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瑞平
本文圖片均來自國際乒聯ITTF
5月25日,多哈世乒賽落下帷幕,在最后一個比賽日,中國隊奪得男單、女單、女雙冠軍,再加上前一天奪得的混雙冠軍,中國隊共獲得4金、1銀、2銅,獎牌總數為30年來新低。
自從1995年包攬五金再度崛起之后,乒乓球作為中國的國球,一直在世乒賽上表現強勢,即使在“戰(zhàn)略性放棄”混雙的2017年世乒賽,中國隊依然獲得5金3銀2.5銅。
經過近十年的狂飆突進,中國乒乓球迎來了新時代,而世界乒壇的格局早已悄然發(fā)生改變,中國隊要想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實現既定目標,需要提前布局。
未有之變局
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樣的場景了:在世乒賽的賽場上,除了女單,其他單項比賽都有外協會選手闖入決賽,而且男雙還是四對外協選手占據領獎臺。
多哈,是一個見證歷史的地方,也是一個見證巨變的地方。
從1977年梁戈亮/李振恃奪冠開始,中國男雙從未缺席四強,男雙無緣領獎臺,已經過去了整整半個世紀。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日本選手戶上隼輔/篠塚大登在決賽中擊敗中國臺北選手林昀儒/高承睿,奪得冠軍,而日本隊上一次奪得世乒賽男雙冠軍,還要追溯到1961年的星野展彌/木村興治。
世界乒壇真的變了。
在男雙項目上,除了進入決賽的兩對選手,還有世界排名第一的法國勒布倫兄弟,日本的張本智和/松島輝空,上屆冠軍瑞典選手法爾克/卡爾森,還有因為慶祝進入四強弄傷膝蓋而退賽的法國選手布爾拉薩德/多爾,可以說是群雄并起。
女單比賽中,進入八強的,中日選手各占4席,1/4決賽由4名中國選手對陣4名日本選手。從1926年世乒賽創(chuàng)辦,還從來沒有出現過由兩個協會選手包攬八強的情況,女單由兩個協會全面對抗,也創(chuàng)造了世乒賽近百年的歷史。
1961年,邱鐘惠奪得新中國第一個女子世界冠軍,拉開了中日女乒對抗的序幕,此后4屆世乒賽,日本隊實現女單四連冠,但從1971開始,中國隊3名選手分獲金銀銅牌,在中日對抗中全面領先。
從1979年開始,中國隊在24屆世乒賽中奪得23次女單冠軍,并且多次包攬女單四強,唯一一次外協奪冠是1993年的韓國選手玄靜和。
盡管中日八強對戰(zhàn)中國隊贏了3場,但日本女單對中國隊的威脅越來越大,年輕小將不斷涌現,中國女乒包攬四強越來越難。
男單之蛻變
要說中國隊在本屆世乒賽的最大收獲,是王楚欽頂住壓力奪得男單冠軍。
“龍蟒胖”集體退出世乒賽,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同時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而王楚欽無疑是最被看重的那個。
中國男單在本屆世乒賽遇到的挑戰(zhàn)前所未有。
從巴黎奧運會開始,外協選手對中國男單形成全面圍攻之勢。
莫雷加德只贏了王楚欽一次,偏偏是在最重要的奧運賽場,所以每次碰上莫雷加德,都會讓人對王楚欽有些擔憂,但這次世乒賽,王楚欽完勝莫雷加德闖入決賽,在心理上已經占據上風。
男單最大的威脅還是雨果。
不久前的世界杯,雨果連勝張本智和、王楚欽和林詩棟,奪得冠軍。
這次世乒賽,雨果在半決賽中大戰(zhàn)7局,戰(zhàn)勝梁靖崑,迎來了與王楚欽的決賽。
一個月內連勝中國排名前三的主力,雨果的高昂斗志和神來之筆讓中國球迷又愛又恨,他與王楚欽的決賽,也將成為一段時間的話題。
好在,王楚欽4:1戰(zhàn)勝雨果,奪得自己首個世界三大賽男單冠軍,賽后,王楚欽說他過了一道坎。
王楚欽是中國新一代男單的佼佼者,長時間排名世界第一,但一直未能在世界大賽中證明自己,而他在決賽中的精彩表現,不僅實現了自己的蛻變,更讓中國男單有了扛鼎之人。
另兩名中國男單林詩棟與梁靖崑,也在本屆世乒賽上得到鍛煉。
男單世界排名第一,卻是首次參加世乒賽男單,林詩棟一開始就被寄予厚望。在1/4決賽中,林詩棟大戰(zhàn)隊友梁靖崑,七局惜敗,不久前的世界杯,林詩棟在先贏一局的情況下連丟四局,輸給了雨果。
大賽失利固然傷神,但經歷挫折才能進步,世乒賽是最難打的比賽,即使馬琳、許昕、陳夢這樣的高手,也未曾在世乒賽單打奪冠,而全滿貫得主樊振東,24歲才拿到男單冠軍,20歲的林詩棟經歷大賽洗禮,還有巨大空間。
成名已久的梁靖崑,連續(xù)四屆世乒賽闖入男單四強,與雨果的半決賽打得蕩氣回腸,第一局13:15落敗,在1:3落后的情況下連扳兩局,最后在第七局9:11失利,雨果的神仙球讓人徒呼奈何。
與世界排名第一的林詩棟和第三的雨果連續(xù)兩場七局大戰(zhàn),梁靖崑找到了自己,也實現了升華,昔日的大胖,又回來了。
三名中國男單的表現,讓人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國乒之變陣
多哈世乒賽落幕,雖說成績不算太好,畢竟四金在手,作為洛杉磯周期的第一屆世乒賽,中國隊起點不錯,再次出發(fā)有了底氣。
本屆世乒賽,三名功勛卓著的老將馬龍、樊振東、陳夢未能參賽,國乒的局面為之一變,在新的周期,如何繼續(xù)保持國乒的競爭力,是新任中國乒協主席王勵勤需要考慮的問題。
從目前看,中國女線已基本完成人員更替。
女單賽場,孫穎莎、王曼昱、陳幸同闖入四強,未能獲得單打資格的蒯曼出戰(zhàn)女雙和混雙,與王曼昱一起奪得女雙冠軍,彌補了混雙出局的遺憾。
而在男線,整體來看還需進化。
如果說男單已經具備了一定統治力,雙打方面的缺陷則不能忽視。
從目前看,中國男雙還缺乏穩(wěn)定而具有競爭力的組合,如何搭配還需思量。
現在還不知道洛杉磯奧運會的名額分配情況,但即便有6塊金牌,每個協會的參賽名額也不會超過8名,對于中國隊這樣每金必爭的協會來說,就不得不考慮兼項問題。
本屆世乒賽,中國隊讓王楚欽和孫穎莎只兼了混雙,這可能也是最佳選擇,在這樣的情況下,誰來出任男雙和女雙就是個問題。
從實戰(zhàn)看,雙打成績好的組合,都至少要有一名老將壓陣,比如混雙的吉村真晴,男雙的戶上隼輔、林昀儒,女雙的王曼昱,以及斯佐科斯、波爾卡諾娃。
本屆世乒賽,中國女雙派出王曼昱/蒯曼和陳幸同/錢天一,顯然是有所考慮的,也許,王曼昱和蒯曼的組合,將成為中國女乒的常規(guī)組合。
但男雙方面就有些糾結。
本屆世乒賽,中國的男雙組合是林高遠/林詩棟和梁靖崑/黃友政,都屬于以老帶新,梁靖崑/黃友政在1/8決賽中2:3輸給了后來獲得亞軍的林昀儒/高承睿,雙林組合也在1/4決賽中輸給了同一組對手。
不是中國隊有意放棄男雙,確實是實力使然。如果保持目前中國男線的人員不動,在王楚欽主攻混雙的情況下,誰能為中國男雙扛起大旗?
一個選擇是,林詩棟/蒯曼出任混雙,王楚欽改打男雙,在世界各隊都對混雙虎視眈眈的情況下,風險還是很大。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樊振東回歸,挑起男雙重任,中國隊可有更多選擇。
這顯然也不容易。
巴黎奧運會已經過去接近一年,中國乒乓球如何破局,考驗王勵勤的智慧。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