假如曹雪芹是一位經歷過官場沉浮者,那他的雙眼中,凝聚了天使和魔鬼的雙重顏色。他會琢磨官場怎樣塑造了自己的靈魂,又會感嘆在奮爭中多少次失去了自我。在追名逐利的道路上,多少次出賣靈魂,又是多少次高揚起道德的話語而背地里做茍且之事。晚年的他,從牢獄中出來,用文字完成對靈魂的救贖。這個官員作家,夸耀的不是一生的輝煌而是人間容易被忽略的溫暖;追求的不再是山珍海味而是粗茶淡飯;渴望的不再是墳頭的高大而是人們在他死后墳頭的回眸。這位有著豐富官場經驗而又陷入囹圄的作家,思考人生的意義,思考平凡的偉大,思考著時間的繁復與簡單,更思考人間的因果與輪回。在他離開人世的一瞬間,他該留下怎樣的一篇文字?是對人世間的極力控訴,還是對自己走過旅程的認真懺悔?
假如曹雪芹是一位學院派教授,他經歷了學校的各種制度性考驗,也是走到權力巔峰和具有學術格調的大學者,前者讓他的話語權走向了極致,后者讓他保持了一定的學術理性。也許他內心的追求與他的官場追求相背離,也許他的學術道路忽然走上了歧路。當有一天,他從權力的巔峰跌回到現實的大地,從學術的極致回到了剛入門時的忐忑,他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言行。我采訪過一位潛心做服飾研究的學者,他認為自己擁有學術霸權時的研究無比膚淺。他開始潛心地勾勒屬于自己的晚年生活,寫真實的文字。當一個人懷著真實的心理,觀察這個不真實的社會,他的文字就有了曹雪芹的穿透力。這位曾經激動不已的學者,重新找回學者的心境。在他的文字里,你能找到屬于這個時代的真誠。
假如曹雪芹是一位大數據研究者或是機器人開拓者,在經過幾次科技風口的投資后,他感覺到現代科技的力量。當資本裹挾著科技,讓他一度瘋狂起來,這位時代的弄潮兒,像風頭上飛起來的豬一樣瘋狂。從一萬到幾十萬,再到幾百萬,幾千萬,一個億,幾十億,這位科技達人在不斷地膨脹自己。當有一天,他的研究目標功虧一簣,看著別人的機器人和無人機大行其道,瘋狂圈錢,他只好用別人發明的DeepSeek來推測自己未來的命運。這位科技達人,是反思自己的妄想,還是重整行裝再出發?也許,他選擇了從事科幻作品的創作,企圖從人類的瘋狂里找到自己的未來。也希望能從更大的夢幻中渴望找到一線生機。具有科技背景的曹雪芹,又該在怎樣的心境中度過自己的晚年?
假如曹雪芹是一位沒有離開土地的農民,當大地開始變得貧瘠,種植物需要打藥、施肥才能維持正常生長。遇到現代農業發展困境的農民,開始放下過去的田園生活,追求新農業的產業化,也許,在他的視野里,田野不再是昔日的田野,農民的良心不再是農民的良心,他開始規模化種植,現代化施肥,群體性打藥。當有一天,他的農產品得到消費者的抵制,他徹底破產了。他回到那些打藥的茶園,翠綠的竹林或許讓他陷入沉思。他開始在鄉村一角,思索當下鄉村的未來出路,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位農民作家曹雪芹,寫出的不只是農業、農村、農民嬗變的場景,更是人性回歸的豐富畫面。
假如曹雪芹是一位記者,他扛著新聞理想走入報道大軍,一次次的熱血沸騰,讓他走向文字的高原,一次次的人間感動,讓他樹立起高大的形象,他會為自己的追求而暗自歡呼。當有一天,他發現了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那么多微不足道的角落里藏著那么多偉大的靈魂,他開始懺悔自己的追求是否有悖于一個新聞記者的使命?他開始把對事物的報道擴大到背后的場景,開始對一個人物的思索找尋到更深刻的自白。他的文字不再只是一路高歌,而是深入人物的內心。這位記者曹雪芹,就會為時代留下俊美的文字,就會為后人留下時空穿越的力量。
假如曹雪芹是一位當代作家,他開始是一位謹小慎微的作家,期待在縣級小報上發表豆腐塊,隨著夢想的擴大,他開始發表散文、詩歌和小說,他的名氣越來越大,獲得了一系列獎項,獲得了他以前想也不敢想的榮譽。當有一天他終于獲得了國家級的文學大獎,他才感覺到自己的文字十分蒼白。痛定思痛,他開始關注低微生命的聲音,娶了一個沒有文憑的愛人,過起了平平靜靜的生活。最后,他選擇了拋棄文字,思索一個人是否還能記住曾祖父名字的問題。這位當代作家,把曹雪芹的寫作技巧埋藏在心底,他的意念里,生活不需要寫作!
當曹雪芹化為現代人,無論是傳統的還是時尚的,是官場的還是民間的,是年老的還是年輕的,是崇文的還是練武的,是城里的還是鄉下的。新時代的曹雪芹所經歷的過往,超過傳統的曹雪芹,農耕時代結束后的曹雪芹,倘若遇到當下的現代文明,是該為數字化謳歌,還是為人倫道德的變異而悲愴?當代曹雪芹,會寫怎樣一本《紅樓夢》?在他的這本新作里,又該有多少前所未有的內容呈現?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戴榮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