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賽女單決賽落下帷幕,孫穎莎4比3鏖戰王曼昱,硬生生把金牌和排名雙保險拿穩了,這場對決在球迷圈內直接炸鍋,畢竟從開局的3-0到最后連得六分反殺,孫穎莎真不是蓋的,比賽打到70-68的總分,堪稱神仙打架,誰說乒乓球沒懸念,這場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網友刷屏“莎莎太頂,但你要真看了全場,會發現王曼昱其實也沒掉鏈子,反而是拼到最后一口氣,差點掀桌子翻盤,主旋律是激烈,但背后的細節更值得琢磨。
說白了,這場決賽其實就是兩位“內卷天花板選手的極限拉扯,孫穎莎先手,王曼昱追分,場上節奏一會兒你來我往、一會兒陷入膠著,特別是第二局7度打平,10-10的關鍵分,王曼昱差點把局點救回來,第三局換成王曼昱主導,孫穎莎連救3個局點,但沒頂住,第四局王曼昱在1-2落后逆轉,這種級別的心理博弈,外行看熱鬧,懂球的絕對得服氣,到了決勝局,孫穎莎5-7落后還能連得六分,網友直呼“沒有輸家,但冠軍只有一個,王曼昱這次只能當“最佳陪跑,不過她手握雙圈金滿貫,榮譽不缺,誰說不是雙贏呢。
這場決賽之外,女單世界排名也迎來大洗牌,孫穎莎的位置沒變,但第七名換了人,伊藤美誠生涯第六次世乒賽終于拿到單打獎牌,直接上升兩位,重回世界第七,日乒二單之爭又添變數,球迷紛紛調侃“伊藤回來了,日本隊的希望沒滅,大藤沙月也算是拼出了新高度,關鍵分上徹底被壓制,自己都說是意志力較量,問題來了,國乒的后備力量到底有多深,伊藤和大藤要想真正威脅中國隊,還得再卷幾年。
從晉級路徑看,孫穎莎這一路基本沒怎么擺爛,面對伊藤美誠4-0直接橫掃,1/4決賽對大藤沙月也是一波流,甚至1/8決賽碰到韓國申裕斌,雖然丟了兩局,但整體節奏還是她在控場,最難的其實就是和自家人打,王曼昱和孫穎莎的對噴,才是真正的天花板對決,伊藤美誠賽后采訪說的很實在,每次和孫穎莎交手,都覺得對方球的質量不給機會,想變招都沒用,這種無力感,太真實了。
場外因素也值得一提,法國選手帕瓦德排名升到23,成了法國一姐,新加坡的曾尖也飆到51位,這些球員雖然暫時難以對噴中日主力,但都在悄悄積累積分,給各自協會爭口氣,最大的黑馬還是克羅地亞的拉科瓦奇,四年沒打國際賽,結果一口氣淘汰世界杯冠軍平野美宇和徐孝元,世界排名一下飆升53位,直接成了克羅地亞一姐,這種劇情,純屬現實版“逆襲爽文,連平野自己都崩了,賽后哭暈,球迷看了也只能嘆氣,競技體育就是這么殘酷。
拋開冠亞軍,八強被中日平分,16強里國乒占了5席,日本4席,剩下7個席位歸屬不同協會,這說明乒壇格局還是三足鼎立,但中國的統治力依然穩,王藝迪和石洵瑤也有亮眼表現,尤其石洵瑤,雖然止步16強,但排名升到中國第8,算是交了份不錯的答卷,德國小將考夫曼也值得關注,雖然止步64強,但世界排名飆升14位,成為德國六單,歐洲乒壇的后浪開始沖了,但距離真正威脅中日,還需要時間。
當然,王曼昱和孫穎莎的對決不只是技術和體能的比拼,更是心理和意志的較量,尤其是關鍵分上,孫穎莎能屢次頂住壓力,王曼昱則展現出超強的調整能力,這種互相內卷的場面,短期看是中國隊的優勢,但長期來看,也給全世界樹立了標桿,誰想沖擊國乒,先問問能不能頂住這種壓強。
再說回伊藤美誠,雖然她這次只拿到銅牌,但回歸世界第七,對日本乒壇是個大好消息,畢竟過去兩年她狀態低迷,一度被質疑“擺爛,這次世乒賽找回感覺,賽后直言自己終于突破了心理關,球迷點贊回懟“伊藤還沒老,其實她才24歲,后面還有得打,這波操作,直接讓日乒二單之爭變得更刺激。
整體看,這屆多哈世乒賽女單賽場精彩不斷,既有中國隊的穩定輸出,也有日本、歐洲選手的突圍嘗試,排名變動背后,是各協會內部的激烈競爭和外部的追趕壓力,未來一年,孫穎莎坐穩一姐,王曼昱依然是最大威脅,伊藤美誠、大藤沙月等人則會持續攪局,這場乒乓球的內卷大戲,只會越來越精彩。
最后,誰能真正挑戰國乒的統治地位,誰能在大賽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又會不會有下一個“黑馬拉科瓦奇橫空出世,這些都值得球迷持續關注,你說巧不巧,每次世乒賽后,世界排名和輿論熱點都要重新洗牌,留給各隊的時間其實不多,奧運會已經在路上,下一個故事馬上就要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